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雪球花甲老头
A股老股民,股市既是福利院也是修罗场上过大学开过公司,闯过江湖。暮年已至,采菊东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雪球花甲老头

学习是一件精益求精的事情,懂得越多,要求就越高|长文

雪球花甲老头  · 公众号  ·  · 2025-03-17 22: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雪球花甲老头 ”→点击右上角“...”→设为 星标 留言请发消息
曾经,我有一件事情非常自责 ,在北京有一位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他自幼喜爱书法绘画,而且家里也是书香世家,和他相识之后也属于相谈甚欢。但是因为事业轨迹不同,我在生意场摸爬滚打,而他一门心思在学问和书画中,所以后来交集不太多。
他的家住在北京四九城里面,属于老北京,以前我也经常去他家里玩,他仿佛和我是两个世界的人。我是疲于奔命,但是他总有一种淡然的感觉, 当初我把这份从容归于出身 。我曾跟他打趣说:“我若是生在北京,从小吃穿不愁,也不用走南闯北去养家糊口了。”
他跟我说:“每个人的命运不同,你好在从不抱怨,一直积极面对,想办法。而我就慵懒许多,唯有书画能让我提起精神来,现在笔尖也显得慵懒,如果能把你这份闯劲放到我的画中,会有另一番韵味。我花了这么多年,总觉得缺少点东西,自己也是在找补,如果自身没有,那是万万不能展现出来的。”
后来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如果一个人的作品中缺少坚强,那么最好他去军训一段时间或者苦行。如果一个人的作品中缺少了慈悲,那么他最好先去体验什么是关怀和温暖。
像他这种人,非常真实,他知道自己缺什么,也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而且愿意去改变。
他们家的门前挂着一只八哥,每次我都是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然后走着去他那边,因为北京的胡同儿简直太窄了。还没有到他家门口, 就能听到八哥在叫:“卖雪糕,补轮胎。” 这都是跟走街串巷的买卖人学的。
他就跟我抱怨:“这鸟,好的东西学得太慢,学这些江湖吆喝这么快。”
一进他的院子,毫不夸张能闻到笔墨的味道,就是一种木头和墨汁的混合体。
有一次我看到他院子里有一张八仙桌,桌子上只有一把扇子,桌子四周又用木架撑起一个纱布。 那个状态就像在蚊帐里放一张八仙桌,我当时看得出奇。
“兄弟你来了。”他的话惊醒了正在发呆的我,抬头看他,黑框眼镜藏青色中山装,探出一半身子在门帘之外,手里还拿着毛笔。
“你怕蚊子咬这把扇子,还是这张桌子?” 那时候我们已经很熟悉,说话也都是半开玩笑。
“你不知道么?我们这胡同儿里养鸽子的特多,倍儿烦人,这要是给我这扇子上拉一泡SHI,我得气疯了。”他说话就是那种北京人的慵懒腔。
“我知道,你自己不也养了个鸽子么?” 我用眼睛挑了一下门口。
“那是八哥!” 看他那样子好像没听出来我在开玩笑,转头去屋里继续忙活了。
屋内有个沙发,用一个床单铺着,粉色的床单上绣着几只丹顶鹤。九十年代的各种电视罩,灯罩,沙发罩,有不少都秀鹤的,应该能拍到第二名,第一名绝对是鸳鸯。
“你那扇子,干嘛在那儿晒太阳?受潮了?”我坐在沙发上和他闲聊。
“你眼睛是聋子耳朵,摆设吧,那是刚画的,不得等墨水干了啊?” 我们之间相处也有趣,每次刚见面都很客气,聊着聊着就开始不拿对方当外人了。
“我还真没看出来是你画的,还以为受潮了拿出来晒呢,你还会画扇子呢? 回头给我也画一个呗。
见他没有答复我,依旧在那里忙活,我又重复了一遍说:“听见没啊?”
