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许是最好的时代,你曾以为正确的东西几乎都是错的。
——Tom Stoppard
1.供需模型
供给和需求是一个最常见的经济学模型,它被用于决定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这个模型基于竞争性市场假设,认为需求或者供给价格分别跟消费者的需求量和生产者的供给量挂钩,形成市场两种力量决定价格和产量的均衡。这个模型常见于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在金融分析的文章或评论中也常有人提及。
对于供求模型虽然仍为主流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但其受到的挑战日益严峻,有兴趣的人可参考行为经济学的著作,这里不做展开。
供给和需求可以进一步延展至解释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总产出数量和一般价格水平。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可能是供给和需求在宏观经济学范畴最直接的应用,在货币供需和利率、劳动市场和工资率等的关系上也有相当多的应用。相比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使用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方法在不同的理论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如果聚焦于金融市场的话,则不论是资产价格,还是利率水平,供求模型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无效的,或者说证明其无效的案例数量要远大于证明其有效的案例。
为什么供求模型在金融市场中会无效?本文尝试从经济学以外的角度进行解答。
供求模型脱胎于个人经验,在早期的、小规模的市场中的确有一定的有效性。但随着经济体的规模和复杂度上升,供给模型就无能无力了。这和物理学有着巨大的区别,牛顿可以从掉落的苹果想到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作用在苹果上的物理规律同样可以作用于星球上。但基于个人的规律却不能作用于金融市场或经济体之中,因为由人组成的集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具体说明如下:
首先,经济体是许多“个体”彼此同步作用的网状体系。在一个胚胎中的个体是细胞,在一个经济体系中的个体是人。细胞与人生活在一个由其他个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环境之中。细胞与人不断地对体系中其他个体的作用做出反应,由此环境就永远在变。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其次,对经济的控制是高度分散的。在胚胎的发育中,没有领头细胞,同样在经济中也没有控制大师。诚然,国家机器有央行、财政部,政治家也可以改变税制、税法、控制资本流动,但是总体经济是由千百万个个体每天的决策所产生的结果。经济体系中的协调行为出自于个体之间的竞争或合作。在成熟的、上规模的金融市场中,任何人或机构想操纵价格都非常困难。
第三,这也是复杂系统最关键的特征,复杂系统中的众多个体会积累经验,并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知道生物体的每一代都将通过进化重新安排他们的组织。人也一样,人将通过适应世界和积累经验不断改进自身。这第三项特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今天复杂系统被人们称为复杂自适应性系统。预期在金融市场中扮演了巨大的作用,从股票的财报数据到美联储的利率决议,预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价格的变化。
2.万能的手
针对金融系统的研究,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传统上都认为存在一种客观的、不变的平衡状态 ,且这种状态是最理想的、最佳的系统状态。一旦系统偏离这种状态,就应当通过某种控制使它或迟或早回到这种状态,也许是通过政策调节 (有形的手 ),也许是通过市场规律 (无形的手 )。这种机械控制论的思维方式即与实际不符,其做法也常常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比如美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见下图),100多年的历史中偏离均值才是正常现象。那么理想的均衡状态又是什么呢?
现代金融市场实质上是一个复杂自适应性系统。复杂系统中的成员被称为有适应性的个体。所谓具有适应性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交互作用。个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者“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习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征使经济不可能达到平衡。个体的行为,它的不断变化、反应和学习使经济永远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方面 ,处于动态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往往很难确定什么是最佳的平衡状态 ,甚至是否有这样一种平衡状态本身就值得商榷。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融合,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整个金融系统正在不断的演变,静态的平衡论的可用性正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参与交易的个体都是“活”的,当某个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 ,其反应和行为也必须发生改变 ,而不会“墨守成规”。所以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必然的,无法回避的。而有形之手的干预又往往是滞后的,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效果很难预计。
3.总结
供给模型及其相关的一般均衡模型,使用线性的分析方法,只适合于研究在固定环境中的不变个体,但它对了解金融市场等复杂自适应系统却无济于事,而迷信均值回归或人为调控更会适得其反。
上述是我站在经济学以外的角度对经济学的一点思考,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与我做进一步交流讨论(本人微信公众号“睿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