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中金固收”陈健恒、东旭的一篇名为《冰与火之歌》的分析报告,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重大信息: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加速下行,其速度令人咋舌!
文章说:
隔夜回购利率已经跌破
2%
的水平,降至
1.8%
左右
,
7
天回购加权利率降至
2.33%
,已经低于央行
7
天逆回购的官方利率
2.55%
,连
1
个月的逆回购利率也已经降至
2.55%
的水平。
更为夸张的是,同业存单的利率也下行很快,
1
个月同业存单利率降至
2.3%
,
3
个月同业存单利率也降至
2.4%-2.5%
水平,
1
年期存单利率降至
3.3%
。如果仅仅是对比货币市场利率,目前的利率水平其实已经回到
2016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紧缩前的水平,甚至局部的利率已经比那个时候低。
虽然货币政策仍是“稳健”,但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政策实际上已经回到宽松状态。
目前短端利率下行速度之快,使得中美利差在短端已经基本接近
0
的状态。
比如美国的
3
个月国债收益率已经上升到
2%
的水平,而中国
3
个月国债收益率目前只有
2.1%
,两者只有不到
10bp
的利差,
1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
2.43%
,与中国同期期限国债的利差也只有不到
30bp
。
刘晓博的点评:
1
、正如这篇文章所说,虽然货币政策仍是“稳健”,但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政策实际上已经回到宽松状态。
2
、为什么中国这样降息,而股市仍然在跌,楼市也没有动静?
股市跌,跟中美博弈带来的心理影响有很大关系。
A
股本来估值就偏高,有挤水分的空间。遇到这么大的变局,自然会带来较大心理影响。
7
月
6
日跌破
2700
点的时候,我就指出,政策底出现了,但市场底还没有。这么重大的事件影响,底部必然是复杂、多重的,需要反复确认。
但股市这样大跌,无疑蕴含着机会。
此前我曾撰文,认为中国会在股市上发动大反击。目前,我仍然持这种观点。
只不过,决策需要一个程序,官方也有意让市场自己走一段,让不坚定的筹码出局。
楼市淡静,跟此次政治局会议的严厉表态有很大关系。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的首发阵容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
大基建”
,下半年专项地方债还有
1
万亿额度发行,会带动“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当前投资增速是
6%(上图)
,民间是
8
点多,而政府、国企只有
3
点多(下图),下半年后者会有强劲反弹。
楼市事实上也在发挥作用。上半年卖地收入
2.67
万亿,卖地收入占
GDP
的百分比已经上升到了
6.4%
,超过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创出近期新高。所以,楼市不让涨,不意味着楼市必须冷。相反,楼市必须保持活跃度。
3
、如果说市场是冰,则不断下行的利率则是“火”,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火。火正在融化坚冰,但需要时间。所以,没有必要太悲观。
4、但说实话,在
“人民币贬一点,财政赤字、地方债增一点,货币政策更宽松一点,大基建多搞一点,房地产股市再活跃一点,改革开放力度再大一点”这个应对清单里
,最后一项(改革、开放)应该发挥更大多用。至于前面几点,在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负面作用越来越大了。
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改革和开放。
转载声明
:本文转载自「刘晓博」,搜索「liuxb929」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