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ONE一个
每天努力为您推送值得阅读的—文字故事、唯美图片、精选视频!期待你的加入.....i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青年报  ·  “你就是开个集装箱回去,也会被塞满!” ·  昨天  
北京青年报  ·  “你就是开个集装箱回去,也会被塞满!” ·  昨天  
深夜书屋  ·  熬夜看完,庆奶的自传真的太燃了!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新的一年,养生这件事得狠狠地抓起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ONE一个

中国相亲鄙视链:属羊的不要,外地的不要,没车房的不要……谈婚论嫁,你受到过鄙视吗?

ONE一个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10-09 16:22

正文

现在城市里各大相亲角,被征婚的大多是75后和80后的城市中产,以大专、本科学历为主,北大博士、清华硕士、美国名校也不少见。

他们或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或是有着北上广户口的外地人,多数早就在该城市定居,凭借不错的收入或家庭背景,在房价高企的北京拥有至少一套独立住房。 门当户对是这里的铁律。

在详细列出的相亲条件里,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硬性条件被格外看重。 “京籍、未婚、有房、经济条件好”早已是相亲市场的标配,有的还提出“名校本科以上”、“父母有工作的纯老北京”,还有的甚至要求“中共党员”、“知识分子家庭”等。 照片是极少见到的。


一如相亲条件里对性格、人品、身高、长相、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描述,对自己儿女通通都是“帅男”、“美女”,对对方则永远是笼统地要求“人品好”、“温柔大方”。 “给孩子相亲就像上班一样,搬个板凳坐了多少年才找着一个。”


这些着急的父母霸占着公园深处的一片树荫,生把公园变成了人才市场和儿女交易市场。

中国相亲有条鄙视链,古往今来,多少爱情败给了“门当户对”

近来微博上又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相亲鄙视链”。

“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有北京户口的姑娘。””

短短一句话,一时间又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各种言论充斥在话题版块上。

除了北京户口的要求,还有甚者“属羊的绝对不行、没房不行、学历太低不行、身高太矮不行...”

一直以来,港台的看不起内地的,一线城市的看不起二线城市的,城里的看不起农村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条中国特有的相亲鄙视链。

古往今年,有多少爱情败给了“门当户对”,大多熟知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就以悲剧收场。

而现代社会,许多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却仍然幸福美满,娱乐圈公认的女神蔡少芬,在容颜最盛时嫁给众人眼里的一介武夫张晋,人人都道两人不般配,蔡少芬却沉醉其中,多年来两人的感情从未出现过危机,一直是娱乐圈的模范夫妻。

如今张晋也守得云开见月明,精彩的动作戏让许多观众都乐意为他的电影买单。这两人的婚姻,就是最好的例子。

假若我们硬要以“门当户对”来衡量每一段爱情,那恐怕人们要失去许多佳偶天成的机会。

这种相亲的逻辑下,结婚并非为了爱情和家庭,而是为了进行资源共享,比如房子、社会地位、教育和医疗资源。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年轻人在相亲时会关注颜值和共同语言,但最后谈得最多的,还是户口、房子、学历和家庭背景。

不能高攀,更不能屈尊,即便同是“门当户对”的中产家庭,阶级内部的分化与竞争暗流涌动,激烈而残酷。

各大城市公园的相亲角势必都有精英区或海归区,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的城市中产,看似是高学历、社会精英,其实不过多数都是情感上的缺陷者。

相亲角中的每个人都在守卫自己所在的阶层:谁也不想找条件不如自己、相对低层次的家庭,因为他们惧怕下滑,惧怕好不容易才积累的财富被人占用;谁也都在寻找条件略优于自己、相对高层次的家庭,因为他们也期待上升。

但这种上升十分有限,他们绝不找条件优越太多的家庭,因为他们害怕被对方看不起,说话都不硬气。

归根到底,相亲还是一场盛大的个人营销和阶层买卖,房子、户口这些硬性条件都是摆在桌面上的交易筹码。

其实这类型的相亲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把彼此当做商品了,交易似的婚姻,就是结婚了也不可能幸福。适当酌情的要求是应该的,可往往很多家庭掌握不了尺度,过度放大物质,唯各自的私欲至上,而忽略爱情本身最无价的存在,怎么可能会过好?

其实两个人结婚,到底是因为物质基础不对等相处不来,还是会因为三观不合而相处不来,明眼人心中恐怕早有定论。

父母包办婚姻的时代早已过去,年轻人早已婚恋自主,大多数父母即使打算婚前把好最后一道关,最终也拗不过儿女的两情相悦。

现如今 ,“门当户对”早已不能成为定义婚姻幸福的主要因素,真正能让两个人能在朝夕相对中和谐美满的,还是得看……三观是不是合不合得来。

每个人的择偶要求都不一样,不能因为自己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就去批判。这是道德绑架。

写在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外在环境是如何,无论其他人怎么看待,女孩子不要为了结婚而勉强自己结婚,只要该结婚的爱情,而没有什么所谓的该结婚的年龄。

谁家的闺女都是宝。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之后,不用为房子和车子操心,并不是他们故意要这样做,把门槛提高的,只是单纯的想让女儿嫁过去之后过得更好。

所以啊,男孩子们努力工作赚钱,让媳妇、孩子生活的更好,才是硬道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ONE一个】↓↓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请点个赞,让我知道你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