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
4100
字 预计阅读:
10
分钟
在正常家庭长大的人,基本都信中医。
传统嘛,我也一样。
毕竟小时候我也被中药“治”好过的。(引号的意思是,现在的我并不知道是药治好的,还是自愈的)
就这样一直信到大。
最初看到有人开喷中医时,我也是毫不客气地喷了回去。
“中医有五千年历史,治好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没有用?”
“中医治根,西医只治表!”
“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一个体系的,不要用西医那套标准来评判中医!”
“为什么不用中医体系评判西医?要是这样的话,西医也是有问题的!”
这种话,我还真说过。
现在倒是挺惭愧的,拿无知来炫耀,是彻底的
全知遮蔽。
这一次认知迭代,与一个关键知识点有关,就是
双盲对照测试
。
当然不只这一点,而是一组。
这一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称之为
科学方法论
。
双盲测试,最能体现其核心精神。
你暂且先放下“西医那套思维方式不适合中医”这样的立场。
人一旦有了立场,就看不清真相。
先学,深入理解,再好好睡一觉,在醒来前,不做任何评价。
这是学习违背我们认知的新知识的心法。
对照和重复
大部分的双盲对照测试需要两组,一个实验组,一个对照组。
保持所有条件相同,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然后看看两组的反应有何不同。
这应该能理解吧?
举个例子,千古刘传声称,扔硬币比天气预报能更有效预测明天是否下雨。
那么千古刘传就是实验组,天气预报是对照组。
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同时对明天的天气做出预测,然后第二天检验预测是否准确。
毫无疑问,天气预报对照组更准确。
注意了,做一次实验不够,因为我不服气啊,再来啊,这次只是一个例外。
于是,这个实验重复了100次,发现我的成功率是1%,天气预报是95%。
然后,科学家发表了论文《论天气预报成功率为何高于千古刘传扔硬币预测法》。
这还没完,万一是今天水逆导致我发挥失常,无法预测准确怎么办呢?
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看了这个论文后,为了验证真实性,在当地重复了一模一样的实验,发现结果成立。
所以,天气预报成功率高于千古刘传扔硬币预测法,这个结论成立。
为什么学术同行也要在不同的实验室重复实验?
科学结论的结构通常是,在A和B的条件下,C成立。
但有没有一个条件E呢?万一没搞清楚,就麻烦了。
随便举一个例子,仅一个中国实验室证明了人可以茅坑蹲,并不能推论所有人都可以这样。
因为这一个实验室来的人群特征比较单一,比如都是中国人。
如果是欧美人,他们都无法像中国人这样蹲下来。
所以你应该注意到了,
大量且在多地重复实验,是为了确认条件A—结果B之间的因果/相关联系,的确存在
。
韩春雨发明了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被媒体誉为“诺奖级研究”。
但后面遭遇了巨大的滑铁卢,因为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均无法重复出该实验的结果。
如果仍然是这样的话,这个技术就会被判定为无效。
理解三组对照
甄别药是否具有疗效,两组对照就不够了,得三组。
原因下面会说。
将患同样病的人分为三组。
第一组不给药;
第二组给药,但这药实际上是淀粉丸;
第三组给真药。
一段时间后,对照三组的治愈率。
这就是三组对照测试的极简格式。
你可能会纳闷了,双盲测试我能理解,一组不给药,一组给药,然后看治愈了多少,这样就能确定药效。
但这里为什么要使用三组?
假设A药声称自己有疗效,我们这样来测试。
1组不给药,因为任何病,都有一个
自然痊愈率
。
2组给药,但实际是淀粉丸,但2组的病人以为是真药。
因为人可以在心理暗示的情况下提高自愈的效果,在心理学中这被称之为
安慰剂效应
。
注意了,安慰剂效应是自然进化的馈赠,在人身上真实有效。心理暗示真的可以带来生理上的改变!(了解安慰剂效应,出门左转维基百科)
3组给才给真药。
那么测试得到的自愈率,可能就是这样的。
|
1:不给药
|
2:淀粉丸
|
3:真药
|
药物A
|
10%
|
20%
|
50%
|
1组10%痊愈了,意思是,这个病即便不治,也有10%的人痊愈。
2组20%痊愈了,那么安慰剂效应的效果是多少呢?
注意了,不是20%!而是20%-10%=10%。因为自愈率有10%呢!
3组50%痊愈了,那么请问药效的治愈率是多少呢?
参照上方,注意!绝对不是50%!因为叠加了自愈率和安慰剂效应!
而是50%-20%=30%,真实的药效是30%治愈率!
当某药声称自己有30%的治愈率时
上面我举的例子,如果你能理解,恭喜,你已经掌握了
科学思维的核心
。
这下你大概应该明白,西医使用的科学方法论不是什么“与中医不同的思想系统”了吧!
这就是一个行不行牵出来遛一下的方法论嘛!
哪有什么,资产阶级迫害无产阶级的思想隐藏在里面….
那么,马上就到了中西医的争论核心了。
比如,不少中药实际上是有毒性的。
但媒体称,研究显示,某中药药的治愈率有30%,而且你吃过,发现真的有药效!
这不是证明中医有效吗?
回到三组对照试验,假设现在我们测试药物B,结果如下。
|
1:不给药
|
2:淀粉丸
|
3:真药
|
药物B
|
10%
|
20%
|
20%
|
同样做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得到:
1组自愈率为10%
2组安慰剂效应为20%-10%=10%
3组药效为20%-20%=0!
真实药效为0!
偷换真实药效的概念,媒体上完全可以报道为该药的治愈率为20%!
大部人根本不了解,药效研究为什么要做三组对照实验。
他们仅仅理解单组测试,这一帮人都生病了,给药,啪!20%的人治愈了,你看!药物B绝对有效!怎么会无效?
实际上,从结果来看,
吃药物B和吃淀粉丸是一个疗效
。
但药物B卖你100元,淀粉丸1分都不到。
坑否?
这还不算坑呢,且看药物C。
|
1:不给药
|
2:淀粉丸
|
3:真药
|
药物B
|
10%
|
20%
|
18%
|
1组自愈率10%
2组安慰剂效应20%-10%=10%
3组药效18%-20%=-2%
-2%是什么意思?
Double 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