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七段。建议大家尽情对号入座,很有趣。
分割线
-
分割线
-
分割线
-
分割线
-
分割线
-
分割线
(一个项目由其使命决定,有伟大使命的项目就是伟大的)
上回书说到,态度分为两个大类,正面/开阔的,负面/狭隘的。而负面/狭隘的态度,常见的有五种:敌对的、焦虑的、逃避的、压抑的、和愤恨的。下面具体说。
(译者注:下面五种态度,并不代表五种类型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拥有其中几种态度。人的态度会变,会混,很复杂)
敌对的态度
有些孩子很早就展现出敌对的态度。他们把断奶和与父母的分离理解为敌意的行为。还有的孩子必须面对一个总是惩罚和伤害的家长。这两种情形下的孩子看到的世界充满敌意,他们的答案是通过把自己变成敌意的来源去控制这个世界。至少,这个世界会变得不那么随机和无法防备。随着他们长大,他们更善于激怒别人,这使得他们的态度变得更加合理 – “看,世界果然是这样,大家都不喜欢我,而且毫无理由。”
在一段关系中,一个带有敌意的丈夫会指责妻子并不真正爱他。如果她抗议并且防备,他会觉得她在努力掩盖。如果她被迫沉默,他会觉得这代表默认。她会觉得错乱,于是真的会有些敌意,而这更加验证了丈夫的想法。
带着这种态度,我们会觉得我们生命中充满了斗争、背叛、迫害,但是没有一件事是我们自己导致的。换句话说,我们把自己的敌意投射到别人身上,而且会从别人无辜的行为当中读取到很多我们想读取的信号。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可能有类似情况,
自我认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
。
如果你遇到有深度敌意态度的人,尽可能不要回应他们的敌意。保持中立。你的敌意是他们的燃料。
(译者注:谁都会偶尔进入到这种状态,看啥都不顺眼,说话像吃了枪药……但是如果你遇到一个人经常处在这种状态,有多远躲多远。负面情绪的传染力远远强于正面情绪。)
焦虑的态度
在这个态度中,我们预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对人,我们会预期批评或背叛。而上述判断给我们带来超量的焦虑——而且在事实发生之前。我们最害怕的是失去控制。解决方案就是尽可能限制会发生的事情。这意味着控制我们去哪里,和尝试什么新事情。
被焦虑控制的时候,在情感关系中,我们会主宰一切细节和习惯;我们脆弱并需要非常小心的被关注。我们让别人无法批评我们。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听我们的。在工作中,我们是狂热的完美主义者,和微观管理的经理(译者注:特别爱插手下属工作细节),最终因为同时想做太多事而破坏自己的职业发展。一旦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 自己的家或者主宰的关系 – 我们会变得格外烦躁不安。
有时候,我们会把我们的控制欲伪装成爱和关怀。有时候,我们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伪装:取悦别人使得对方不会做出任何不友好或不可预测的举动。
如果我们留意到自己身上的这些信号,最好的解药是把能量投入到工作中。把我们的关注,聚焦到外部的一个项目上,会有种让人安静的效果。只要让我们的完美主义倾向不过度,我们完全可以把我们的控制欲变成有效的工具。对人,我们可以让自己慢慢接受对方的方式和习惯。我们会逐渐发现,放开掌控也没那么可怕。故意把自己放到自己最害怕的情景中,让自己发现恐惧往往都被过度夸张了。我们逐渐在我们高度掌控的生活中增加一些混乱。
当我们遇到有人在这种状态中的时候,不要被对方的焦虑传染,尽可能提供让人放松的影响(他们早年缺乏)。如果你的行为举止都透着放松,这会比你说的话还有效。
逃避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中,我们在不安全感中看世界,这种不安全感来源于对我们对自己能力和智力的怀疑。也许在儿童时代,我们的任何向上的努力都不被认可;或者我们任何错误都被指责奚落。我们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的评判。随着我们长大,我们最大需求可能就是避免承担任何责任或者挑战,使得我们的自尊不会受到任何威胁。如果我们不那么费劲地去追去要很大的目标,自然不会失败,也不会受到批评。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我们总是在找逃跑路线,有意或无意。我们总能找到离开一个工作岗位的或一个人的完美理由。还有一种战略就是浪费时间,或者拖拖拉拉不开始。于是我们总有一种“合理”的原因导致我们的项目不会成功,但是又不能怪我们。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发现
长时间
专注于某事或某人很难,因为我们担心时间久了别人就会发现真实的我们。还不如找机会溜走,保持美好的印象,和可能性(对别人也对我们自己)。我们害怕失败,但是也同样害怕成功。因为成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失败的可能性。
一个人如果有大量的短期工作,或短期的情感关系,他们很有可能被这种态度主宰。有时候我们会通过谈一些无比高远的伟大或者特别超脱看破红尘的设想来掩盖我们的问题。如此高远,以至于无法执行 – “但也不能怪我”。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有类似迹象,一个好的方法是找一个最小的项目,从头做到尾,并且拥抱失败的可能性。如果失败了,你已经有所准备,所以不会特别难过;而你的自尊会得到加强,因为你终于尝试并且完成了一个项目。当恐惧下降,你的进步会变快。如果你成功,那自然更好。总之两种情况你都赢。
如果你遇到其他人有类似态度,请非常小心地和他们建立关系。他们会在最不适宜的时间溜走,让你做所有的苦活累活,然后如果出问题了把指责都给你。拒绝拯救他们的想法,他们太擅长逃避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