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
果壳网(Guokr.com)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

新科诺奖得主,很牛X是吗?他爹才是大魔王啊!!

果壳  · 公众号  · 科学  · 2016-10-07 21:11

正文

(来自一个文科生的粗糙整理,部分内容没有翻译出来,待补。)

这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迈克尔·科斯特利兹(Micheal Kosterlitz):


这是他的父亲,汉斯(Hans Kosterlitz):

如果仅仅是“诺贝尔奖得主的父亲”这个头衔,可能并不会有人在意他。但是当我们称他为内啡肽的共同发现者时,你是不是会感到惊奇?

这是一个做出了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贡献,却最后在儿子身上实现的故事。


工作狂成长史

这里先放一句他的名言:

一天不呆在实验室就是对这一天的辜负。a day not spent in the lab was a day wasted.

怎么让人想起大隅良典?在诺贝尔组委会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说:“我很惊讶,我还在实验室里!” 和汉斯.科斯特利兹何其相似。#读到这里的你快去实验室啊#!


今年的化学奖得主费林加,得知获奖消息时也在实验室里。这张大合影记录了整个实验室的喜悦之情……(画面正中为费林加)。

1903年,汉斯出生在德国柏林,小时候他喜欢数学,后来在和附近住的爱因斯坦的继女见面后,他被她描述的那种沉浸在科学中的生活所打动。但因为父亲想让自己学法律,于是就去了柏林大学(又是一个差点被法律拐跑的科学家)。在法律系熬过6个月后,他还是毅然转去了喜欢的医学。

在临床学习的那些年,他最初在彼得·罗纳的实验室里工作,描述那段生活时他说:“我得到了实验室的钥匙,并被告知不要弄坏里面的东西”。他如获至宝,进入了实验室就仿佛鸟儿飞向天空,他废寝忘食,每到午夜才匆匆离去。以上这句名言的灵感不知道是不是就来自于年轻时代的这段经历。


实验室里的一生

接下来就是他的学习生活了,以下是一个兴趣丰富的科学家的履历:

1928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了柏林大学的一名药学助理,在工作中,他逐渐对与肝病和糖尿病有关的的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产生了兴趣。

时间到了1934年,作为犹太人,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他来到了英。在众多的机会面前他选择了阿伯丁大学,因为著名的生理学家麦克劳德教授就在那里工作,后者在1923年因为发现胰岛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关于他得奖有一些争议)。他对他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而且懂德语。然而好景不长,1935年,麦克劳德教授就因病去世了。


阿伯丁大学。

在20世纪30年代末,汉斯回到了自己最初的兴趣点,为什么肝脏衰竭的病人会发生半乳糖血症?(During the late 1930s Kosterlitz returned to his earlier interest in why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 developed galactosaemia)。

二战中,汉斯寻求更直接的应用他的研究,于是进入了营养学的领域(Hans sought more direct application for his research and entered the area of nutrition),这个兴趣持续到了50年代。

后来他对吗啡产生了兴趣,1958年,他对这个问题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这时候他已经55岁了!

65岁,他成了阿伯丁大学的首位药理学主席。三年后,药理学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70岁,汉斯退休。


别搞笑了,我还年轻,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然而……

然而,真正的工作狂是不会退休的。

在1973年末,汉斯·科斯特利茨和他的学生约翰·修斯在研究猪的大脑时,两人发现了一种不会成瘾的麻醉物质。如果能从人体中分离出这种化学物质,这种人体自身中的天然吗啡,带给人类的影响将会不可估量!(关于这件事及之后内啡肽的发展,可以看Jeff Goldberg的这本《Anatomy Of A Scientific Discovery》。

著名的实验

he envisioned in a dream while sleeping. He stimulated a strip of guinea pig intestineelectrically and was able to record thecontractions with a polygraph. He then found that if you added opiates to the solution, the intestine would not contract. Opiates inhibit intestinal contraction. Those contractions were later found to resume in the presence of both opiates and an antagonist such as naloxone. Later, endogenous endorphins were discovered by applying tissue (pig brain cell homegenate) to the apparatus. This caused the contractions to cease. The degree to which an opiate agonist inhibits contractions in the guinea pig ileum is highly correlated to its potency.

——wikipedia

其他参考资料:http://www.nytimes.com/1996/11/08/world/hans-w-kosterlitz-93-found-clues-in-brain-on-pain-control.html


于是,75岁的时候,他和同伴一起宣告内啡肽的发现。这种物质被命名为内啡肽enkephalins(意思是在大脑里的吗啡)。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科学成就。之后他还一直保持着科学研究直到89岁

关于内啡肽能干什么:


为什么有人爱吃辣?对,内啡肽就是为抖M量身定做的止痛药……

这个发现果然造福了人类的生活呢,能让我们不用药的情况下镇痛和产生幸福感。

93岁,他在阿伯丁的一家养老院里逝世。


失之交臂的诺贝尔

在他的讣告里,关于他对内啡肽的发现,他的朋友和同事们都觉得他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这些年来,他获得了很多奖项和荣誉,包括the Schmiedeberg Plakette of 德国药理学会, the Wellcome Gold Medal of 英国药理学会, 伦敦皇家学会皇家勋章和拉斯克奖。

但是这么多奖项和荣誉里唯独没有诺贝尔奖。或许是当年的一场风波,让他和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1978年,因为基础医学方面的成绩,汉斯和约翰·休斯还有所罗门·斯奈德共同获得了拉斯克奖(这个奖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前置奖项)。

对,就是屠呦呦也得过的那个拉斯克医学奖。


然而奖项公布后,却遭到了斯奈德的研究生坎迪斯·珀特批评,因为她的贡献被忽视了,或许是因为她还是学生,或许这纯粹是性别歧视。这个事件真实的反映了这个领域里的激烈竞争。

汉斯在这个过程中很困惑,但还是表现得比较绅士。大概是因为这些事,诺贝尔奖委员会才做出了避免争议的选择。这件事之后坎迪斯·珀特离开了斯奈德的实验室,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致力于鼓励和帮助女科学家。


子承父业?才不

让我们回到他的儿子——迈克尔·科斯特利兹——身上吧。在被问到为什么不像父亲一样学习药理学的时候,他说不希望追随父亲的足迹,因为父亲已经是这个领域的顶点了:“虽然药理学曾经吸引过我,但是我对物理学和数学更有兴趣。假如我还是从事药理学,我会不断地被人拿来和父亲比较的。”(机智)


10月4日,迈克尔·科斯特利兹凭借在拓扑相变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个神奇的家庭。



2016 诺贝尔奖

10月3日 生理学奖:


10月4日 物理学奖:

10月5日 化学奖:


周边八卦:




果壳网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