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多措并举,拓展渠道
在与其他学术刊物共同继承传统发行渠道(邮局订阅)之上,大胆尝试,最大程度用好目前的大众传播工具,通过中法图、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等电商交易平台向全社会公开零售纸质刊物(《开放时代》还在部分城市的知名独立书店零售),在稳定并进一步挖掘开拓图书馆、资料室等大户基础上,直接面对读者,减少中间环节及其成本,为个体散户购买期刊提供便利、满足个体不同需求。这是基础工作,也是实现学术期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培养读者的信赖、吸引更多优质稿源、盘活图书馆、资料室市场等。此举可谓中国学术期刊发行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线上线下多元联动、立体传播,无疑是将中国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在学术期刊群中率先全面推向市场。
4.2 优化网站,建构阵地
建立独立域名,功能齐全、实用好用的专门网站http://www.chinalawreview.com.cn/,及时、快捷传播学术新知,方便作者投稿、查稿,推介作者思想产品、搭建作者对外学术交流平台,同时,推广刊物特色文化(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向外界传送“开门办刊、开放审稿、公正选稿、及时用稿”理念,扩大社会影响力与打造学术品牌,通过“注意力经济”获得效益。
4.3 发行章法,“反弹琵琶”
在与国内数据库合作向纵深拓展的同时,推动实现整刊“在线数字提前出版”,这不仅有效缩短了学术论文的出版时滞,符合数字时代学者期望获得最快最新学术资讯的需求,而且与数字时代读者网络阅读及下载的习惯一致,实现了完全对接互联网的全新数字出版模式,由过去并延续至今的被动“搭载上网”到“自主上网”。这在目前学术期刊群体中,无疑是一个大胆尝试。通过对《中国法律评论》官方网站的跟踪观察,从电子版到纸质版,中间间隔半个月左右。读者不需要注册会员,登录网站即可直接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论文全文PDF版等(如表5所示),初步实现一种“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模式)。而现阶段,在我国拥有独立网站的社科类期刊一般只是开放或免费论文的内容摘要部分,很少开放论文全文,如表1、2、3中,78.14%的学术期刊尚未实现在国外学术期刊行业中通行的OA模式。可以说,《中国法律评论》的出版发行在中国主流学术期刊中率先出走了一条“数字刊物先行、纸质刊物后发”的“反弹琵琶”的少数路子。该刊在知识传播方面学习了报纸发行模式,同时又超越了报纸。采用这种预印本优先发行方式,显然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人为时间阻隔、加快学术新知传播,实现学术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这是一种多赢局面。刊载文章的能见度和引用率增强,学术期刊自身赢得了声誉,赢得了市场,赢得了高质量的稿件,更是赢得了作者、读者、编者的认同、信任与支持。这是学术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务实之路。
4.4 互动交流,“无形学院”
此前的媒体都可称为不尽完善的‘偏媒体’,既缺乏表达形式的自由统合(集成),又缺乏传播内容的即时反馈(互动),直至互联网横空出世,才达到了接近完善的‘全媒体’目标。如何利用好网络,让网络为传播插上“天使的翅膀”,满足读者、作者的个性化阅读与交流沟通需求,则是需要深度开发的。当今时代媒体融合之所以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根本原因不仅在于互联网具有优于其他媒体的 “传播功能”,还在于互联网具备其他媒体不具有的、且功能强大的“连接功能”。《中国法律评论》通过开通微博(中国法律评论期刊)、微信公众号(chinalawreview)、设置刊物LOGO等,加强与作者、读者等的直接交流,及时发布学术前沿资讯、征文信息,以及由刊物组织举办的学术活动(如2015年1月举办的“中国影响性诉讼”评选十周年论坛等)综合报道、新闻动态等,打造学人的精神家园,开展编读互动等活动,积极引导读者说刊、评刊,实现刊物的二次传播,等等,让作者、读者、编者合力并举、一起建构知识人的“无形学院”。
4.5 差异发展,知行合一
真正决定知识传播的是学术期刊所载学术论文的水准,即不管是纸质传播,还是“纸质传播+数字传播”,亦或是未来的纯粹数字传播,都只会是“内容为王”,这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学术期刊“不仅要有内容,更要有灵魂,以此吸引读者”。期刊如何得到读者青睐、又如何打造学术高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差异化发展,坚持学术品味、以学术为本,包纳不同声音,在一本学术期刊上形成某一职业共同体的一些共识,让多元的声音在同一个平台就同一个主题互动交流,不至于最后做成了大杂烩,也不至于狭隘、偏执,真正将一本学术刊物打造成为学术精英与实务精英的共同对话、交流、增进共识、推动实践发展进步的智能平台,这兴许是一本学术期刊安身立命、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秘诀”。
这样一条还在探索中前行的学术期刊知识传播路径显然距离“数字出版+按需印刷”、“单篇出版为主、整刊出版为辅”这一学术期刊传播的阶段性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并不完美,但毕竟在我国学术评价体制尚未出现根本性松动的大环境下的数字化传播与出版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其中所取得的经验仍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