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一词来自于希腊语,意思是「空想的国家」,听上去很不靠谱,但是自从英国人莫尔在书中开始脑补乌托邦财产共有、人人平等、绝对理性的理想愿景之后,20 世纪起,人们开始了大量的乌托邦落地试验,想看看真善美的社会能否成真。
▲ 热闹的黎明之城
在此我们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这些试验,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原因很简单,让每个人的精神和物质都得到满足,太难!但是,来自于印度「本地治理」(地名,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取景地)的村镇「黎明之城」,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乌托邦社区,他们的尝试,却不能说失败,毕竟现在这个奇特的未来风格小镇,还活得好好的!
▲ 人们在此地其乐融融
黎明之城的理念与 20 世纪初英属印度的社会动荡有关,和「圣雄」甘地、「圣诗」泰戈尔并称为「三圣」的「圣哲」阿罗频多,因深感武装革命无力,转向了精神修行。在他的引导下,他的妻子——来自法国的阿尔萨法,决定建立一座试图「超越一切国界、一切政治、一切教派」,意在实现人类大同的村镇,这个村镇即是黎明之城。
1968 年,来自 124 个国家的 5000 人共同出席了黎明之城的开幕仪式,大家把随身携带的自己国家的泥土混在一起,一同立下豪情壮志,要建立新的秩序和良知。
▲ 黎明之城建立之初
黎明之城新秩序的依据,即是阿罗频多的「整体瑜伽」思想。现在广为健身房操课所喜的瑜伽,原是古印度的一种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系统,而「整体瑜伽」的理念,粗俗来讲,就是将各种瑜伽哲学流派的精华和长处整合,以便净化心灵,「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以,在黎明之城的设计版图上,用来冥想的场所「金菠萝」马特里蔓蒂尔被规划在城镇的中心。
▲ 城镇大厅所展示的黎明之城模型
▲ 「金菠萝」马特里蔓蒂尔
这座巨大的黄金球内部有 3 个篮球场大小,里面提供了 100 个冥想用的席位,游客或者当地人需净身两日方可穿着发放的白袜进入。
这里禁止喧哗,禁止有明显的宗教行为,为冥想者提供引导的,是金菠萝正中央 400 多公斤的水晶球,白天不管什么时候,金菠萝的内部都会有垂直投射到水晶球中心的太阳光线。大家相信被点亮的巨型水晶球可释放纯净的能量,帮助人们冥想参悟人生。
▲ 图为「金菠萝」内部
在确立城镇中心之后,行政区、居民区、工业区、国际区(游客区)呈螺旋放射状向外延伸,农场、手工作坊、机构、服务设施、IT 公司、小公司办公楼、建筑工作室、游客客房等房屋星罗棋布其间。这些房屋的命名,多带有吐纳、内观、独居、戒律、恩惠等字眼。
▲ 另一版本的城镇规划模型
瑜伽那奉献且不求回报的大自然品质,进一步影响了黎明之城的产业和制度:
第一,奉献最直观的行动表现,那当然是捐钱或者无偿劳动,类似的规章制度在黎明之城比比皆是。比如申请入驻的居民需要当两年无偿工作的志愿者,委员会认可你的奉献之后,才会允许你拎包入住。志愿者的工作也不一定有多惨,但可能很枯燥,比如有人曾长年累月在农场扮演稻草人,驱赶淘气的布谷鸟……
▲ 居民需经过志愿劳动才能入住
成为正式居民后,你依旧「滴水不进」,因为除了游客使用类似美食城饭卡这样充钱的「黎明卡」消费,当地居民原则上是不使用、流通货币的。每个人每月会获得类似于工分性质的一定数量的卢比,在购买必需品的时候,直接做减法扣除。
这些发放的卢比数量,和你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长短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多干活的自然也多奉献)。对于那些经商的居民,就算有机会进账一些钱财,也要把 1/3 的利润「奉献」给黎明之城中央基金会。
▲ 黎明之城电商网站,产品种类繁多
第二,爱护环境也是一种奉献,维护生态,就是赠人玫瑰,所以这里的公司、家庭、组织的环保意识极强。为享受大自然的能量,黎明之城没有汽车路,鼓励居民骑自行车出行,平时城中照明、烹饪、工作的电力都来自于太阳能,居民日常用品则全采用环保材料。
▲ 黎明之城中央食堂的太阳能供电设备
▲ 生活用水再利用
