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个公号久一点的朋友会发现,这里很少去推荐别人的账号,因为我怕我的局限导致错误指引,而@乱码老师(公号:我和乱码一起读报)却是唯一多次推荐的账号(没有之一),抛开@乱码老师本身的知识能力不说,他身上的坚持,认真和用心就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而下面这篇文章就是老师身上坚持,认真,用心的合力之作。
能读一篇这样的文章,这个周末很值得。
请信我。
本文所谈论的《经济学人》为由 James Wilson 于1843年创刊于伦敦的报纸 The Economist. 本文不对 Espresso 或 1843 Magazine 或 The Economist 官网(http://www.economist.com/)上的其它内容做讨论。
什么是《经济学人》?
听过《经济学人》的人不少,但知道《经济学人》的人太少。
Wikipedia 是这样介绍 The Economist 的:
The Economist is an English-language weekly magazine-format newspaper owned by the Economist Group and edited at offices in London.
关键词:weekly, newspaper
第一,《经济学人》不是杂志,是报纸;第二,《经济学人》不是日报,是周报。
为何强调“报纸”?
报纸不同杂志。前者更具时效性,但后者生命周期更长。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报纸多报道时事,它更像情节紧凑的电视剧——错过一集(期),你可能就会看不懂下一集(期)。看杂志则无此担忧。
为何强调“周报”?
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为什么大家对《经济学人》这种周报的喜好还不减反增?因为《经济学人》不靠快,而靠其独树一帜的评论取胜。每周五,当上一周的新闻已成旧闻,但还没有旧到被人遗忘时,《经济学人》会及时发出它对各种时事的评论。也正因为此,观点和事实相互交织已成《经济学人》文章的特色。
所以,我对《经济学人》的定位是时事评论周报。
当然,《经济学人》视野宽广,除时事评论外,它还涉及商业、金融和科技等诸多领域。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经济学人》的各个板块:
红框所示的板块基本上都会出现在 Print edition(印刷版)中,其中 Special report 不定期出版,Technology Quarterly 则每季出版一次 。
但 Print edition 中有四个板块没有出现在上图中:The world this week, Letters, Business Books Quarterly (也是每季出版一次 ) 以及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The world this week 只报道事实,分 Politics 和 Business 两部分;在年终双刊时该板块会变为 The world this year.
Leaders 即社论,《经济学人》对外输出价值观的主战场,通常由5篇观点性极强的文章组成。
Letters 为读者来信,所讨论的内容通常为《经济学人》两周前发表的文章。
Briefing 即简报,所讨论话题常与某篇社论直接相关,相比 Leaders,事实居多。
United States (Lexington), The Americas (Bello), Asia (Banyan), China, Middle East and Africa, Europe (Charlemagne), Britain (Bagehot) 为地区性时政评论。
括号内的是相应板块的专栏名(常以历史人物或地点命名),相较非专栏文章,专栏文章见解更深,生命周期更长,但语言更难。
Special Report 为特别报告,每次围绕某一特定话题进行深入讨论,有观点,也有事实。
International 聚焦社会和文化问题,所讨论话题常与某篇社论相关。
Business(Schumpeter) 讲商业。
Finance (Buttonwood) and Economics (Free exchange) 讲金融和经济。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讲新兴技术。
Technology Quarterly 则围绕某一前沿科技进行深入讨论。
Books and arts (Johnson) 多为新书推荐,有时会聊聊艺术,该板块的专栏 Johnson 则以“语言”为主。
Business Books Quarterly 无它,商业书籍推荐而已。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为数据分享。
Obituary 为讣告,所描绘人物有大有小。
何谓“读懂”?
在谈为什么我们会读不懂《经济学人》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读懂”。
何谓“读懂”?
宋代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一书中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读书座右铭。即便在近九百年后的今天,即便是阅读另一门语言,陈善的读书法依然适用。
读《经济学人》也要有“入”和“出”。
何谓“入”?
查几个单词,生硬地把英文译成中文不是“入”。
“入”是寻求与作者对话:感受内容、品味文字、领会主旨。或被言语打动,或被论证折服,此为“见得亲切”。
何谓“出”?
