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明月村 世外桃源里的真实乡村生活
明月村,位于天府成都绿色蒲江,距离成都市区90公里,隋唐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皈宁驿站。
七千亩生态雷竹,三千亩生态茶园,古松俊逸,古窑静默,民风淳朴。
近四十个文创项目散落茶谷松林,一百余位陶艺家、艺术家、设计师栖居田园;新村民与原住民互助融合,共创共享幸福美丽新乡村。
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四川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宛若天成的艺术村落
茶山竹海松林,浅丘明月薄雾。在明月村,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茶、制陶。走在路上,村民友善微笑,住在这里,邻居会主动送菜来。
这既是个自然形成的古老村庄,也是个经过科学规划、悉心打理的文创新乡村:在6.78平方公里的诗意田园既保留了一贯的魏晋风度,又划分为“文化中心”、“陶艺手工艺文创区”、“林盘民居创客院落”、“谌塝塝瓦窑山村民创业区”、“茶山竹海松林保护区”,具备了文创、自然保护、旅游接待等多项功能。
这样的营造不是脱离当地历史传承的主观臆想,而是植根于乡村文化与乡土生活的多元设计,是“源自初心,自然生长的力量家园”,是乡村生活品质的提高与乡村产业空间的创造,且具有建造的成本控制和实施的易操作性。
有人说,明月村是“放松的规划和生长的节奏”:松林茶谷稻田,丘陵的肌理舒展。剧场、陶艺工作室、画廊、艺术馆、图书馆、咖啡馆、民宿……而整个村子,就是一个乡野博物馆,公园,学校,家园。
一切自然汇聚,宛若天成。
“这就是明月村真实的生活”,明月村项目负责人陈奇说,这是一个特别真实的地方,村子里传统的农耕、手工艺是从隋唐时代代代相传而来的,农忙时采茶种田,农闲时做陶。村民之间相融共处,无论是世代而居的老村民,还是这两年刚刚搬来的艺术家“新村民”,本质上大家都是邻居。
勤劳、质朴、真诚、爱整洁,是所有明月村村民的共同点。
被称为“奇村长”的陈奇朝夕和村民生活在这里,在她看来,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忙碌过后,听风掠过竹子的“沙沙”声。
村民永远是明月村的主角
与一些地方单纯吸引艺术家入驻不同,明月村引进的文创项目必须要跟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结合,并非单一出租房子。目前,明月村已经引进了36个项目,整体计划是引进成型项目40个左右。现在,已经有20多个项目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创业、就业。此外,明月村正在建立一个智慧旅游平台,艺术家的展示和交易、村民的创业项目,旅游预订系统等都接入这个平台。
2018年,明月村将完成3亿元投资,40个项目形成,剧场、民宿、餐饮等设施齐全,每年预计将会有30万游客,整个文创旅游的收入会有持续提升。2019年,文创和旅游的收入预计会达到3亿元。
对明月村来说,生态农业、文创是首要的,其次才是旅游。明月村对于旅游的定位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大众路线,而是侧重定制化发展。设想一下,在产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友好、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信任和连接的明月村,生活状态都具有美学的意义,谁不想来这里歇歇脚,染布、做陶、田园骑游,过几天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村民永远是明月村的主角,为此,明月村村支两委和项目组共同定期举办农民夜校和明月讲堂,给当地村民讲课,让他们了解村庄的发展,给他们介绍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的乡村建设,而不是只教给他们该怎样进行接待。“村二代”的培训也很有意思——儿童英语迎新party、儿童建筑工作坊,带着孩子去做田野调查搭房子,将来还要做儿童美术馆。