而在垃圾回收和废物利用方面,黎明之城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纸张、厨余、塑料、玻璃、金属、电池、医药材料、化学品残余都要放进专用的垃圾桶里,井然有序的垃圾中心甚至成为了游客参观的景点。
▲ 纯绿色环保的中央食堂
第三,公益心。除了免费、讲座、文化演出,黎明之城的基金会、学校、社区频繁照顾周边的印度农村,帮村子里的妇女争取权益,为残疾儿童设立学校,协助村子安装饮用水净化装置(印度饮用水资源紧张)等。
▲ 接纳邻村孩子的小学
▲ 研制防水屋顶
▲ 向邻村传授净水技术
2016 年末,常驻黎明之城的建筑设计师 Anupama Kundoo 还先行建造了一批可以像乐高玩具或者俄罗斯方块那样随意组装的抗震房屋。这些房屋成本极低,算上人工,一间包含厨房卫生间的房子不会超过 4400 美元,且只需要 6 天就能盖好入住,很适合投入到贫困或灾难地区。
▲ 「乐高房屋」安装步骤
▲ 最终效果
但这样大爱无疆的瑜伽氛围,能保证黎明之城这样的乌托邦运转正常么?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首先黎明之城的资金就是个大问题,要不是印度政府和联合国每年都会拨款援助,这场大动干戈的乌托邦试验恐怕很难继续推行。
▲ 黎明之城居民中建筑师很多,他们设计了很多充满未来感的房屋
而且别忘了,正是因为相信个人精神世界可消解权威,因为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可以化解矛盾,黎明之城才会不设立警察局、法院等政府职能部门,但是没有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带来了不少麻烦:
黎明之城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安全。因为没有围墙、且被设计成了漩涡形,黎明之城有 32 个出入口,女性游客和当地居民晚上根本不敢出屋走太远,因为印度经常曝出强奸案件,农村地区尤甚。而直到一位本地男性居民的头颅被邻村帮派人员丢到城镇大厅门口之前,黎明之城连警卫队都没有。
▲ 这种林间路在夜晚有些危险
黎明之城所谓的民主也一直被人指指点点。因为互相奉献相互平等,几乎每个人都有否决权,这导致修条路这种题案,都可能经过几轮的投票,好像每个人都要管点事。繁复的程序除了影响效率,甚至干扰了人们的冥想——据一位当地人讲,当地人进入「金菠萝」冥想要办的手续,比游客复杂多了……
而且因为居民都在奉献,大家对资金分配和投入反而不敏感了。没人知道印度政府、联合国的捐款,以及做生意缴纳的 33% 利润都去了哪里,据说从来也没有明示过。美国的一位媒体记者曾联系黎明之城,想调查一下,对方答应后又反悔,说太忙,让他去官网站上看饼图……
▲ 含糊不清的财政饼图
但即使有这么多问题,现在黎明之城申请入住的人数保守统计也接近两万了(登记在册的居民则只有 2500 人)。
▲ 忘我的学生
城中依然到处可见创始人阿尔萨法的照片,在这里,她被尊称为神圣的母亲。当年阿尔萨法站在还是一片戈壁的黎明之城的土地上,每决定一个有资格的居民,她便冲对方点点头,或者递过去一朵玫瑰。
▲ 阿尔萨法
从第一批居民开始,入住以后的人种上一棵树,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规则。到如今,黎明之城不毛的戈壁已变成了一片森林,吸引了各个国家的男女,也吸引了从孔雀到到蜥蜴等不同科目的动物。
当大自然的各种能量汇聚到一起和谐相处时,享受当下美妙的瑜伽瞬间,明显比思考不切实际的理想社会更为惬意。
比起乌托邦,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似乎离我们更近一些。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赵昊 主编|寿佳茵
总编|喻潇潇 顾问|王淑琪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关于空间的文章
如何做好用户体验?去鬼屋看看
如何更有深度地吐槽「浮夸的建筑」?
从一条臭水沟开始,日本农村如何变成世外桃源
一间停尸房,是怎么变成活动中心的?
明知会输钱,为什么还是忍不住去赌场?
每个人都说它艳俗,但很少有人不被它吸引
她得了癌症,却说:「我们可真幸运啊。」
如果你在这里工作过,绝不会想回现在的办公室
用来救命的房子,拿奖到手软之后,塌了
-商务联系-
阿牛|13311153963
微信| niuniu-fengman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