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是部略文艺的商业片。这种文艺气息全然不是安妮宝贝小说中那些标签化的银镯子、棉布裙和光脚穿的球鞋,甚至这些标签化的处理几乎被直男导演全盘摒弃,大概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间接证明,那套绿茶的性冷淡风审美真的是直男欣赏不来的吧。
澎湃新闻.有戏 | 不着调
作为第一批随着网络文学热起来的作家作品中“未开垦的处女地”,安妮宝贝的作品早早地卖出了版权,却一直没有影视作品问世。
《七月与安生》的版权几经易手,到了陈可辛手里。如今电影搬上大银幕,观众却已经多少对IP产生天然的警觉。加上安妮宝贝的原著偏向内心化与情绪化,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套路化甚至空洞,这部小说的改编想来并不是很讨巧。
偏偏陈可辛是个神奇的导演,各种类型都能拍得让人心悦诚服,面对不同的题材,陈可辛在处理人物内心和与时代的关系时,似乎总能精准地摸到脉络。
虽然这部电影里,他只是监制,但电影的确带有一股陈可辛惯有的气质。
《七月与安生》是部略文艺的商业片。这种文艺气息全然不是安妮宝贝小说中那些标签化的银镯子、棉布裙和光脚穿的球鞋,甚至这些标签化的处理几乎被直男导演全盘摒弃,大概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间接证明,那套绿茶的性冷淡风审美真的是直男欣赏不来的吧。
马思纯饰演七月
周冬雨饰演安生
在电影版的处理里,取而代之的是直男趣味十足的各种看胸和一言不合就脱衣的桥段,用得有点多,但不同年龄段看不同的胸,也毕竟不是无意义卖弄,所以也不招人反感。
少女初次一起洗澡时看胸,是开始发育的两个女孩子带着对人体变化的好奇;再大一些,看胸和讨论是否戴胸罩的问题,是保守和向往自由人生观的碰撞;进入到三角恋的互撕阶段时,胸成了情欲的代名词。
十几年前的短篇小说,说白了,不过是两个女生爱上同一个男生的故事。男性的面目是模糊的,家明爱七月还是安生,往深里探讨这件事似乎并不重要。
导演曾国祥起初倒腾剧本的时候,想玩一个“交换人生”的梗。陈可辛却觉得这个提法太过“知识分子”、“太装”。电影里七月与安生的确互换了人生境地,甚至有一个大反转,但导演处理得不装、不玄乎,恰是生活境遇与时间将两人推到了不同的选择上。
有一天,长刺的安生漂泊累了,会停下来变成柔软的七月;或者,软弱的七月会被自以为安稳的生活辜负,咬紧牙关变成坚强的安生。
事实上,电影中的七月与安生不是对立面,而是性格中的两面,或者说是女生生命中的不同阶段。某一刻,你以为你是七月,却一路走着走着,发现自己变成了安生;又或者,年少时一心想要成为安生一样的不羁少女,却渐渐更渴望安享一份岁月静好的平淡时光。
平心而论,《七月与安生》是这些年畅销青春小说改编电影蔚然成风的风气下,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次改编。
青春是残酷与措手不及,早些年看日本、中国台湾的青春片,总有这样的印象。
《七月与安生》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部青春片,其中人物的维度却经由导演之手,把原本单薄的小说拉扯得丰富许多。
第一重维度,从表面上看,七月与安生是不同的人,七月安稳,安生自由,她们彼此欣赏与羡慕,却守着自己的固执不愿改变。
第二重维度是更内心与纠结的,七月保守之下藏着一份自私,安生动荡之中暗藏危险,在共同爱上的男人家明的催化剂作用下,彼此产生嫌隙,中途也不可避免地上演相爱相杀的撕X戏码,彼此指责与埋怨,相互戳穿。
第三重维度是隐藏得更深的秘密,原来她们不仅是彼此的影子,还是对方的幌子,是那个面对自己不敢成为的自己时的借口和勇气。
如果要说改编上有什么遗憾,大概是缺少了一份安妮宝贝特有的清冷的气质。
当然,这取决于影片整个的类型和节奏。眼下这种全然商业片的拍摄手法,也的确不适合搞那么清冷,否则矫情起来也是蛮尴尬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穿越者立场
交流沟通,意见反馈,想要福利,请加穿越君微信(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添加穿越君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