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曹应斌,尼奥尼亚洗礼堂,2024,布面矿物水彩,40×30cm
游山玩水、访仙问道的闲散之人,其实并不那么潇洒,至少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那种后顾无忧、一任东西——因其多半
要
忍受清贫,同时耐得住清寂
。
他走河南、山西,在寺庙道观、皇陵野茔,在文保单位或无名废墟之间游荡;他赴欧罗巴、意大利,在博物馆、教堂、修道院和街道上游荡;
最后,画成画
。
可是他画的不是标准的文物照,不是当代旅行博主费尽心机试出来的“最佳机位”,而是略微日常的,轻灵的,带一点超然的意思。
例如《云冈第六窟》,画家仿佛飞升至跟塑像同等的高度,将眼前的景象:方砖上仰头的游客,壁上的大德,立柱后的瞪大圆眼的造像,
一一
统摄入画
。
曹应斌,云岗第六窟,2024,布面水彩,100×120cm
我不确定曹应斌是否对现实/照片做了改造,譬如《善化寺》里的持国、多闻天王,虽然原型本就诙谐,但透过绘画这层介质,诙谐感被放大了,
其目的不是为了让你笑,而是让你“会心”
;至于“会”的是什么,那还要看个人的机缘。
曹应斌,善化寺,2023,布面水彩,80×100cm
不做标准画像,在意大利系列的行脚所得也很明显。《隐修教堂》,看上去就像一张随手拍,壁画上人子与圣徒的故事,大抵被素雅而忠实地还原了:
曹应斌,隐修教堂,2024,布面水彩,100×80cm
然后,有意思的是:十字架上的基督,包括其他几个局部,都被贴上了泛黄的硫酸纸,再画上同样的图像。
我原本以为画家要制造某种“障眼法”,为图像增加遮蔽带来的神秘感或由于歧义制造的解读张力,结果曹应斌告诉我:
只是觉得那里画得不够好,于是贴上纸再补画一次
。
这当然是一个很朴素且坦诚的说法,但在另一些画作里,局部的拼贴就显然是故意为之,例如“琥珀”系列里的几张:
曹应斌,羞耻二,2024,布面水彩,100×120cm
裸体的神的雕塑,头像都被置换成社交媒体上常见的各色表情,公共雕塑后的建筑,门窗里还有几个涨得通红的生气表情。这张画的名字叫《羞耻》。
而在摹写了著名的“天使来报”图像后,曹应斌在另一张同名画作里,后移视角,露出天使和圣母的全貌,以及在壁画框线外的手持鲜花。这种近乎重复的描摹,或许可以被解读为曹应斌一再表达的:
重获对绘画的信任
。
曹应斌,琥珀-天使来报,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5×20cm
曹应斌,琥珀-天使来报,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0×25cm
曹应斌在悲天悯人吗
?或按照西方的语境,共鸣于上帝的Mercy?
就我的感受而言,
曹应斌并不怀着强烈的动机去绘画
——动机明确乃至野心勃勃的艺术家,会竭力让观众听见他画里的呐喊和尖叫,会尽量在艺术史和当下留下声量。但曹应斌似乎不是这样,他只是走,看,有所感就拍下来,画下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从这一点上来看,曹应斌的画非常中国,非常“文人”。然而,他又丝毫未沾染程式化的习气,未遗传那千百年来深入骨髓的僵化品味。孔老夫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觉得,
与其做当代冠冕堂皇的“君子”,曹应斌还是更喜欢做“野人”吧
?
曹应斌1971年生于河南开封,199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工作生活于郑州。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的重要见证人、意大利女士莫妮卡·德玛黛
(Monica Dematté)
在最近给前者策划的《赭石与翠绿》
展览前言中
写道:
“曹应斌以他地道的讽刺能力,透过他的作品,将不同时代的气氛、特点和它的
敏感性混合在一起,因此,赭石与翠绿也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原色了。这使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聪明、活泼、敏感而优雅的孩童。”
“
一个聪明、活泼、敏感而优雅的孩童
”,不知道曹应斌会不会因此害羞,但“孩童”这个定语是确切的——在中国这个复杂社会和多色染缸里,要去除先见、定见、偏见,难度相当大,但艺术家的优势是:至少可以在创作中,在绘画中保留那份童真——
一种混杂了自得和嘲讽能力的自证之物
。
曹应斌,卜择幽居地,2023,铝板干刻版画,25×33cm
如果说他的布面作品由于使用了矿物水彩和铅笔打底勾线而显得淡雅、素朴,那么,他那些铝板和铜版画就多了一层诞放和不羁,换而言之,
气度是狂的,但背后的意思却含着
脉脉
温情和铮铮铁骨
。
不同于绘画的下笔,版画是要下刀。无论轻重,无论滑滞,下刀的过程都是一种搏斗的过程,其结果也会充满许多不确定性,或者说,艺术家会顺应那种不可控,故意留下许多“破绽”。
曹应斌,2024年6月,2023,铝板干刻版画,33
×
41cm
例如曹应斌对“空白”的处理,其刀法看上去并不严谨,出来的线条亦如乱草,但那种乱自有一种味道,不是规矩训练出来的;
又如人物造型,常常有歪瓜裂枣之嫌,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传统的路数:洞窟与墓室的壁画,民间的木雕、年画和剪纸窗花,等等,人物的五官首要不是为了“写实”,而是“写意”,
是中国特有的象征主义
。
曹应斌,2021年7月20日,2023,铝板干刻版画,30×40cm
这种刀法、造型,连同他对情节的再造或虚构,就让曹应斌的版画有了丰富的趣味,无论是佛教故事、菩萨和罗汉群像,还是中原和北方的某些日常世俗场景,都不再是简单的对现实的照相,而多了一层浪漫的、玄妙的色彩。
曹应斌,罗汉像,2023,铜面版画,26×20cm
至于他的构图,那种将所有物像堆砌成满堂彩的样式,包括采用多格叙事,当然是既富有民间特色,又可见艺术家的功力了。
某种程度上,曹应斌的画是不需要解释的,因其透露出来的更多是一种“味儿”,
“味儿”这个东西,你得有敏感的鼻子,得自己去闻,然后判断“正不正”
。
在深圳的读者,可以去美成空间的现场感受一下,除了前述的布面和版画作品,展览还专辟了一个“黑房间”,观众需要拿着手电筒去看若干张素描——那是疫情期间,艺术家被困在某个村庄不得出,只能趁着夜晚村口的守备人员下班后,出来走走夜路、放放风。而这批单色画里的
那些看似平静的山峦、树影、月色、民居和脚下的路,成为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沉默见证
。
曹应斌,路2,2022,纸上木炭、炭笔,27×38cm
曹应斌 :赭石与翠绿
美成空间
|Gallery MC
策展 :莫妮卡·德玛黛
展期 :2024.12.4 - 2025.1.20
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文昌南街3号东部工业区A4栋美成空间
展览现场,及
黑房间里展出的素描作品,美成空间,2024年
在这个房间里展示的作品,是在我们最近的历史性的黑暗时期被画出来的。画家的眼睛和手将它变成了一个宝贝。只有在沉默和独处的时候你才能看见它。现在,借由外在的一盏灯——或说是一束内在的光,看见它。
——莫妮卡·德玛黛
