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牢固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生活理念,现将我省2024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公布如下。
2024年,全省出库地方储备粮入库净重68.5万吨,出库净重67.8万吨,损耗总量0.7万吨,储存周期内综合损耗率0.99%,不存在超耗货位;小麦平均损失率0.86%,低于全国1%的平均损失率,玉米平均损失率预计不高于2.51%。
(一)推动重点环节粮食节约减损。积极推动粮库减损降耗,推进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建设,谋划实施项目279个,完工222个,完成投资10.92亿元。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切实做好公路粮食运输保通保畅,在全省544个公路收费站开辟“绿色通道”专用道口,设置“绿色通道”专用标识,引导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快速通行。优化港口装卸和散粮作业流程,加快散粮在港口环节的周转流通,减少在港存储时间,控制散粮在港期间的损耗,切实做好港口粮食运输节粮减损。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组织机收减损培训70余次、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62场,累计培训专业农机手6000人次以上。组织对全省小麦、玉米单季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开展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进行机收损失监测调查。
(二)强化餐饮经营行为管理。指导各类型餐饮服务单位做好制度建设和贯彻落实,把制止餐饮浪费贯穿到加工、服务各环节。通过提供“按位供餐”“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等服务,落实节约用餐提醒提示和餐后打包服务,杜绝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和设置最低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网络餐饮领域管理,制定《2024年网络餐饮领域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方案》,网络订餐界面提供“小份餐”“一人餐”选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避免浪费;指导入网餐饮服务单位实施规范化管理,对消费者合理点餐提示,外卖食品规范使用“食安封签”,减少因受污染造成的食品浪费。
(三)加强反食品浪费执法检查。认真开展食品生产监督检查,鼓励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落实国家标准,避免过度加工,减少食品浪费。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日常监督检查表单和经营单位自查表单,实现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制度化。截至目前,全省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118627家,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餐饮服务企业99391家,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107434家,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5234次,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39598家,共发现存在餐饮浪费行为的餐饮服务经营者1016家次、整改问题1104个,责令整改并予以警告的案件289件、罚款31件。
(四)推动粮库减损降耗。印发规范市县储备粮管理工作、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仓储管理规范化指南等政策文件,指导地方储备粮仓储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管理,提升粮食保质保鲜储存水平。建成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了储备概览、购销监管、粮库系统、远程巡查、价格监测、运维监测六大功能模块的开发上线,以及240个地方储备粮存储库点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建设。组织开展科学
储
粮
大讲堂活动,推广农村“土专家”储粮技巧和储粮仓型。
(五)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展牌展览和农产品实物展示,普及节粮减损政策和知识。推出一批反食品浪费公益广告,在重要版面、重点新闻节目、首页首屏开设相关专栏专题,推出《河北采取多种举措制止餐饮浪费》《全国劳动模范尚金锁:这辈子,我就把自己交给粮食了》《张家口:鼓励餐饮服务单位提供免费打包服务》《河北任丘:向婚宴浪费说“不”》《邯郸邱县开展“崇尚节约 反对浪费”文明实践活动》等系列宣传报道,从不同角度报道各地爱粮节粮、普及粮食节约理念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成果,形成浓厚宣传氛围。
(一)加强行业管理。正确引导餐饮行业落实反食品浪费主体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协调指导,跟踪政策落实情况,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鼓励餐饮服务单位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培树餐饮节约示范单位。引导餐饮经营主体、外卖平台完善餐品信息,强化适量点餐提示,鼓励分餐制,提供小份餐。
(二)强化监督执法。指导各地加强反餐饮浪费情况检查监督,对违反反食品浪费法要求的餐饮企业进行约谈提醒,公开曝光浪费食品的典型案例,发布制止餐饮浪费执法典型案例。督促餐饮服务企业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机制,强化自查自纠。推广“简案快办”执法模式,从严从速查处纠正违法行为,有力震慑违法行为。
(三)整治外卖食品浪费。加强与平台企业联系,以行政指导、约谈警示等方式督促平台企业推动反食品浪费工作。落实节约用餐提醒提示制度,使餐前提醒、餐后打包服务成为标配,杜绝诱导超量点餐和设置最低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指导外卖平台加强餐饮商户数字化赋能,推动降低食材损耗浪费。
(四)强化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推动反食品浪费进机关,落实《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指南》,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推动反食品浪费进校园,开展学校“光盘打卡”活动,鼓励学校建设“智慧食堂”,推行“半份菜、小份菜、拼盘菜、小份主食”等供餐方式,依法制止学校食品浪费行为。
(五)减少生产环节损耗。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以及巡回技术指导和田间抽样实测,推广应用机收减损技术。开展收获机具等供需对接活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纵轴流式收割机以及机收辅助驾驶、作业实时监测等智能作业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及短视频、明白纸、微信群等广泛宣传,提高粮食生产减损意识。
