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美容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然而,当一则
“
75
岁阿姨在美容店消费
96
万”的新闻映入眼帘时,我们不禁要问: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消费心理和社会现象?
据
1818
黄金眼报道,杭州的马女士揭露称,她婆婆的妹妹,一位
75
岁且无儿无女、伴有老年痴呆症状的长辈,竟在一家名为“蕾蕾”的美容店消费了约
96
万元,其中一项套餐八次服务就高达十五万多。当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抵达现场时,该美容店不仅声称电脑无法开启,还称所有涉事员工恰巧都在休息,这一连串情况令人疑惑不已。
近年来,媒体已经曝光了不少老年人高额美容消费的案例。
2024
年
3
月,
济南市民曹女士反映,其母亲去年在济南市全福大润发的汇美妍美容管理中心免费体验了一次美容项目后,疑似被诱导消费
11.08
万元。
2024
年
5
月,上海一名
78
岁的卧床老人,一年间竟在某美容美发店累计充值
28
万元。老人声称自己被提供“擦边”按摩服务,年轻女店员上门发嗲“求”充值。老人及其子女想要维权,要求店家给部分退款。
......
我们
必须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权利通过合适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外貌和气质。然而,当这种追求变得过于极端,甚至不惜花费巨额资金时,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75
岁的阿姨在美容店豪掷
96
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支撑多年的生活开销,甚至可以用来投资、旅游或实现其他的人生梦想。然而,这位阿姨却选择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美容消费中,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她对美的极致追求,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进行消费往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认同。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和社交圈子的缩小,他们可能更加渴望通过外貌的改变来找回年轻时的自信和活力。然而,当这种追求变成了一种盲目和过度的消费时,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更让人不解的是,这家美容店为老人所提供的服务并非高科技项目,仅仅是一些基础的面部护理和背部按摩而已。
这起事件也反映出美容行业在监管和自律方面存在的不足。一些美容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采取夸大宣传、诱导消费等不正当手段来吸引顾客
,
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