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太爷
高太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攻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学习可以很快乐,生活可以更美好!
51好读  ›  专栏  ›  高太爷

真正的成长,是行动升级

高太爷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7-10 11:48

正文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来自【璃语职美人】创始人赵晓璃。

她是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咨询时长1000+小时。她是职场讲师,脉脉平台万人在线收听直播;她是职场作家,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第三本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已经上市。


文章较长,暂时没时间看,建议拉到文末二维码,关注她的公众号“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


真正的成长,是行动升级

文 |赵晓璃

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写在前面的话:

 

有些咨询者在前来咨询之前,总会抱持一种认知,叫做“你说的我都知道”。

 

也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很多信息都是公开的,甚至有很多说法你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看过不止一次。

 

这就会导致一种全新的集体迷局与困惑,那就是,表面上看起来我们知道的真不少,可为何还是在重大决策面前依然显得无力而迷茫呢?

 

是我们的认知不够吗?

 

事实上,我们或已陷入到一种不易察觉的误区,叫做“认知不协调”。


1

为防止一切可能的风险,我从不做任何选择


咨询者菲菲(化名)称自己是“选择困难户”。

 

她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试图逃避选择:外出逛街总要拉上闺蜜,否则根本就不知道该买哪件衣服;出门吃饭总要带上男友,否则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点菜;如今的菲菲就业在即,关于找什么工作的问题,她问了爸妈、老师、朋友及同学,让她困惑的是,这些人给出的建议完全不一样,她陷入了巨大的纠结中,希望我能带她梳理一下,好让她知道自己未来该从事什么职业。

 

菲菲说,之前的自己一直害怕选择,可没想到,如今不得不面对这份职业选择,眼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走上了工作岗位,唯独她依然徘徊不前,她着实有些慌了。



其实,面对选择感到恐慌或者害怕都是极为正常的,因为选择的背后是未知,而对于未知的恐惧,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


而所谓成长,就是需要学会对抗自己的天性,所以人们常常感慨,没有哪一个成长是不痛苦的。


“道理我都懂,可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啊?”看的出来,菲菲有些着急。


菲菲向我展示了她所搜集的一切信息,然而问题在于,在择业这件关键岔路口上,这些信息并不能帮她做出任何决策。


问题来了,为何你坐拥海量信息,依旧无法决策? 



2

一张图揭示知行背后的秘密


知行分三层——


第一层叫“有知无行”。


认知流于表面,同时因为缺乏行动,所以意愿不足能力不够;


第二层叫“先做后知”。


从行动入手,有所投入就有所期待,态度转向积极,对结果的渴望引导你采取进一步行动,产生新的兴趣,随着能力的提升,发现全新的意义;


最终,由于行动发生了改变,从而认知发生了改变。


第三层叫“知行合一”。


这是我们毕生希望到达的理想境界,它要求主客观具备充分条件,并且当事人具有高度自觉型,能力意愿等各方面通力协作,不知不觉达成目标。


现实中,多数人的认知误区,往往停留在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里,我们总以为先有认知,后有行为,认知会决定行动,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在管理学领域里,有个有名的“霍桑实验”,这是80年前在美国一个叫霍桑的工厂里所做的实验,主导人是哈佛商学院的梅奥教授。

 

按理说,梅奥教授对人际关系研究如此透彻,但你能想象到他的人际关系如何吗?清华大学管理学一位教授通过研究他的传记资料发现,梅奥这个人对人很不友善,并且还做了不少对组织有害无益的事。

 

当年和梅奥一起做实验的同事罗里斯伯格后来出了一本《管理与员工》,一时间罗里斯伯格的名声大噪,梅奥心理就不平衡了,他无法接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结果。

 

其实,心理学的研究早就告诉我们,自以为是、嫉妒、羡慕、恨等等的人类普遍的情感,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现象,所以人类社会中,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凤毛麟角,一部分行动力强,不容易纠结;而多数人停留在第一层级,那就是,过分强调认知本身,而忽略了行动的重要意义。


决策前后,我们的认知悄然发现变化


举个典型的例子,在情感中,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加做“有些人你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忘不掉。”

 

在这个“念念不忘”的情境与结果里,80%以上都是你的情绪脑在作祟。

 

当你下定决心向一个人表白的时候,真正的爱情才刚刚开始,爱情本身是一个双向互动行为,单恋或者单相思严格意义上都不是爱情,后者只是单方面的自以为是。

 

那么在爱情婚姻的重大决策面前,大多数人又是如何选择身边人的呢? 



