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房一万
上海楼市的“前哨兵”,善于用大数据分析,缜密的逻辑推导,为买房人、卖房人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财宝宝的微博视频 -20250207213605 ·  14 小时前  
财宝宝  ·  deepseek完全无法使用。 ... ·  22 小时前  
财宝宝  ·  为什么看病不能袋款?。 ... ·  2 天前  
财宝宝  ·  西瓜视频的老板,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房一万

曾经的外环一哥,有点落寞了

一房一万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5-01-27 08:00

正文

上次闵行板块解读投票,很多人都投给了 莘庄 。于是快马加鞭,最新的莘庄板块解读来啦!

在印象中,莘庄是 一号线终点站 ,是 九大副中心之一 ,名声赫赫, 房价也很高

虽然在外环外,但房价堪比中环内的一些板块,北中环南大新房均价三连涨,也没上7万,而莘庄早已站上了 8万+/平

莘庄地铁站旁的天荟,更是外环板块二手房小区房价的王者,最新成交单价依旧 高达12万+ ,百平3房总价 近1300万

不得不说,确实也蛮神奇的。

小红书总有人问: 为什么一个庄都这么发达? (当然不是名字里带庄就是庄,莘庄可不是庄,石家庄:俺也一样。

图源小红书

还有些人说,莘庄太老了,板块开发几乎殆尽,也没有新的住宅用地了;机场联络线,经过不设站也是一个遗憾……等等言论之下,争论亦是不绝。

中秋假期前,我去莘庄走了走。从南到北,仔仔细细看了看这个板块。

接下来,一起来感知一下: 莘庄,究竟还是不是外环一哥?往日的辉煌是否还在?



01

莘庄的崛起史

闵行区远见和魄力的展现

莘庄镇,因跨莘溪而得名,曾是一个典型的“田园小镇”,稻田与小河交织,便是莘庄久远以前的面貌。

莘庄的辉煌历程,始于 1909年沪杭铁路的通车及其在此设站 ,这一标志性事件拉开了莘庄城镇发展的序幕。

图源今日闵行

从最初的郊野乡村,逐步蜕变成为上海西南商贸重镇,莘庄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火车的轰鸣紧密相连,说它是一座由火车拉起来的城镇,实至名归。

1960年,上海县县政府迁址莘庄 ,伴随着县级机关及相关配套的迁入,道路、住宅、工业区等市政建设相继启动,为莘庄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年修建莘松高速公路,图源今日闵行

进入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吹进了莘庄。 上海县与原闵行区合并,莘庄迎来了新的蜕变时刻。 镇区大规模东进,跨过七莘路、北横泾,新的闵行区政府也搬迁至此,莘庄的城镇框架迅速扩大,一个现代化的都市雏形逐渐显现。

而真正让莘庄由“镇”到“城”华丽转身的,则是 1997年地铁1号线南延伸段(锦江乐园-莘庄)正式通车 ,从此拉近了莘庄人到上海市中心的距离。

莘庄也成了上海第一个拥有轨交的外环外板块,沪闵路南北两翼联动,对莘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此,不少上海人第一次知道了“莘庄”这个地方。

1号线通车,图源今日闵行

据悉,这段5公里多的轨道是闵行区经过努力上争而得到的,征地与基建均由闵行区自己负责。闵行区政府自己出资自筹当时建设6.2亿资金里的1.8亿, 将1号线延伸了三站 ,从此莘庄站成为了这条城市动脉的新起点。

闵行区政府的高瞻远瞩,也使莘庄一跃成为上海外环外首个房价腾飞的板块,开启了莘庄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时代。

随着一批批新建住宅区和商业综合体的崛起,莘庄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逐渐摆脱了“城乡结合部”的印记。

莘庄立交桥,图源今日闵行

“地倾西南” 这一词汇,或许也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莘庄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变化。

徐家汇的繁荣 ,到 1号线南延伸到莘庄的引爆 ,再到 上海2035规划中莘庄被定位为新的城市副中心 ,与真如、花木、五角场等齐名,整个上海主城中心城区一站一站稳步向外推进。

闵行区的远见与魄力,最生动的诠释与展现莫过于此。

实拍图

同样的, 12号线延伸至七莘路站 ,填补了七宝与莘庄之间的间隙,莘庄商务区因此在这样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生长发展起来。

如今,莘庄已从一片农田变为拥有约30万常住人口、财政收入超60亿元的上海城市副中心。


02

新老交汇的莘庄

也的确有遗憾与不足

然而,在莘庄,快速发展的步伐并未完全抹去历史的痕迹。

老旧的住宅区、略显杂乱的街道布局,以及部分未能及时更新的基础设施,都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过往。

尤其是莘庄地铁站,一出站便是新旧交织的画面: 天荟的高楼拔地而起 ,展现出现代都市的风采,而 下方密集的小店铺与凌乱的电动车 则透露出一种 “城乡结合部” 的即视感。

