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孕的时候,有个年龄较大的同事特别喜欢和我交流自己女儿的事情。她告诉我怀孕的时候“千万不要看太多恐怖片”,因为自己怀孕的时候看了很多恐怖片和悬疑片,导致“女儿生下来脾气十分暴躁”。
她还告诉我自己女儿的脾气非常倔强,母女俩经常吵架。她威胁小姑娘:再吵就不给你饭吃!结果女儿就真的扭头锁上屋门不吃饭了。再比如说她女儿的主意很大,高中时在英国读书,头天俩人还在通电话,只字未提要回家,第二天自己就偷偷买机票飞回北京了。
这类成长琐事说多了,她女儿的形象在我脑海中就逐渐鲜明固化起来:一个脾气执拗、性格暴躁的黑胖怪咖。
几年后,这位同事的女儿来办公室找她,我们都惊呆了:她女儿是个肤白貌美、温和优雅的姑娘,不但稳重,而且说话做事非常礼貌得体——而在女儿和同事们面前,我那位同事却处处摆着副妈妈范儿,挑这挑那、颐指气使,反倒像个“怪咖”。
世界上总有一种爱很不对劲,那就是母亲的爱,她从来都难以做到不多不少、不偏不倚的刚刚好,也从来不会按照你的想象的方式出现。
要么就远得让你望不到边,要么就近到成为彼此的俘虏。
有时候母亲还像我们命运中的宿敌,因为她们深知如何凭借本能的直觉、多年来的相处的细节,以及对你心形的洞察,用最简短尖锐的话语来精确制导。
▼▼
我有个大学同学,绝对是我见过的脾气最温和、性格最开朗的姑娘。可有次被我撞见她和妈妈打电话,一脸暴躁不耐烦,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就已经挂了。她握着话筒愣了两秒钟,然后满眼饱含热泪地对我说:“唉,我妈就是有这种本事,十句之内准吵架!”
另一个朋友从美国回来探亲,进家门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怕吵醒爸妈睡觉,就蹑手蹑脚地回房间倒头酣睡到第二天下午。起来后发现爸妈都出去了,于是就自己出门找朋友吃饭,结果晚上回来,妈妈坐在沙发上怒目相斥,就她没叠被子这件事痛批了一顿。
很多时候,他们心里想的是一套说法,可是一到嘴边儿,却不是正常地说出来,而是被内心的火气喷射出来的,每一句都能命中对方的要害。
这种状况落在母亲眼里就是另一番光景:尽管你大了,表面上看都独立了,怎么还不让她省心呢?
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母亲已经习惯把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女儿当作依附者来照顾和保护,并且会把她潜意识中的危机感和不安都加诸在女儿身上。所以母亲总会觉得有义务教诲女儿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哪怕在打骂争吵中迫使你学习了,她就安心了。
那位大吼女儿的妈妈,其实气的不是女儿不叠被子,而是女儿回来后的第一顿饭居然没在家吃;
那个打电话说不了几句便要和女儿争吵的妈妈,本意大概是希望能关心下女儿的生活。
▼▼
我并不认为已经习惯于沿着某种轨道惯性滑行的母子相处方式可以骤然改变,也不认为揪着母亲坐下来促膝长谈就可以解决问题。
坦率地讲,与其改变自己的母亲,不如多多地自我吹嘘,让她打心眼里为你自豪,或许她仍不会给你好言语,但在对外时她可以因为你而挺起脊梁。
我的许多朋友还发现定期给母亲生活费也是一个好办法。虽然我们常说母爱不求回报,但生活费的本质其实不是钱,而是自我成功的一种最直接的量化证明手段,这大概也是它为何非常有效的原因。
另外,如果你希望母亲能学会好好交流,就不要用“说了你也不懂”或者“你又不知道”之类的话来搪塞她。
很少有父母能对高速更新的社会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学习速度,而你或许是母亲能得以进步的唯一通道。
不要抗拒长辈们询问的权利,更不要在她的无知上维持你自己的自由。
▼▼
我有一个闺密,大学刚毕业时就交了一个大她八岁的男朋友,那人的学历不高、离异,自己开公司。闺密被他的成熟和世故俘虏,她爸妈百般劝说无效,最终母女大吵了一架,她决然地摔门而去,搬去和男朋友同居,身后留下了母亲这辈子吼出的最难听、最恶毒的谩骂。
过了几个月,闺密发现两个人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确实南辕北辙,对方还有暴力倾向。两人终于在激烈争吵后分手,她拖着行李箱回了家。
走到家门口已经夜里十二点了,她正在门口徘徊犹豫着要不要敲门,结果却像心有灵犀般,她妈妈呼啦一下子就打开了家门,一把就把她扯进去骂道:“怎么老不带钥匙!”之后妈妈就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照样生活过日子,帮她尽快步入了生活正轨。
母爱从来就没有合适的尺寸,它就是一束患难中才能见真情的阳光,而我们对母亲的爱就是忍耐与关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