为了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月村成立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资金由三个三分之一组成,村集体,村民,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各出资三分之一。财政产业扶持资金不参与分红。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经理在合作社没有股份,不拿合作社工资,如果合作社经营得好,则其领取赢利的20%。合作社作为一个平台,带动本村700多户,2300余人参与项目发展。具体项目包括:旅游项目、产品的开发经营;旅游接待和咨询;对村民推出的餐饮、住宿,种植和养殖生态食物等项目进行指导和管理;指导村民通过农夫集市和电商平台提供给游客和新村民;对村民进行各种职业培训指导,比如导游和司机培训,联合艺术家对村民进行传统染布和陶艺培训,帮助村民实现在家乡就业和创业。现在,已经陆续有100多名在外打工的明月村人回到故乡,在陈奇看来,中年人返乡让一家人团聚,这显得更有意义。
乡村文创中心的新样板
“抓文化创新,扩大文化的张力,从而推动明月村的发展。”蒲江县有关负责人说,明月村的文化创意融合着重根植性和创新性。既要符合现代审美,又要紧抓地域文化之魂。明月村将是成都乃至西部文创中心田园样本,这是它的价值和闪光点。以陶艺手工艺文创园区为核心,引进文创项目及文化创客,形成以“陶艺手工艺”为特色的文创项目集群和文化创客聚落,实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和谐统一。
蒲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现在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那么,在这背景下,作为远郊农业县的蒲江县该怎么做?经过缜密的考察和科学的规划,蒲江县希望打造文创中心在乡村的样板。
作为曾经的市级贫困村,明月村无论要做什么,都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增收的问题。单纯引入艺术家,出租农民的房子是没有意义的。让老百姓富起来,就要共建共享,新村民并不是简单投资做个项目,还要想想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要与农业嫁接起来,做一些培训。比如,染布坊教给村民染布,再把这些布卖出去;还有的教村民做手工有机茶。“资本在明月村不能任性,而是要能带动村民。”
共建共享的美好理想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对于县委县政府来说,首先要规划好,规划做好了就不要轻易变化。比如明月村要留白,房子不能超过两层,这都要始终坚持;还要搭建工作的机制,有专门的项目组负责与乡镇进行对接以及新老村民的连接;县里搭建好平台,扩大明月村知名度。
蒲江县现在已经着手进行临溪河谷上一些村庄的规划,计划将若干个比较分散的小村庄串起来,根据各自的特色,进行文创、户外探险、农业旅游方面的规划和布局,充分利用蒲江县的资源,打造美好、友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创中心。
■ 数字
2015-2016年计划引进项目8个,实际引进项目36个;
带动村民创业项目26个;
2016年全年,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迎来游客15万人次;
从“市级贫困村”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99元(2016年)。
D03版
“北京遇上明月村” 创意生活 连接城乡
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由蒲江县委宣传部指导,新京报和蒲江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办的“北京遇上明月村”跨年文创展及“创意生活·连接城乡主题论坛”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从来都“不走寻常路”的蒲江县明月村,将村子里的茶山、竹海、松林、陶艺、文创、诗和远方搬到了北京,在798艺术区陶瓷三街艺术工厂精彩呈现。
此次布展的物件均来自明月村,陶艺、篆刻、草木染等展馆呈现出来的各类与土地有关、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展品,村里传承千年的制陶技艺,经由八十五岁的张崇明和他的孙儿——三十岁的青年书法家、陶艺家张学勇,用明月村的泥土,烧制最传统的器物;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将古蜀文明融于茶器,挥洒宋代意韵于瓷板画;明月轩篆刻传习所的篆刻作品与宁远的阳光房的草木染均取法自然,用石头、陶片、植物创作物件,静默地致敬手作时代的勤劳与朴素。展览全方位展示明月村创意乡村整体设计、明月新乡村生活方式、明月村原创文创产品等,让大众从“明月村生态建筑”、“明月村·理想村品牌形象”的展示中看到明月村的现在与未来,感受村里传承千年制陶技艺的古朴魅力,零距离接触明月村品牌手工艺作品的田园之美。
