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灵魂」,他叫
衷曲无闻
,是位很赞的写作者,还是我的圈内好友。
他不仅有才,更是我认识的作者里比较深情的一个,
虽然是业余写作,他已经出了两本书,文章还曾被刘同本人微博转载。
他善于发现温暖和感动,能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点滴美好。
我个人很喜欢看他的文章,抚慰人心的同时,也让人深受启发。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你就可以认识他了,
相信你也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已经等你很久了。
▽
推荐一篇他的文章:
28岁,我的存款只有3000块
01
昨天夜里,有个读者和我说了一件事,毕业7年,28岁的她,银行卡里的存款只有3000块。
3000块,是她的全部财产,让她感到恐慌。她不停地追问自己,难道这28年,白活了吗?
父母供她上大学,一个学期的学费不只3000块,可怜的3000块如果拿来养自己小女儿,恐怕不够一个月的奶粉钱。
她说自己的生命中也遇到过很多人,都很优秀。
别人一次次加速赶超她,让她一次次痛恨自己的无能。
同样的一条跑道,别人都跑到第四圈了,而她还在跑第一圈,对方朝她挥手:“嘿,再加把劲,你可以的。”
可是只有她清楚,自己已经拼尽了全力。
过去的日子里,她做过家教、饭店服务员、电话销售员、保险推销员、幼儿园教师,做过很多行业,可是如今,她还是没钱。
她虽不是女权主义者,但还是渴望能有养活女儿的能力,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她希望我能给她一些建议。
02
说实话,我也感到很无力。
如果她需要心灵鸡汤,我可以大段大段给她发,但是要生财之道,就束手无策了。
我的虚岁也是28岁,眼看着身边的朋友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自己却还只是光杆司令一个。每天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偶尔发广告,还要被部分读者拷问——你的良心不会痛吗?为什么越来越商业化了?
有一个冬天的周末,我住的地方停电,
天寒地冻没去处,就硬着头皮住进一家酒店的特价房,一日吃两餐点外卖,
中午还只是粉面解决,对于花钱总是慷慨不起来。
就在我发出一条广告后,果然有读者跑来责问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你,也看过你的很多文章,关于人性、生活、哲理,给我很多力量。可现在,抱着很开心的心情点开,看着看着,变成了广告,太让我失望了。”
那一刻,我不知作何言语。游戏的盗版猖獗让有良心的开发公司倒闭,院线的排挤让有良知的文艺从业人不敢拍小众电影,各种网盘求资源也让制作精良的大剧赚不了几个钱。
人性得有多贪婪,才会把那些认真做事的人逼得走投无路?
我可以放弃周末的聚会,因为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我也可以一个人睡一张双人床,毕竟在键盘上“啪啪啪”就足以让我精神高潮。
我只恨自己需要吃饭才可以写文章,为什么一点严寒都抵御不了,不能在桥洞睡一宿。
这样,我就可以耗尽自己的光和热,不给任何人添堵。
你说我的写作能给你力量,你为什么不盼我好好活着?
03
德国著名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说过一段话,生命在于与身体联结,维持健康才能保证灵魂的安居,当下能按照自己的内在意识度过,每一秒都是平和喜悦,
但完全要由内而外散发力量,不受外界干扰,还需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入手
。
我觉得很有道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有多少存款才会幸福这个问题,就好比问一个高三的学生,考多少分才能满足。
对于尖子班的学生来说,一本就是不及格。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二本已是奋斗目标。对于父母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孩子,浙大就是三本。
欲求不满,每个人的痛苦都一样。
可心灵导师也说了,
生命在于与身体联结,维持健康才能保证灵魂的安居。
有一天,单位里聊到存款的话题,一个老家刚拆迁的同事说:“30岁之后,想要应对突发状况,如果已婚,至少得有40万存款,如果单身,至少得有20万存款。”
我打趣说:“
就你钱多,何不食肉糜?
”
他头头是道地分析:“如果你突然遭遇飞来横祸,院方通知你急需缴清高昂住院费,你是交钱保命?还是放弃治疗?”
我说:“我们事业单位,有五险一金啊。”
他说:“可是你的病,也就拖个三五天就嗝屁了,甚至48小时、24小时没有得到治疗,就完犊子了,你告诉我国内那家保险有这效率,我立马去买。”
我说:“没这么夸张吧,癌症晚期也可以拖几个月。”
他说:“心脏、血管、大脑的病,手术都需要很及时,就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30岁之后身体没毛病简直对不起科学,早点存钱才能保命。”
04
前两天看兽楼处的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了一部叫《北京折叠》的科幻小说。22世纪的北京分为三个空间,分别住着当权者、中产阶级和底层工人,他们各自拥有次日的昼和夜,同城异梦,陌生疏离。
第一空间的人无忧无虑,第三空间的人小心翼翼,而第二空间的人,努力挣钱,买学区房,买通往上层阶级的门票,做阶级越迁的美梦。
作为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有着一套能够自洽的逻辑,
然而现实比小说残酷多了,因为它没有逻辑可言。
一场大火降临,从第三空间逃出来的人,要露宿在零下五度的街头,第二空间的人一个月交5500元的幼儿园学费,却让孩子被扎得满身针眼。
小说的结尾,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冒着生命危险跑到第一空间送信,终于凑足择校费,把女儿糖糖送进更好的幼儿园。
但他不知道,第二空间的标配幼儿园就是红黄蓝。
你也曾是天之骄子,背着行囊,喘着粗气,独自一人择一城打拼。那时候梦想很大,世界很小,你和无数毕业生一样,坚信自己能在城市立足,闯出一番事业。你拿着低薪,过着上责下怨的日子,
因为有梦想加持,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