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研读间
这里将分享关于高等教育以及社会转型的观察和评论,此外还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和探讨,旨在为理解中国社会的运行逻辑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对话基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研读间

毕业20年 | 李健:如果不来清华  我也许不会做一个歌手

清华研读间  · 公众号  ·  · 2018-04-26 17: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


又到校庆,清华园里来来去去多少代人,他们带着清华的印记行走世界。二十年前的夏天有一个少年从这里毕业了,他在自己的人生中把清华人的才华和性情演绎到极致;二十年后,那自在如风的赤子情怀不减当年,他,就是李健。


音乐诗人」、「清华学霸」、「冷萌段子手」、「健身肌肉男」、「浪漫爱人」 ,李健身上的标签有很多。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1年以「水木年华」组合出道,2010年一首《传奇》让他被大众所熟知,2015年《我是歌手》让他火遍大家小巷。


清华毕业20年,李健似乎还是当时那个自在如风的少年, 演绎着那个为情而来,为爱而生的多彩人生。


李健在微博发布自己弹吉他的照片,写道

「歌手在琴弦上触摸真相」


分寸感:「V+U」和「李健式」幽默


几天前,李健在微博上连续上传了三段「壶铃健身」教学视频,配文里写着,「修行在个人,与大家共勉,各位加油(V+U)」。社交媒体上的健身视频五花八门,李健喜欢健身也是大家早都知晓的事情,但是用「V+U」来表示「各位加油」却是前所未有,这是「李健式」幽默,有些萌态,也有些惊喜,但最重要的是分寸感。


有人说,李健在《我是歌手》中能够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凭借的就是这种分寸感。


在录制节目时,李健会直接表达对其他歌手的欣赏,既不会过于亲昵也不会尽是客套的场面话。他对选手的评价不乏专业性,但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傲气,这种适当的距离感让人很是舒服。


李健在《我是歌手》第3季深情演唱


说话时,他总喜欢玩些幽默。参加《我是歌手》时,李健用的诺基亚蓝屏按键手机一不小心也曝光了,上面只有微博,没有微信。在离开微信几乎不能生活的今天,李健的手机着实让人大吃一惊,他说:「人比较有『威信』,所以就不用那个『微信』了。」后来有歌手想要与他互留电话号码,他开玩笑地说:「别拍我手机,很不体面感觉。」


有人说李健念旧,不舍得换手机;也有人说李健太懒,懒得换手机,他自己却幽默地说是因为曾经当过诺基亚的代言人。不管原因为何,李健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是有分寸的。


他说过: 「我想保护自己的时间,因为它能带给你的好处终究是小于它浪费的时间。」 对于李健来说,创作需要专注,不能被碎片化的社交媒体稀释;而且,比起社交媒体,李健的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事情更值得花时间。


节奏感:「我喜欢隐藏在生活里」


李健的生活是很有节奏的,不论是爆红之后迅速增加的数百万粉丝,还是报价昂贵的商演项目,都没有影响他的生活轨迹。他还是和之前一样,做音乐、读书、旅行、锻炼。


录制完《我是歌手》之后,李健没有「趁热打铁」,而是留给自己一个长长的假期。不是刻意要去逃避什么,只是因为「这是早就规划好的」。


背起行囊就能出发,所有的热闹繁华都和他无关。他知道,这些并不真实。他说过:「现在呈现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就像做了一场梦。人在现实里,还是应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健在微博发布的旅行照


李健在微博发布的健身照


仍旧生活在原有节奏中的李健在被奉为「全民男神」的时候并没有接受太多采访,但他却在《人民日报》发表三篇文章谈「读书」。他鼓励大家广泛阅读,并且要读些难书,因为「读书是一个人是自己的过程」。


