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三分钟
作者 | 杨瑞
推荐人 | JIANG
实习编辑 | 覃乙
“我老了,70岁的人了!”
董明珠在今年8月份的河南格力营销峰会上,谈及了自己的退休问题。实际上,早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她就已经谈到了退休和接班话题。
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是,董明珠一旦退休,下一个接班人是谁呢?格力电器的股权分散,没有谁在股权上占有绝对的话语权。从股权上,很难猜出谁是下一任接班人。
董明珠带领格力走过了30多年风风雨雨,如今步入老年阶段,屡屡在媒体上放“狠话”。
一句“我从来不招那种只想要多少工资的年轻人!”,惹怒了无数年轻人。
一句“你可以打辞职报告,可以回去休闲,没有问题。我觉得是自己的选择。”,伤了无数打工人的心。
董明珠不愿意讨好年轻人和打工人,其个人的喜恶正在重塑格力品牌形象。
只不过,这个新形象能为格力带来更大营收吗?如果只从最近2024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看,答案是肯定的。
01
谁能接董明珠的班?
董明珠在大会上说,“企业一把手要把企业视为自己的生命,要有奉献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配坐在这里。”
要寻找一个将企业视为自己生命的一把手,并不简单。
不过,董明珠确实有资格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董明珠在36岁那一年,以业务员身份进入格力。当时正值她人生的艰难时刻,丈夫刚去世,而儿子还不满5岁。
为了养家,董明珠将所有心力和精力投入到了这份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董明珠打赢了几场硬战。
1991年,董明珠只用了40天时间,就成功向一合肥经销商追讨回了40万货款。
靠着超人的工作能力,董明珠在1994年就相继担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职位。
在1996年,董明珠再次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当年的“空调业凉夏血战”,董明珠以少胜多,靠着只有20多人的团队,战胜了竞争对手几百人的团队。在那一年,格力的销售增长超过17%,并首次战胜春兰。
自此,董明珠奠定了自己在格力无人撼动的地位。最终,在2012年,董明珠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
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电器创下了非凡成绩,在1995年-2005年,格力电器的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排在全国首位。
直至今天,格力空调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依然排在第一位。
董明珠铁娘子这个名号真不是白叫的。
除了为格力电器抢下市场之外,董明珠还为格力独创了一套区域性销售公司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厂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也正是凭借这个独创模式,格力在国内坐稳了空调行业老大哥的位置。
毫无疑问,董明珠在格力是一个传奇人物。无论是外聘还是从内部选取下一任的接班人,按照董明珠这个标准,能接下重任的候选人都屈指可数。
很多企业,一换领导就倒了,对格力来说,寻找下一任合适的接班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02
董明珠着力渠道改革
王自如来了又走
如果说区域性销售公司的经营模式成就了如今的格力,如今格力陷入新的困境,多少也是这一模式带来的。
随着线上电商平台的崛起,过去传统的经销商模式已经成为了格力发展的绊脚石。
在2013年,董明珠和雷军进行了一场对赌,雷军提出,如果5年内小米的营收超过格力,那就算他雷军在这场对赌赢了,反之就是自己输了。
5年过去,雷军的小米输了
,董明珠的格力赢了。但时至今日,格力的营收早已经不如小米。
在2023年,格力电器的营收为2050亿元,而小米集团2023年的营收已经达到了2710亿元。
如果说小米背后代表的是新兴互联网轻资产、重用户体验以及重线上的经营模式,那格力电器代表的就是传统制造业重资产以及重线下的经营模式。
小米这类经营模式在当今显现了巨大优势。
格力电器不得不跟上时代的脚步,来一场渠道改革,以提高销售的灵活性,并降低成本。
过去几年,格力一直在推行“云网批”改革。
在新模式之下,格力电器专卖店可以直接在京东、董明珠店、天猫等电商平台下单进货,成功绕开经销商,提高了进货的灵活性,并降低了成本。
为了更快推进渠道改革,在2021年,格力电器聘请了王自如。据相关信息显示,王自如当时是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
王自如在格力任职了3年,曾经陪同董明珠参加采访,在采访中王自如说:
“我没有看过格力给我的工资条,我真没看过,我不知道。”
王自如还说:“我能在一个顶级的企业家身边工作,我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做,我就看她每天怎么开会,我就听她每天讲什么,做什么,我都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图源:采访截图
此番言论一出,网友立马吐槽王自如太谄媚。
不过,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在今年8月,王自如被曝已经从格力电器离职。可以说,非常高调地来了,但非常低调地走了。
在被爆离职前,王自如还曾被爆出欠下3000多万债务,且在今年已经被限制高消费。该负面消息,有可能是王自如不得不从格力离职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今年5月份,格力电器任命了卢陆群为家用电器经营部的销售总监,其工作内容和王自在渠道改革与数字化建设上有重合。
有分析称,王自如不愿意被另外新入职的人领导,因此选择离职。
至于离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恐怕只有王自如自己知道了。
目前,格力“云网批”改革已经取得了成效,从一开始在安徽等地试点,现在已经开始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城市。
所以,虽然王自如来了又走,但对格力电器本身不会有什么影响。像格力这么成熟的企业,王自如也只是一颗螺丝钉,随时都有其他经验丰富的人可以代替他。
03
格力空调在国内称霸
目光开始看向海外
全力拓展海外市场,也是格力电器的一个目标。
虽然,格力空调在国内称霸,但其在海外的业务规模,远远不如竞争对手美的和海尔。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国外收入为910.8亿元,占营收比重为41.92%,同比增长13.09%。
而同期,海尔智家海外收入708.24亿元,占营收比重超过50%,同比增长3.7%。
再看格力电器,同期它的外销营业总收入为148.25亿元,只占总营收15%,不过格力电器的增长速度最高,达到15.64%。
现在国内内卷严重,
有点实力的企业都想方设法拓展海外市场。从上述数据看出,格力电器在海外市场的经营比美的和海尔差了一大截,但高增速显示了它在海外市场依然有不少潜力。
写在最后。董明珠已经70岁了,随时可能会退休。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格力确实更需要一位与时俱进的领导人。
但前有董明珠这座“强势”的高山,
无论谁接手格力电器,都势必面对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