莘庄站南出口实拍图

强大的反差,让人不禁对这片区域产生复杂的情感。

单说感觉,或许因建设年代较早, 莘庄地铁站的 整体布局与观感也未能完全彰显出西南交通枢纽的宏伟气势,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莘庄站,也并不仅仅是1号线的莘庄站。

其以TODTOWN天荟为核心,还链接了 5号线、铁路金山支线、沪杭客运专线、莘庄南北广场两座公交总站 。从南出口下来,就可以看到天荟下方的公交枢纽站。

实拍图

此外,作为西南交通枢纽的莘庄,车行交通网络亦是四通八达,被誉为 “亚洲第一立交桥”的莘庄立交桥 ,与五条高速公路及上海内环、外环相连,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通网络。

图源网络

而莘庄立交桥,在早晚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也很令人头疼,曾听人调侃“上海的堵车看闵行,闵行的堵车看莘庄”,早晚高峰真的太堵了,上面看莘庄立交,下面看莘松路…

不可否认,交通网络的发达,促使莘庄迎来崛起。但发展较早也为这里带来了遗憾。

随着时间的推移, 部分在00年以前建设的老旧住宅区也越发老旧 ,尤其是莘庄北广场,集中着如绿梅X村、莘松X村等大量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任务依然艰巨。

再加上, 周边新兴板块的不断崛起和购房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莘庄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此外, 机场联络线在莘庄不设站 ,无疑也是一大遗憾,让这座交通枢纽的地位略显尴尬。

在医疗方面,莘庄同样存在短板,目前仅有中心医院闵行分院 (三乙医院) 缺乏三甲医院 成为其不可忽视的软肋。

商业方面,莘庄北广场有 维璟印象城、莘庄龙之梦 ,莘庄南广场有 仲盛世界商城 ,可以满足板块内部中高端客群的消费需求。

仲盛世界商城实拍图

距离莘庄站,最近的是 仲盛世界商城 ,从外面看有点老旧,走进一看业态也很丰富,工作日人流量也很可观。

仲盛世界商城实拍图

另外备受期待的天荟TOD,倘若建成,莘庄的商业能级将进一步提升。只是建设进度也颇为缓慢, 每次路过都还在建设状态 ,裸露的脚手架、斑驳的路面很是让人焦灼,期待早日建成这里可以焕然一新。

莘庄站出口实拍图,高楼为天荟

除了遗憾不足,莘庄也有为人称道的亮点, 教育资源是其强项

板块内有闵行实验小学 (闵行一梯队) 、莘庄镇小学、田园外语实验小学;闵行公办一梯队初中莘松中学,也是航母级的学校;另外还有老牌莘庄中学和闵教院附中。

与莘松中学并成为“三莘”的莘光学校、莘城学校,实力也不相上下,此外还有近年来迎头赶上的九年一贯制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明星学校。

产业方面,莘庄一南一北也有 莘庄工业区 莘庄商务区 双轮驱动。

围绕着春申湖而建的莘庄商务区,基本已经建成,如今已吸引了众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入驻, 如旭辉·莘庄中心、西子国际中心、中铁·诺德国际中心、大虹桥国际等高楼耸立 ,部分楼栋已有人员入驻。

实拍图

放眼望去,春申湖绿波荡漾,通往维璟印象城的黎康路栾树花也开了,绿色、黄色和红色交织,城市界面甚至优美。

实拍图

春申湖旁的一块空地,正是莘庄最后一片空地,规划为 商业用地 ,未来也将再度提升莘庄的商业能级。

实拍图

根据上海2035规划,未来的莘庄将打造为: 更加开放的枢纽经济副中心、更高质量的创新经济副中心、更有温度的功能品质副中心、更加绿色的生态宜居副中心。

如此定位,已为莘庄发展高调定调。看上去希望满满,但各种遗憾汇集,也的确让人心生焦虑。


03

三分天下的莘庄

占据着大量的老房子

尽管南广场与北广场的划分为人们所熟知,但若从房屋的新旧与分布来细究,莘庄则可以更清晰地划分为三大区域。

其一,左上区域,也就是 莘庄商务区所在位置 ,除了商务办公楼外,存在部分中期商品房和少量次新房。

其二,右下区域,即 1号线莘庄站以南靠近梅陇的区域 ,存在大量的中期商品房,和少量次新房。

其三,其余部分均集中着大量的老公房和早期商品房,部分中期商品房点缀其中。

另外嘉闵高架路以西的莘庄区域,存在全上海最大的小区—— 上海康城 。这一块均被它占据,面积非常大,一共分为四期。前段时间,上海最大居民小区宣布炒掉物业的就是它。

从房屋分布气泡图,可以充分感知:莘庄的房龄有多老。

房龄较新的近期商品房屈指可数,统计了一下, 整个莘庄仅且只有400多套近期商品房。

也就是说,建于2011年以后的房子,仅且只有这400多套。 此之外,莘庄遍布着2011年以前的老房子。 (备注:目前的气泡图仅为板块内的二手住宅, 不含新建商品房楼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