录制《我是歌手》时,李健还曾经带着莱昂纳德•科恩的《渴望之书》上台,莱昂纳德•科恩是他最喜欢的音乐人。


关于读书和健身,李健还有一套「人体平衡论」:「从事脑力劳作的人需要健身,从事体育的人也需要读书,这样人体平衡。」


李健对健身的喜爱源自清华。他曾经在采访中说: 「清华有体育训练的传统。体育,不仅仅是身体改变,它会带来思想的改变,这是人身心的巨大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什么,只有健身的人才能悉心去体会。」


今年是李健从清华毕业的第二十年。离开学校这么久,对于运动的热爱仍然是李健身上永远无法抹去的清华印记。


他把自己完全沉潜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的诱惑很难打扰到他。他不喜欢「排的很满」的生活,而且它具有从中抽离出自己的勇气。


生活感:「生活是真正的艺术家」


其实,李健关于清华的记忆并非只有「体育」。


1996年的时候,李健曾经在清华北门的一间民房里生活了一个夏天。在那里,他遇到了几位流浪的诗人和画家,他们的言谈举止和艺术作品让李健的心中逐渐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有了创作的冲动。后来,《风吹麦浪》就是李健对于那段时光的回忆。


《风吹麦浪》重新编曲后收录在

古典跨界精选专辑《李健拾光》


李健歌声空灵,似乎有着不太真实的通透。但他却说: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活,生活是真正的艺术家。」


他有一首歌叫作《温暖》,之所以创作这首歌,是因为那段日子他住在一个四合院里,每到冬天寒风刺骨的时候,他就想要写一首能够抵抗寒冷的歌。寒冷中最需要温暖,于是便有了这首歌。


有人问他,在清华读书对他的音乐创作有什么影响。他说: 如果不来到这个学校,我可能不会做一个歌手。 恰恰是这样一个理工科院校,当它的人文气息出现的时候,就会特别吸引人。」


读书时代的李健参加合唱队、学习古典音乐、组建乐队,把音乐融进了生活中。即便是现在,李健还是喜欢随时随地抱着吉他弹唱,还会在读书的时候思考歌词的表达。对他来说,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则来源于生活。


因为有了这份生活感,他的歌声空灵但不飘渺,能把我们带入到生活的思绪之中。


成熟感:「我还赖在青春里不走」


三年前,李健回到清华进行了主题为《看见青春——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的演讲,他在里面引用了美国作家凯鲁亚克的一句话,「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他说自己「还赖在青春里不走」,因为他觉得,青春并不是指年轻,而是有一个很好的状态。


李健2010年回清华演讲


李健的成熟感总带着一丝丝少年感,对于美的向往、对于爱的表达。同时,他的成熟感还体现于他的真实。


李健反对别人对他「不食人间烟火」的评价,他说: 「人就要做人的事情过属于人的生活,包括你所呈现出来的弱点,不好的一面。我享受普通人拥有的权利和快乐。」


知道自己被称作「男神」之后,李健觉得非常可怕,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大家把对他的评价「缩小20倍」才会是他真实的样子。


他清醒地知道,「中国人总是喜欢造神,也喜欢毁神」。


李健的成熟,还体现在他对于梦想的态度。


他不提倡追求与世隔绝的生活,当然也不喜欢被繁华喧嚣裹挟着向前,他追求的是一种节制、平和、平衡的生活。


「梦想」在李健眼中并不是一个必须要实现的东西。他说,大部分梦想是实现不了的,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好的生活就应该是平静的生活。」李健觉得,平静生活远比实现梦想更加珍贵,因为平凡自有独特的乐趣。


勤恳踏实是李健身体里的一部分,也让他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音乐人魅力。


《时尚先生》为李健拍摄的照片



参考资料:

THU1998届 《清华访谈——李健》

三联生活周刊 《李健自述:立与不立皆辛苦》

人民日报 《李健:在热闹的世界浅唱低吟》

人民日报 《李健:迷茫时,就去寻找生活的乐趣》

人民日报 《李健:你在阅读上花的每一分钟,都不会白费》

南都周刊 《李健:春风十里不如你》

娱文乐 《李健 云上的日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李健微博

文字|宁宁

编辑|崇子

责编 | 吖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