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大数据
关注大数据和互联网趋势,最大,最权威,最干货的大数据微信号(dashuju36)。大数据第一科技媒体。不发软文,只做知识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HKUST博士论文】增强大型语言模型的可信 ... ·  21 小时前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免费领取DeepSeek教程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ICLR2025】AdaWM:基于自适应世 ... ·  3 天前  
赛立信媒介研究  ·  【融媒数据】2024年12月国家级广播频率微 ... ·  2 天前  
赛立信媒介研究  ·  【融媒数据】2024年12月国家级广播频率微 ... ·  2 天前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35岁被优化,经济压力大,看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大数据

【速递】夏季达沃斯上那些有关大数据的言论,全球范围每产生1美元消费就有12美分来自中国

36大数据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7-06-29 08:26

正文


日前,主题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ic Forum)在我国大连举行。李克强总理做了开幕致辞,“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新的供给和需求,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也给各方带来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更加便利地创业创新创富。”

过去几年,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在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对多项发展指标的综合评估中,将中国的就业表现列为世界第一。据麦肯锡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全球GDP的20%增长是由中国国内消费产生的。麦肯锡预测,到 2030年, 全球每消费1美元,就有12美分来自中国。 届时,中国对全球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将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这些信息无疑不都是在彰显全世界都在表示对中国经济的看好,之所以能让世界有这样的共识,是实实在在的今日的共和国已经在技术、市场、人才储备等多个维度成长成了世界经济巨擎。

下面36大数据为大家整理了几个来自达沃斯的有关大数据的重要观点:


1.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共享单车成了第四代工业革命标杆企业



不远的未来,相比商品的拥有权,使用权的消费占比或将越来越重。


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购买的是商品的所有权,一方面价格较贵,存在大量的闲置,另一方面,要时刻思考存放和保管的问题。而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人们购买商品的使用权,即用即买,方便快捷,也不用担心存放和保管的问题 。而共同使用的模式,极大地缩短了商品的闲置时间,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下一个问题是,共享经济是否会颠覆社会消费模式?诞生在中国的共享单车,会不会成为点燃这次消费变革的“星星之火”?


戴威(ofo创始人)在博鳌上的一个观点是,自行车领域或将最先进入“纯共享时代”:2020年,或许没人再买自行车。今年6月获得了6美元融资的摩拜单车计划在年底布局200座城市,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第四代工业革命”的标杆企业。

作为中国原创的商业模式,共享单车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花结果,被诸多海外公司复制和模仿, 诸如美国的Spin、新加坡的Obike等共享单车企业竞相出现,“Create in China”正成为一种新的力量影响全球。


2.从2014年的“双创”以来,中国平均每天诞生500家公司



从2014年双创”提出以来,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万家,其中新登记企业1.4万户,也就是一年有500万左右新登记企业。 企业的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今年5月中国每天新登记企业更是达到1.8万户。


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颁布了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列第22位,比2013年上升13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在去年城镇新增就业中,新动能的贡献率占70%左右。

“可以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经济增长6.9%,尤其是结构和效益明显改善,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二季度保持了一季度继续向好的态势。”李克强表示。


不过,成绩虽然瞩目,李克强也没有回避问题。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贫困人口和很多低收入的人群,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推进包容性增长,路依然很长,还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数据显示,今年的1—5月,我国发电量、货运量、企业新订单均明显增加,反应新经济的一些数据则增长得更快,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外汇储备回升,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特别是就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4.91%,处于多年来最低水平。


过去几年,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 在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对多项发展指标的综合评估中,将中国的就业表现列为世界第一。


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64.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1.6%,占了半壁江山;经常账户的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下降到1.8%, 内需已经成为响当当的顶梁柱。 这些重大转变,凸显了中国经济结构和品质的改变与提升,也使经济增长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给世界会带来更多的机遇。 从消费来看,去年进口了1.6万亿美元的商品,中国每年不仅购买大量的国外消费品,而且全年出国达到1.3亿人次


3. 数字经济论坛观点一:短时期内,确实会存在教育的发展赶不上科技的发展,但是长期来看这不是一个问题


伴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柯洁后,关于科技的发展是否会导致人类被代替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数字经济”论坛现场,就有一位听众向陈黎明(IBM大中华区总裁)发问:“机器人如此强大,我们这些从事咨询工作的知识性人才,将来是否会面临巨大挑战?”


