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经济学家看2019之李迅雷——
金融业这两年压力比较大,2019年来讲也是很难好起来。从大趋势来看,国内的利率相对比较低,对于债券市场还是相对会好的,对于股市来讲,因为股市反映的是未来,不是一个基于过去的数据,如果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对于市场来讲,可能比2018年好一些。但李迅雷认为总体还是不容乐观,“这几年还是会延续过去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我们要过紧日子”。
经济学家看2019之诸建芳——
我们预计现在政策已经开始加大力度调整,实质上已经能够感觉到,我们也会预判到经济下行比较大,政策才会有更大力度更密集出台。
来 源:
2019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
新浪财经
原标题:李迅雷:2019年债市股市将有不错表现
“2019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于2019年1月5日-6日在上海举行,论坛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虹口区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大国博弈下的中国抉择。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李迅雷出席并参与圆桌讨论。
李迅雷表示金融业这两年压力比较大,2019年来讲也是很难好起来。从大趋势来看,国内的利率相对比较低,对于债券市场还是相对会好的,对于股市来讲,因为股市反映的是未来,不是一个基于过去的数据,如果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对于市场来讲,可能比2018年好一些。但李迅雷认为总体还是不容乐观,“这几年还是会延续过去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我们要过紧日子”。
丨
以下为发言摘编:
李迅雷:
我前面一直在思考,没有想出一个头绪,2018年遇到的灰犀牛到2019年还会继续延续,比如美国经济遇到一些问题,经济衰弱,中国高杠杆,高泡沫问题,这些是灰犀牛,我觉得一两年内没有办法解决,会长期化。
至于黑天鹅可能冲突,经济下行就有冲突,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好,彼此之间都会加强合作,相互取长补短。经济不好的时候这个冲突自然会有,再加上特朗普能够当选美国总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经济不好,然后他作为美国中低层民众维护者,所以他就起来,采取措施逆全球化。所以特朗普应该是推动了全球潜在冲突。
我觉得2019可能会发生黑天鹅,要么是经济领域,比如说美国与欧洲之间发生冲突。第二可能是俄罗斯由于油价下跌,本身经济走落,会不会引起地缘政治问题。主要是冲突引发的,一个是经济上冲突,一个是军事上冲突,这是两个可能发生黑天鹅,黑天鹅不是用逻辑可以演绎的,所以我也没有能力具体指出什么是黑天鹅。
判断是很重要的,我就想不通鲍威尔为什么加息,他不缩表美国不是可以避免我们预期最坏情况发生,所以这是一个预判问题。这个方面一个是取决于对这个问题怎么判断。中国也是一样,中国前面徐总讲到去杠杆本身还好好的,怎么越去问题越大。中国现在民营企业为他们搞一个基金,为什么2016年刚刚开始搞去杠杆,民营企业好像不是问题,问题是在国有企业。现在国有企业没有什么特别大问题了,民营企业问题起来了,这是当我们知道判断的时候,首先去杠杆是必要的,关键在于怎么去的问题。所选择的路径还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灰犀牛问题出现,一定要选择一个很合适路径,很好的路径去做。这方面美国应该放弃紧缩的货币收缩,不要再继续加息。中国还是要大力度推进改革。
对金融业影响,我对海外没有什么研究。对国内来讲,金融业这两年一直是压力比较大,相对来讲保险是好一些,银行赤字,证券行业逐渐增加。对于2019年来讲也是很难好起来。无论是金融脱虚向实,还是特朗普贸易战,都是对货币流动性减少,资本流动性减少,对于我们整个金融业还是会带来一定压力,这是第一层面。
第二层面,看结构来讲,如果说是从大趋势来看,国内的利率相对比较低,对于债券市场还是相对会好的,对于股市来讲,因为股市反映的是未来,不是一个基于过去的数据,如果我们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对于市场来讲,可能比2018年好一些。但是总体还是不容乐观,毕竟从大趋势来讲,为什么这几年讲黑天鹅、灰犀牛,这个词用得越来越多,就是当经济减速的时候,各类问题会出现,这个出现之后又进一步加强经济减速步伐。所以说这几年还是会延续过去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我们要过紧日子。
诸建芳:
现在政策已经开始加大力度调整,会有更大力度更密集的政策出台。
新浪财经讯 “2019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于2019年1月5日-6日在上海举行,论坛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虹口区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大国博弈下的中国抉择。中心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诸建芳出席并发言。
其表示今年投资最关注的就是制造业,去年制造业投资是持续回升,而且是很强状态。但今年有可能会削弱,一个是企业盈利不及去年,另外是预期信心不及去年。
“尤其是外部环境需求削弱,对于投资压力还是比较明显。”此外,经济下行比较大,诸建芳预计,现在政策已经开始加大力度调整,会有更大力度更密集的政策出台。
以下为发言实录:
诸建芳:从2018年经济下行来看,主要是内需走弱为主导,外需实际上出口,前面数据是相对比较强,是有一个预期状况,有抢跑因素在里面。到2019年看,外需它的压力会显现出来,这里面不光中美贸易摩擦带来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会对外需造成压力。
内需部分,实际一定程度上是有政策主动调节成分,去年大力度去杠杆因素,对内需构成了压力。这里短期增长带来了压迫,意味着经济出现压力以后,今年要主动调整政策,包括全面降准政策。内需为什么走弱,除了政策因素,还有最近十年经济增长放缓带来收入增长放缓,对消费削弱,2015年之后房地产加杠杆以后,对当期消费有影响,这个会延伸到2019年。从投资来看,今年较去年也是有变化,去年非常突出体现融资方面,快速回落带来压力。这一部分无论是技术还是政策刺激力度不会很大,因为我们经济总量很大了,去年有90万亿,如果这一部分政策刺激和支持力度没有数量级提升,带来效益会有削弱在里面。
今年投资最大关注变化,就是制造业。去年一个是国内政策方面,控制风险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另外一个是外部预期方面影响。去年制造业投资是持续回升,而且是很强状态。这个是所有数据当中,是比较强的。但是今年有可能会削弱,一个是从企业盈利角度,另外是预测方面的状态。尤其是外部环境方面,需求的削弱,这些都有可能带来制造业投资提升,在整体投资中占1/3,如果这个放缓,对于投资压力还是比较明显。所以我们预计现在政策已经开始加大力度调整,实质上已经能够感觉到,我们也会预判到经济下行比较大,政策才会有更大力度更密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