抄几个段落,把笔记简单地粘贴到网络上不是“出”。
“出”是上帝视角:考究内容、分析文字、评价主旨。能将所读所学为我所用,但又不拘泥于此,此为“用得透脱”。
有入有出,方为读懂。
为什么你读不懂《经济学人》
究竟是哪些因素阻碍了我们读懂《经济学人》?
下面,请允许乱码斗胆为大家分析一二。
我将按照如下顺序一一揪出这些拦路虎,并说明它们对“入”和“出”的影响。
知识:没知识你读不懂
信息:没信息你读不顺
文章布局:全景视野
过渡词:指南针
词汇:抽象与具体
词汇:你以为你认识但是实际上你不认识的词
词汇:演绎法 vs. 归纳法
语法:演绎法 & 归纳法
修辞:强有力的武器
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立场
作为一份评论性报刊,《经济学人》有着极强的价值观。毫不夸张地说,《经济学人》的价值观渗透在除了 The world this week 和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以外的其它所有板块,而 Leaders 则是其对外输出价值观的主战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人》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你灌输它的价值观。
且不谈你是否认同它的价值观,但只要你知晓它的立场,读起文章来你就会颇有方向感,如此一来,“领会主旨”的难度便大大降低。
那究竟什么是《经济学人》的价值观?
Wikipedia 介绍到:
The Economist takes an editorial stance of classical and economic liberalism that supports free trade, globalisation, free immigration, and cultural liberalism (such as supporting legal recognition for same-sex marriage or drug liberalization).
而这其实也是 “The Economist” 这一名字的来源:
When the news magazine was founded, the term "economism" denoted what would today be termed "economic liberalism".
可见,《经济学人》和很多人想象中的“经济学”没有任何关系。
在知晓了《经济学人》的价值观后,再看到如下封面或标题,你应该不难联想到对应文章的观点。
下次,如果你再摸不清文章的方向,你可以尝试以终为始,从猜测文章的观点开始,到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束。
当然,《经济学人》还有一价值观:
Published since September 1843 to take part in “severe contest between intelligence, which presses forward, and an unworthy, timid ignorance obstructing our progress.”
或者说这是它的使命。你可以在其官网的最下方或任何一本 Print edition 的目录页看到这句话。
“智识”时刻都在和“无知”斗争。
对个人来讲,看《经济学人》能避免无知。
但这是否意味着看《经济学人》就能达到“智识”?
答案是否定的。
评论难无偏见。
如果我们总是偏见阅世,“智识”从何谈起?
那如何才能避免偏见呢?
博览群书。
下图是推特网友 vlotero 依据文章质量和政治倾向整理的媒体分类图:
可见除了《经济学人》外,还有不少优质媒体可供选择。英国另一家媒体,the Guardian, 我也非常喜欢。
避免偏见的另一有效方法就是多阅读《经济学人》的 Letters 板块或其官网上的评论。
《经济学人》的读者来信都写得很有水平(后文有示例),官网上的评论也可作参考。
打开自己,跳出《经济学人》,你也能做到“评价主旨”。
知识:没知识你读不懂
下面我们来谈谈知识对于阅读《经济学人》的影响。
相较语言,我把知识看得更为重要。
何谓“知识”?
所有文章中提到但你不知道的“梗”都是知识。
如果缺失知识,“感受内容”会大打折扣。
为了说明知识的重要性,我准备了四个例子。在这四个例子中,就感受内容而言,知识的重要性逐级递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0170128 - Family life in Putin’s Russia
在这篇文章中,《经济学人》用了这样一副插图:
如标题所示,这篇文章的观点是 Russia should not decriminalise wife-beating, 但插图有何深意?
事实上,图片中摔碎的不是一般的制品,而正是俄罗斯民间艺术的代表——俄罗斯套娃,即 Matryoshka doll.
Matryoshaka 从字面上理解是 little matron; 而 matron 可理解为妇女。
套娃被打碎,图案里的妇女被打得鼻青脸肿,《经济学人》对俄罗斯的女性歧视和家暴进行了讽刺。
老实说,不知道这个“梗”对阅读没有任何影响,但错过了插图,也算是错过了不少“内容”。
意犹未尽?
请点击阅读原文继续阅读,
我相信,
你一定会庆幸有这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