陈黎明的回答是:“科技发展对就业的影响,这不是第一次。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都曾产生这样的争议。我个人认为,不应过分焦虑。 1900年,美国4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但现在仅有不到1%的人在从事农业。 这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让一部分农民改行了。科技发展虽然会让部分岗位消失,但也会创造出新的岗位。”

短时期内,确实会存在教育的发展赶不上科技的发展,但是长期来看这不是一个问题。

Mikael Damberg(瑞典企业与创新部部长)指出变革中的安全感很重要,因此政策要保护在变革中的人们,而这也是包容性增长的体现。“创新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是人们能接受技术。” Mikael指出,科技所创造的技术岗位要超过被淘汰掉的岗位。短期来看,人们确实感到了不安,对于失业人员,政府部门需要做到长期规划和短期救助结合,增强技能培训 ,否则人们会厌恶改变、抗拒改变。

4.数字与经济论坛观点二:过去两年来人类创造的数据几乎是历史上的总和,现在正是大数据爆发的时候



“过去5年来,数字科技正在深刻影响各行各业。” Vishal Lall(惠普战略与风险投资高级副总裁)举起手机说道:“这个小设备改变了我们听音乐、看电视的方式和习惯,这一切都是数据驱动的。”


资料显示,过去两年来人类创造的数据几乎是历史上的总和。陈黎明举例说:“1950年时,全球医疗健康数据实现翻番需要50年; 2015年,这个数字降低到3年。 我们预测,到2030年,仅需要73天。”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医疗、教育、交通等各行各业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同时企业和消费者、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甚至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数据大爆炸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孙丕恕( 浪潮集团董事长 )认为,大数据时代是基于“计算变得越来越便宜”这一事实, 如果说现在是电商时代,那么未来就是“数商”时代。人们应该更加关注数据的交易,关注数据交易商。


中国拥有超过7亿网民,拥有超过5亿手机支付用户,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群体。 陈黎明说,面对海量数据,传统的技术与模式根本无法应对,必须借助新科技的支撑。应对数据爆炸性的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5.数据共享,大势所趋


“李克强总理把大数据看作是21世纪的‘钻石矿’,尤其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数据更为重要。”孙丕恕认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便民服务等,都要抓住数据共享开放这个“牛鼻子”。智慧城市的实现离不开智慧政府,当前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实现开放至关重要, 共享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对于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很有必要。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大数据已行进在快车道上,但“信息孤岛”仍然存在。 孙丕恕认为,要想让数据创造价值、改变闲置状态,就需要打通信息孤岛。


陈黎明也有同样的看法, “虽然现在我们的数据被收集了,但是没有做到互联互通有,数据没有被链接起来。”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行业内的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


End


你投稿,我送书


为了让大家能有更多的好文章可以阅读,36大数据联合华章图书共同推出「祈文奖励计划」,该计划将奖励每个月对大数据行业贡献(翻译or投稿)最多的用户中选出最前面的10名小伙伴,统一送出华章图书邮递最新计算机图书一本。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查看:你投稿,我送书,「祈文奖励计划」活动详情>>>



阅读排行榜/精华推荐
1
入门学习

如果有人质疑大数据?不妨把这两个视频转给他

视频:大数据到底是什么 都说干大数据挣钱 1分钟告诉你都在干什么

人人都需要知道 关于大数据最常见的10个问题

2
进阶修炼

从底层到应用,那些数据人的必备技能

如何高效地学好 R?

一个程序员怎样才算精通Python?

3
数据源爬取/收集

排名前50的开源Web爬虫用于数据挖掘

33款可用来抓数据的开源爬虫软件工具

在中国我们如何收集数据?全球数据收集大教程

4
干货教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