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金锁记》是继《倾城之恋》后最为观众所熟知的文学作品,2009年粤语版话剧《金锁记》问世后一度创下香港舞台剧演出场次纪录,并且在国内巡演后留下极佳口碑。王安忆编剧、许鞍华导演、焦媛演绎…这样的黄金组合让人充满了期待。
许鞍华被认为是最能读懂张爱玲的女导演,她一直执迷于张爱玲,《金锁记》是她执导了30年电影后的首部舞台作品。许鞍华笑说:
“选《金锁记》因为那是张爱玲写得最好的小说。至于将它搬上舞台而不是银幕,是因为我觉得戏剧更适合表现张爱玲的作品。”
《金锁记》舞台剧另一话题焦点是编剧王安忆。这是王安忆首个改编剧本,这位中国著名当代文学作家,把这部作品改编成六幕话剧。王安忆曾为《金锁记》连改三稿,
在改编中,整个剧的架构还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但王安忆增加了长安和童世舫的两幕
。和原著有较大不同的是,七巧儿子长白的戏份被全部删去。王安忆改编的话剧剧本,对曹七巧备受压抑的内心有非常细致的表现。
在舞台处理上,许鞍华选择了简约留白式的舞美呈现,整个舞台几乎没有用写实方法呈现旧上海的场景。
异常简单的舞台,白色的藩篱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许鞍华说,没有了布景、环境的限制,舞台上的自由度可以更大——从实到虚再到实,“有着更自由的空间”。
资料源于网络由玩主君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