“听见了,听见了。”
其实,这也是我随口一说,我也以为他也会很快忘记,或者随便画一画就给我打发了。那时候还是年轻,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因为有些人在自己懂的领域里,是不会随便的,都会非常认真负责。 就像军人,即使你让他随便叠一叠被子,那也是标准的豆腐块,因为懂得所以负责。
后来过了三个月,有一次北京下大雨,他跑到我单位门口,我赶紧留下他吃晚饭。吃喝之间,我们也是闲聊,扯东扯西,他说他妹妹嫁到了宛平城,言语间有一点失落,觉得妹妹应该留在离家近点。
“你怎么挑这么个天儿来找我?”我给他倒了一杯。
“你眼睛是聋子耳朵,摆设吧?“
”怎么又是这句话,你下次能不能换个词?“
“今儿下午太阳这么大,你丫就是瞎,我看天儿好才过来找你的,谁成想跟半道儿上打西边儿这天儿可就上来了,我蹬个破自行车儿,走了大半截儿,回去也不是,硬着头皮就来了。”他这个人,谈到字画的时候,会更严肃些,谈到生活就是这么一股劲儿。
听着他絮絮叨叨说了很久,我心里还挺开心,在北京认识了那么多朋友,我也都是推心置腹。 也正是因为这些朋友,让我在这个异乡有了存在感,内心非常感激。
饭后,雨停了,我说要送他,结果他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临行前给了我一个长方形小盒子,打开一看,是一把扇子。
当时我并没有打开看,因为还有事情就把这把扇子放在了车里。那时候时间也忙,工作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需要照顾, 这把扇子就在车的扶手箱里放了很久。
直到过了很久很久,我收拾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它,当时就十分自责,因为差点忘记。 然后我打开看了一眼,瞬间被惊呆了,饶是我一个外行也能看出这把扇子付出的心血。
正面是苏轼的《赤壁怀古》,当然也是他写的,字里行间非常有神韵。
而背面是一幅极其细致的山水画,当然后来他跟我说:“你就是不懂画,管有山有水的都叫山水画?前面是赤壁怀古,后面我给你放春江花月夜?后面我画的也是赤壁,我心中的赤壁,有一丝浪漫主义情怀。”
我曾用放大镜看过扇子背面的花,画工极其精美,线条丝丝入扣,细微的线条就数不胜数,且每一条都和其他不粘连,可见他付出了很多心血。
后来我跟他聊天时候非常惭愧:“我就随口一说,你就一个大师级别的作品。我哪儿受得起?”
他一听立马笑了说:“别客气了,你要让我给你绣花我肯定是糊弄,你要让我给你画画 ,方方面面都是不允许糊弄的。
现在有一句话很火,叫做实力不允许,其实除了这个还要心态和要求上面的不允许, 如果一个人对一个事情有所研究,他才不会乱说乱作,当然,对这件事情要求也比较高。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之前我提及到的起名字,由于这么多年做生意, 我也是对此非常注重。
因此,也跟一些懂行的人深入求教过,自己也读书研究过很久,所以在这方面我也要求自己不容有失。
因为起名字这个事情,是对自己和别人负责,而我自己公司名字,孩子和孙子的名字也都是我自己起的,不能不认真。
研究深了就明白,这其实是非常综合的一门学问,里面要注意的点非常非常多。所以起一个真正的好名字,是要结合方方面面,和本主的属性要非常适合, 考虑因素极其多。
可能有的人会说:“寿哥,我一分钟能起十个,张三,张大风,张晓丽你看看多好听。”如果从适合角度来说,这就是胡乱撞大运。
中国人其实都相信这个的,只是有些人不放在嘴上而已,即使再百无禁忌,我也没看谁给孩子起名字用”凶“的那一类,几乎都是好的那一类。可见大家都是在乎的,只是名字起出来一看就是外行,方方面面都没有注意。
之前我发过一个状态:
“我发现大家现在起名字真的有点问题,要么照顾了一些重要的点,但是发音谐音不考虑,要么拗口要么谐音寓意不好。
有个人给孩子起名字叫艾过敏,因为他姓艾,他爱人叫敏,这样他爱过她,所以孩子叫“艾过敏”,这么爱过敏,将来天天去皮肤科怎么办?
还有,“爱过”多不吉利,给人的感觉就是现在不爱了,以前爱过。而且这个名字,与八字都不匹配,用了忌神。
一些太大的字,不要用,比如:邦、乾、道、陵、天、神、佛、圣。
有个人给孩子叫秦道圣,你要干嘛?
