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财政前置发力过往有何经验?
稳增长压力较大阶段,宏观政策加大协同,货币先行、财政前置加力。其中,货币灵活性较高,一般会率先采取降准降息等举措,财政政策随后推出、前置发力。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财政、货币政策基调定为“更加积极”、“适度宽松”,或指向后续政策力度可期,将前置发力。
二、2009年、2019年、2023年财政前置发力或可参考
2008年末推出“四万亿”计划,推动财政在2019年初前置发力,带动2009年经济增速企稳回升。2019年初地方专项债提前批加快发行落地,对冲城投平台融资收紧,使得全年经济增速维持稳定水平。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初,“准财政”工具加快投放,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补充资本金缺口。
三、财政政策当前重点及后续节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指引下,2025年初财政前置发力,首先体现在隐债化解、专项债优化、“两新”加力扩围三方面。
四、隐债化解方面,化债工作或仍加快推进
2024年11月-12月中旬三类“置换债”加快发行,规模超2万亿元。本轮“置换债”额度更多向经济大省倾斜,债券期限明显拉长。2025年“置换债”额度发行仍前置发行,叠加2024年底化债资金的加速使用,或将实质性改善私人部门特别是企业现金流。
五、专项债方面,本次管理机制全方位优化
本次专项债管理机制优化,一是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未纳入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二是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三是专项债审核机制改革,允许经济大省等开展专项债。
六、“两新”方面,政策或在年初即延续加力态势
2024年四季度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取得较好效果,也推动政策扩围。展望后续,促消费可能也是年初财政的关键发力点。“两新”财政支持范围或加力扩围。同时,考虑到后面商品消费补贴边际效率可能下降,不排除后续服务消费也有相关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