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学法(层层组装、真空抽滤、刮涂等)因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广泛用于组装二维纳米材料。
科研人员经过努力,初步解决了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组装过程的纳米材料分散、取向、界面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忽视了湿化学法组装过程中的溶剂挥发诱导的毛细收缩,从而造成二维纳米片的褶皱,进一步在复合材料中产生孔隙缺陷,大幅降低了载荷传递能力,导致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学性能远低于二维纳米材料的本征性能。程群峰教授课题组在2021年通过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联用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技术三维重构了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首次发现并实验证实了因毛细收缩产生的孔隙结构【Science 374, 96-99 (2021)】。并开发了有序界面交联致密化策略,通过氢键和共价键交联MXene纳米片,大幅降低了孔隙率,获得了兼具高力学、电学和电磁屏蔽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2024年程群峰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纳米限域组装”新策略,通过引入“纳米限域水”有效抑制了湿化学组装过程中二维纳米片层间的毛细收缩,从而实现了二维纳米片规整取向。同时引入π-π交联剂,不仅有效降低了孔隙率,且提高了纳米片层间的载荷传递能力。制备的MXene交联石墨烯复合薄膜材料的孔隙率仅为3.87%,拉伸强度高达1.87GPa,且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Science 383, 771-77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