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关于债券相关的一些科普,大家还比较喜欢看,我觉得核心可能还是我昨晚和一位领导也聊到的,内容咀嚼再输出的市场空间,还是挺大的,包括李一舟的视频之所以火,大概也在于此,大家都喜欢看、喜欢听人话。
今天这个日子比较特殊,2月29日,四年一次,又恰好赶上肯德基疯狂星期四,以及A股大涨,可以说是三喜临门。
表舅是去年二月开始写公众号的,目的也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学习,恰恰今天一年到了,中午看了一眼,公众号的关注人数突破了5万,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抬爱,第一次感受到了,在A股没法感受到的,时间的玫瑰和复利。
我之前写过一些关于自己写东西的心得,核心就是几块:
第一,无论什么时候,回过头看自己之前写过的东西,不管是文笔还是语气,都显得幼稚,这可能也是学习成长的一种结果。
第二,劝自己要少一点爹味,但是有时候看看自己写的东西,还是透露出一丝爹味,这可能是自以为了解了某一事物后的人类天性,这个是需要持续改进和克制的。
第三,就是开头说的,还是要多说人话,如果想输出一些观点,还是要保证信息传输后的接收效率,否则输出可能也是无效的。
第四,越写越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其实有很多选题,表舅也很想写,但是构思一个框架后,发现自己的观点可能会显得很可笑,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怕被专业人员challenge,所以就得逼着自己提前和专业一点的人多学习,所以如果看到写的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理解一下,毕竟,我强调很多次了,对一个写字楼保安来讲,写任何东西,都属于跨界。
第五,写东西交到了很多有行业认知的朋友,这可能是最大的收获。
趁这个时点,把过去一年写的东西里面,看起来还没那么幼稚的整理了一下,既是分享给刚关注的朋友,也是给自己存个档,明年此时再做一个,希望内容和心性,都能有所进步。
一、市场观点系列
《
债券踏空
》
《
一场关于微盘基金的腾讯会议
》
《
写在微盘反弹时
》
《
债拉久期,股买QDII,加仓红利
》
《
保险利率下行的机会
》
《
银行员工和股东
》
《
开门红爆款理财研讨会
》
《
什么是中特估
》
《
理财该买中特估
》
《
REITS风险显现
》
《
地产风险
》
《
听董事长讲新能源
》
二、金融行业的底部和顶部系列
《
这一年,干金融的都过得蛮辛苦
》
《
同志,贝塔不见了
》
《
金融行业光明论
》
《
底部的顶部(公募篇)
》
《
公募规模超越理财的细节
》
《
那个白发飘飘的同业销售
》
《
底部的底部(银行同业篇)
》
《
10年后还剩几家银行
》
《
银行人的收入
》
《
银行合并潮
》
《
理财子各部门的月度汇报
》
《
理财子的规模心结
》
《
理财子收益率的剧场效应
》
《
丙里丙气的托管
》
《
托管和资管
》
《
关于同业代销平台
》
《
混不开的外资资管
》
《
券商分析师是否过剩
》
《
什么是一流董秘
》
《
聊一聊神秘的保险资管
》
《
行业底还是棺材底(保险篇)
》
三、
政策解读
《
公募降费
》
《
券商佣金新规
》
《
证监会的逆周期管理
》
《
保险协议存款的通知
》
四、
公募基金风口系列
《
从零开始布局公募量化
》
《
公募量化盘点(23年初)
》
《
指数基金的场内场外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