如图所示,多数人的决策模型如下:


1、结合自己的需求,锁定选项;


2、结合自己的能力,在选项中进行筛选;


3、给自己一段时间多次选择,最终做出合适的决策。

 

4、当你选定一个人之后,剩下的就是用心经营你们的婚姻,并且需要抗拒外来的干扰与诱惑。

 

放到职业选择的情境中,这个工具同样适用。

 

为何看起来路有千千万,真正能够选择的并不多?


 

首先,在于我们自身的实力有限。

 

山外有山人外人,从你我的出身、学历、证书、经历、见识等各方面来看,我们都是普通的大多数,没有过人的资本,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本来就不多。

 

其次,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有些工作你未必看得上。

 

现实是,不是我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我们找不到和我们意的工作。

 

很多人口口声声要赚钱,但是,真正赚钱的工作让他们去做,他们根本吃不了那个苦。

 

比如销售行业拿的是提成,有时候业绩不错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让很多人羡慕,但这份职业背后需要承受的业绩压力,是很多人看不见的。

 

很多人说快递小哥收入也不错,但你真的情愿夏天顶着烈日、冒着雨雪天稍微送晚点还会被骂的风险,去赚那个辛苦钱吗?

 

最后,我们固有的认知在作祟。


我们都天真地以为,在决策之前,我们要提升认知,但事实上,就是因为决策的前提与条件受限,我们只能在可选的范围内做出一个选择,在行动的过程中调整认知,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3

如何升级行动达到认知升级?



优化决策模型


我告诉菲菲,多数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行动往往会停留在舒适区。

 

因为阔别了十多年的校园,刚刚踏入社会,一切都是新的,伴随着未知和恐慌,这个时期的人心里尚不成熟,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躲在舒适区,很容易情绪化,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自我否定,要么导致做事缺乏动力,要么逃避成瘾,养成抱怨的习惯。

 

想要冲破这一层级的限制,需要学会决策。


 

决策并没有那么可怕,结合前文的模型,可以进行优化——

 

1、积极实践,随着见识与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拓宽你的选项;

 

2、搜集信息,走访从业者进行访谈,打听真实的职业状况;

 

3、给予自己一段时间进行思考,没必要慌乱做决策;

 

4、提高执行策略,爱上你的决定。



经过一番梳理,我和菲菲达成了以下步骤与方案:

 

1、罗列出大学期间的记忆瞬间,比如让你兴奋的瞬间、让你愉悦的瞬间、让你沮丧的瞬间、让你失落的瞬间,等等,并且写出引发这些情绪的具体事件,从中抽丝剥茧,提炼出自己的兴趣或能力;

 

2、搜集你感兴趣的一切职位,做一张表格,列出这些职位需要的条件,将你的学历、专业、证书及在校实践与这些岗位进行匹配,看哪些匹配度较高,这就是你的备选项;

 

3、搜集这些职位真实的薪资水平、劳动强度、工作特点,必要的时候可以访谈一些从业者;

 

4、想想自己有没有迫切的需求,哪些岗位能够解决这些迫切的需求,同时在未来几年,自己有意提升哪方面能力?

 

5、写下目前的认知,过个三五年,再回头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温馨提示:


大学者阿伦森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喜欢某件事情,不妨先引导他去做这件事,等他做完之后,他就会自己找理由说法自己这件事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这就好像培养孩子的兴趣一样,你想要孩子喜欢上跳舞,就必须带她体验一堂舞蹈课,随着她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能够获得老师同学的认可与表扬,她就更有动力跳舞,最终就真的爱上跳舞了。

 

所以,喜欢只是一种情绪,而爱是一种能力。

 

以上。

       

——  END  ——



关于作者


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公众号“璃语职美人”主理人、职场作家。2016年已出版《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2017年出版的《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正在当当网热卖中。累积咨询时长1000+小时,她的文章篇篇干货,以思维缜密、条理分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福利如下:


晓璃老师于4月17日在脉脉平台上做了首次情绪管理的微课直播,受到了上万名职场人的关注,在直播结束之后,她将最新的课程PPT和总结发送到后台,作为给新关注的朋友一份“见面礼”。


关注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输入“PPT”,即可获得这套精彩的情绪管理的课程内容和方法。


另外,晓璃老师在这个公众号里,更是提供了四种帮助方式,有精彩原创好文、精品职场课程、每周职场答疑、还有书籍团购、抽送礼品等活动~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等着你一一发现


这是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聚焦职场、个人成长与情感

更有四种答疑解惑方式

早一天关注

早一天受益


关注公众号【璃语职美人】,长按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