他说以前还有人叫张道陵呢,我说名字太大,镇不住的,你要是有个罗汉转世的命,自然有人来赐名了,济公不也就叫修缘么,道圣?
前几天看网上还有人给孩子起名字:万涂斯瑞(one two three)
各位可以自查一下吧,最起码要舒服啊,有些人给孩子起的名字让人一听就想给他们孩子跪下,比如李康熙,张太宗。”

其实家长的寓意都是好的, 只不过既信,又不懂。
但是也正因为写了关于名字的文章,也有一些读者希望我帮他改名字,有一个读者都57岁了还说:“寿哥,我老伴走得早,单身七年了,您看,能不能给改个名字,增加点桃花运,小弟谢谢了。”
弄得我真的是哭笑不得,其实借用之前和朋友那个扇子的经历,我也想说,如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他可能一分钟起十个八个名字。
但是如果真的懂,那起名字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和经历的事情,就像走一条生路,根据生辰等诸多信息,一条条路走下去,遇到不妥就要从新换路,直到有一条完全适合能走通的路出现。
所以,有时候时间上真的是忙不过来,实在是精力有限。
其实这和股票选择也是一个道理 ,我曾经说过,我对于选择股票也非常严谨,需要的时间也很多。我是那种选择的时候,结合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操作风格,自己的忍耐限度等多方面,然后用很长的时间去选择。 一旦选好,那么就不会再去管了,就交给时间和市场了。
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有事情需要别人帮助,一定要找对人。你要问问自己,这个人在这方面是不是非常严谨,而不能浮于表面贪快贪多。
所以,真正考虑周全的人,绝不是张口胡来。
事实上,很多推崇备至的信息,在生活中运用都要反着来,那些都是看似有道理,但一定会让听者吃亏。
我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酒桌上,如果有人吃到一半或者临时叫你去,一定别去。”
意思很明显,这时候叫你去,你肯定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大概率就是去买单的。
所以,故事告诉大家不要去,还有些视频博主给演成了短剧。
但,以我自己的经验,这些话完全是不懂江湖的人说的。
主要是看当事人把自己定位于哪里,如果自己就是朝九晚五上班,不求名利,那当然可以不去,而且我告诉大家,不仅不用去,饭桌上的人也根本不会叫他去。
但,如果是求人办事呢?无论是生意往来,家人看病,孩子上学,去还是不去?
既然有求于人,自己肯定不能高高在上,去结个账也没什么。
所以,凡事无对错,要看自己在什么立场,想要什么,能失去什么,如果立场是自己不能花一分钱当然不能去,如果自己是以姿态和钱换取信任和资源,以销售的角度,那就要去的。
心态变了,很多事情做起来也就不别扭了,我也曾多次给人结账,一顿寒暄好话说着,承蒙各位领导帮衬,我这种只身背井离乡的人,能立足,靠的就是与人为善,甚至人情世故,出门矮三辈,姿态低了,资源才回来。
我花过不少钱,但也得到了机会和信任,人情世故这些事,只要人性不变,就不会变的。
所以,要看自己想做什么角色的人,有些人,比如销售,比如小公司老板,是绝对要笑脸做生意的,没啥子办法。
我曾经在父母面前有过一次感慨:“你们儿子,也许是弯着腰在养活一家老小,但绝没有跪着赚钱。”
可能,这也是内心的一种秉持吧。

再记录一个感悟。
曾经我去外面旅游,看到一个男的送给女孩一束鲜花,但是很明显这个女孩并不很开心,或者因为不爱,或者希望要的是名牌奢侈品,反正两个人的表情都很怪怪的。
转角进入一个景区,还是两个年轻人,男孩在墙上摘了一朵小花,戴在了女孩的耳朵上,两个人相视而笑,满脸的幸福。
所谓人生,无非是一种心情和体验,所谓幸福,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快乐的能力。
有的人追求的是名牌和奢侈品,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的幸福感,可能别的人看看花花草草就能获得,而他们需要不断地升级物质配套,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可怜人。
晚安,各位读者。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 《我对江湖的一些看法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