(六)深化储存环节减损。加强粮库信息化建设,强化粮食数量监测,推动粮食仓储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管理,不断提升保质保鲜储存水平。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和仓房改造升级,推进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工作,分生态区开展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示范,深入推进粮食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运营指导,优化粮食产后服务。充分利用“百社”“百户”行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宣传推广储粮技术,促进农户储粮减损。
(七)促进加工挖潜降损。积极推行小麦粉、大米等国家标准,推广应用轻度磨皮、高精度分筛等工艺,做好宣贯解读,提升粮食加工转化率。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推进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展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等实用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餐桌剩余食品饲料化定向使用试点,组织实施粮改饲项目,推广“以草代料”饲喂方式,推动饲料粮节约降耗。
(八)提升运输环节减损水平。发挥物流保通保畅机制作用,加强路网动态监测,强化道路运输营运车辆日常监管,全力保障各类农业生产物资、农机、粮食等高效运输。加强散粮港口作业减损节约管理,鼓励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用,进一步提高港口作业管理水平,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散粮港口作业减损技术要求,降低粮食运输环节和港口作业环节粮食损耗。
(九)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开展节粮减损典型经验做法宣传报道,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作为公益广告宣传的重要内容,指导各地做好常态公益宣传。举办好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和“冀有数币、乐享消费”数字人民币餐饮消费促进活动,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积极政策宣传。常态化做好风险排查整改,高效稳妥调控处置热点敏感舆情。
(十)加强示范引领。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纳入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指标体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措施列为2024年国家级、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和2024年全国甲乙级旅游民宿评定工作过程中重点检查内容。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及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考核评价指标,2024年推动30所高校(第一批)完成创建工作。
(十一)强化青少年教育。常态化开展青少年节约粮食活动,将节约粮食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少先队研学等活动中。推动节约粮食教育融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深化推广实施“节约章”“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常态化开展节粮志愿服务。创新教育形式,将勤俭节约融入教育教学环节和开学第一课、新生军训、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队会等活动,在学校开展节水、节电、节粮、节能、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三减一节”行动。
(十二)加强家风建设。开展“三八红旗手”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宣传妇女和家庭典型事迹,营造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的浓厚氛围。开展“巾帼兴粮节粮”活动,推进河北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冀农乐”农民体育文化品牌展演活动,鼓励支持反映勤俭节约内容的作品参加展演,弘扬勤俭节约良好家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持续推行婚俗改革,积极倡树轻婚宴、崇节俭的价值理念。
(十三)加强评价考核。依据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节粮减损考核内容变化情况,优化完善市级相关考核内容。充分发挥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作用,及时调度重点工作进展,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考核评估要求逐步健全粮食重点环节损失浪费数据年度汇总和分析评估工作机制,夯实粮食消费估计和评价考核数据基础。
(十四)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符合节粮减损要求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制定《节约型餐饮服务评价规范 团餐》等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地方标准,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制定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团体标准,提升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规范化水平。将反食品浪费作为餐饮领域标准的基础内容要求,持续完善覆盖全链条、多场景的反食品浪费标准体系。加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及时将新发布实施的相关标准纳入我省《标准图书馆》,免费向社会提供查阅服务。
(十五)开展粮食损失调查评估。在全省小麦、玉米单季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随机收进度开展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系统分析粮食机收损失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潜力,形成粮食机收损失调查报告。加强粮食产后损失损耗调研评估,系统分析粮食产后损失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潜力。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探索开展粮食加工环节和运输环节损失调查评估。
(十六)加强食品浪费调查评估。逐步扩大餐饮行业和机关食堂食品浪费抽样调查范围,在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城市建成区开展餐饮经营者食品浪费抽样调查,在设区城市以及定州、辛集、雄安新区开展居民食品浪费情况问卷调查,形成全省食品浪费抽样调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