他的个展包括:“曹应斌:赭石与翠绿”(美成空间,深圳,2024);“暧暧内含光”(布言布语工作室,北京,2024);“破镜不重拾,落花难上枝”第一季第二集“曹应斌的西游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23);“待访录”(墨方Mocube,北京,2021);“西游记”(FONDAZIONE TULIO CASTELLANI基金会,米兰,意大利,2020);“丂山记”(莫空间,河南,2017)等。
〇 :
在河南大学就读美术系期间,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你刚上大学时,小平还没有南巡,好奇那时候的郑州/中原大概是什么样的社会氛围和经济状况。
C
:
大概十几年前吧,有朋友在意大利,邀请我参加了一个展览,然后可以看不同时期的图像与绘画。
C
:
我喜欢钱选。还喜欢
古希腊、
古罗马时期一些不知名的壁画。
〇 :
我非常喜欢你的版画,各方面都很迷人,似乎也更直白体现了你在美学上的追求。麻烦说说题材、媒介、技法上的考虑等。
C
:
谢谢你的喜欢。和画画比起来,刻版更困难一点,画面陌生一些,我喜欢那些单一的线。
〇 :
其中有一部分版画,你用了类似漫画中多格的形式,为什么?
C
:
我之前的画也有这个情况,是根据内容的需要。
曹应斌,仿贯休罗汉,2023,铝板干刻版画,30×20cm
〇 :
总的来说,今天你对艺术/做艺术的理解,跟此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C
:
早上睡到自然醒, 疫情后比较拖沓,下午到晚上在画室待着。
曹应斌,琥珀-巴勒莫,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0×25cm
曹应斌,琥珀-空房间,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0×25cm
曹应斌,琥珀-拉文纳的节日,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0×25cm
曹应斌,琥珀-路过阳光,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0×25cm
曹应斌,琥珀-十二门徒,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0×25cm
曹应斌,琥珀-锡耶纳田野广场,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0×25cm
曹应斌,琥珀-笑脸,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20×25cm
曹应斌,琥珀-羞耻1,2024,布面拼贴、矿物水彩,30×40cm
曹应斌,布兰卡齐礼拜堂壁画局部,2024,布面矿物水彩,25×20cm
曹应斌,巴塞利兹回顾展,2020,布面油画,30×40cm
曹应斌,波尔盖塞美术馆1,2020,布面油画,40×30cm
曹应斌,波尔盖塞美术馆2,2020,布面油画,20×25cm
曹应斌,博思孔西利奥城堡,2020,布面油画,20×25cm
曹应斌,梵蒂冈美术馆(一),2020,布面油画,25×20cm
曹应斌,古老的罐子,2020,布面油画,40×30cm×3
曹应斌,罗马国家考古博物馆,2020,布面油画,30×40cm
曹应斌,特伦托13世纪城堡里的壁画,2020,布面油画,25×20cm
曹应斌,维罗纳圣菲尔莫教堂,2020,布面油画,25×20cm
曹应斌,维琴察奇耶里卡提宫2,2020,布面油画,20×25cm
曹应斌,意大利罗马雕像,2020,布面油画,40×30cm
曹应斌,意大利特伦托博思孔西利奥城堡,2020,布面油画,40×30cm
曹应斌,拥抱真理的哲学家,2020,布面油画,40×30cm
曹应斌,在都灵看到纽顿的一张照片,2020,布面油画,40×30cm
曹应斌,大浴女,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渡,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仿富冈铁斋罗汉图,2023,铝板干刻版画,30×20cm
曹应斌,仿明皇幸蜀图,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仿王蒙,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佛光寺,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古物,2023,铝板干刻版画,25×33cm
曹应斌,美髯公,2023,铝板干刻版画,25×33cm
曹应斌,弥渡牲口市场,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筇竹寺罗汉像,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善化寺,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十五,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石狮子,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我见世间人,2023,铝板干刻版画,25×33cm
曹应斌,无题,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洗浴,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永乐宫,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正月初一,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正月十五,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9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1,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2,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3,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4,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5,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6,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7,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8,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的黄昏9,2023,铝板干刻版画,33×25cm
曹应斌,诸神护法,2023,铝板干刻版画,20×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