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963设计网
A963设计网-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的共同家园,注册设计师会员超过22万,注册设计企业超过7万家……网址:www.A963.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设计诗designer  ·  B.E. ... ·  22 小时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墨西哥高树之家 ·  昨天  
archrace  ·  结果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A963设计网

神奇的改造!他把66㎡家变4层别墅,带3个海景阳台【A963第1754期】

A963设计网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19-06-12 14:00

正文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在名古屋南面的知多市

沿着海岸边的住宅区里

有一栋显眼的小房子

白色外墙,外形有趣

头上还顶着一个四方型的烟囱小塔

这栋奇特的住宅

分别由

“大海之家”、 “庭院之家”、“太阳之塔”

三块“积木”组成

像是搭出来的乐高玩具



在不到70平米的空间里,

喜欢冲浪的爸爸,

喜欢种花的妈妈,

和两个可爱的小朋友,

一家四口幸福地生活着。

因为三个空间分担着不同的功能,

又相互交错连接。

所以即便身处屋子的不同地方,

也能听到家人的声音,

感受到彼此的身影。

这个可爱的家,

空间虽不大,

却把一家四口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分钟就能走到海边


米泽隆是这个房子的建筑师。房子的女主人是他大学的学妹,也是学建筑的,所以对建筑的要求很高。房子在爱知县知多市,从市中心的名古屋搭电车,只要30分钟就能到,交通方便又面朝大海,是个很好的地方。



夫妻俩和还没上学的两个孩子一起住在这里,房子的男主人喜欢海上运动,天气好的时候他会拿出冲浪板,只要2分钟就能走到海边,回头就能看到妻子和孩子站在阳台上向他招手。 海的对岸是一个海滨浴场,到了夏天这片地方就会很热闹,坐在房子的屋顶平台,吹着海风欣赏对岸的烟花,别提有多享受了。



66平米4层楼,神奇的室内结构


房子面积只有66平方米,很难说清它有几层,总体可以算是2层,但是加上阁楼平台和顶上的“塔”,其实一共有4层楼的高度。 这栋房子由“大海之家”、“庭院之家”、“太阳之塔”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空间分别指向视野开阔的大海、靠近邻里的庭院街区和浩瀚的天空。



虽然这个家建筑面积不大,但在精心的设计下,家庭成员各自都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但同时一家人的活动又是互相关联的。



进门左手边是一间日式房间,称之为“庭院之家”。斜屋顶、榻榻米、茶室、木制走廊,凝聚了一切“静”的要素,是一个能沉下心来的空间。



走楼梯上到2楼,右边是客厅、餐厅和厨房的一体化设计,另一边是主卧和孩子们的房间,这个空间便是“大海之家”。 四口之家最常聚在这里,女主人在厨房做饭,孩子们在客厅玩耍,男主人在沙发上看书,虽然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情,但一抬头就能看到彼此。




“大海之家”是一个开放明亮的空间,像个四四方方的白盒子一样,悬挂在建筑中间。 特地把它设计在2楼,这样既不会被路人看到,保证了私密性,还能越过堤坝眺望大海,保证了最佳视野。



再往上,爬上梯子就能看到一个小阁楼,这里是由“庭院之家”倾斜的屋顶和“大海之家”平坦的屋顶交错形成的空间。男主人未来会在家办公,所以特地为他辟出了这样一块“秘密基地”作为书房。



书房的外面是屋顶平台,天气好的时候,家人会一起在这里烧烤,或是支起帐篷看星星。每年夏天,主人也会邀请朋友一起在平台上看烟花、喝啤酒。



来到房子的最高处,通过一段台阶,打开天窗,就能通往“太阳之塔”。它是屋顶的展望台,也是整栋建筑的轴心,联结着两侧一动一静的空间。 如果把“大海之家”和“庭院之家”的窗都打开,再打开“太阳之塔”的天窗,风就会唰唰地流动起来,使屋内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新鲜的空气流通。



家里就是游乐场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个设计,他们喜欢在屋子里到处跑、到处藏,就像探险一样,还会躲在角落里突然出现,来吓唬经过的爸爸妈妈。 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三个功能不同的空间相互组合,重叠出了很多有趣的生活方式。四层楼高的建筑,由台阶和梯子交错连接,走着走着就会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比如说从2楼的卧室窗户往下看,就能直接看到1楼的“庭院之家”,小朋友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父母能直接从2楼招呼他们。



这房子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在“太阳之塔”的外部设计了一个水阀。因为房子沿海,海边的建筑受到海风的腐蚀,外立面很容易变色,所以这个水阀,可以用来冲洗整个屋子。 原本是想着实用性做的水阀设计,可实际使用的时候,冲洗外墙的水花喷洒下来,经过阳光的折射意外形成了彩虹,成了生活中的小惊喜。现在每次洗屋子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兴奋得不行。



建筑的“进化论”


这个建筑的设计过程有点像“生物进化”。想着如何活用临海用地的优势,如何协调与住宅区相接壤的另一侧空间,如何满足屋主生活的需求,通过建筑把各种限制条件具象化,再一一满足。



这样设计出来的每一个独立的空间都不对立、不矛盾,而且通过互相组合所产生的效果,是单独的空间所无法产生的。 虽然有点“杂交”的味道,但正是这样拥有多种DNA、多样化的建筑,才能满足现代人对建筑的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