展览期间,明月村将“明月讲堂”搬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工厂。新村民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蜀山窑创始人李清,乡香文化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代晓利博士,与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ZNA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王旭,全国返乡论坛发起人、海南“火山村荔枝”创始人、走上哈佛商学院演讲的“社创之星”陈统奎,为论坛带来关于文创产业发展、文创融入乡村建设连接城乡等主题的精彩演讲。北京798艺术区管委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蔺道军还围绕城乡文创互动与蒲江县明月村项目组展开深度对话。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回到乡村,我们出发,离开,再回来,再连接,通过展示与对话,让故乡不再遥远。
“北京遇上明月村”跨年文创展
及主题论坛吸引了许多观众,极具文艺
气息的蒲江明月村成为新年里的焦点
话题
新颖的展陈手段、丰富的演讲内容,吸引了很多观众。带着孩子来参观的韩国游客朴先生感叹于明月村的美丽,他说自己曾经带着家人去成都旅游,被成都的风景和可爱的大熊猫迷住。今天很偶然走进这个展览,竟然第一次知道在成都附近还有这么美好的一个村庄,充满艺术的魅力。希望有机会能去明月村看一看。
两位北京的大学生在展览现场仔细地给每一件展品拍照,还在“呆住”的展示前,兴奋地拍了很多合影。大学生小韩介绍,自己是艺术教育专业的,对于这个文创展,一方面是为自己的创作想法打开了很好的思路,另一方面,也越来越认识到艺术工作者对于社会,应该有很多的回馈方式,比如明月村的“新村民”,他们在明月村自由地进行创作,村庄给了他们灵感,同时他们用自己的艺术成就带动了村庄的发展。
陈奇在活动中分享明月村的
故事
■ “新村民”说
●李清,蜀山窑创始人
我做陶艺20多年了,一直在寻找固定的环境,“明月国际陶艺村”有长期发展的环境,有一种宋代画卷的感觉,生活味道又很浓厚。对于我们院校毕业的人来说,在创作中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很重要。大家都很融合,我们的创作环境全面开放,分享给大家。当地村民原有的民间陶艺的传统,与艺术的创作有一定的差别,但他们是中国手工文化的一部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现代文化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呢?我们把陶艺创作的一些方法免费教授给当地四五十岁的人,希望他们在身体不能胜任农活的时候,用这种方式和手艺养活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通过这种探索,寻找到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方式。
●宁远,作家、服装设计师
我是第一个入驻明月村的,开办的染布坊对于经济的收入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会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那是一个体验的地方,并不完全是生产,而是产品的设计、开发。我们在那里开设了固定的课程,让人体验、学习染布,染布的所有材料也都是在明月村种植的。现在我几乎每周都会去,每次去都很舒服,好像回家一样,在自然当中很放松,明月村是真正的自然,一个真正的农村,周围居住的是真正的农民,他们采茶种菜。在明月村,好像被什么东西安慰、抚慰了。
■ “新村民”来了
2012年12月,制陶人扫云偶然来到明月村,发现一口湮没于时间与荒草的老窑,这里有民间最传统最日常的窑烧工艺。她住下来,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与来自多地的陶艺家、考古学家和明月村当地的木匠师傅,一起修复了这口窑,是为“明月窑”。
2015年1月,宁远和李清分别来到明月村,很快决定留下来。宁远在这个离成都90公里的小村子看见她的故乡,干净,亲切,自然,村民淳朴,热情。她租下村里罗大爷的房子改造做草木染工房,“村里的公共艺术空间,传承乡土手工艺,培植当地产业”。她对这个老院子的想象,如今全部都已实现,她发起村民草木染发展计划,村民在这里学习、工作、创业。
李清被清逸的马尾松林打动,他在这里画画、做陶,和村民一起做陶,给村民陶艺家办展览。
明月村陆续来了很多新村民,从成都、遂宁、上海、北京……有陶艺家、画家、作家、诗人、美食家、摄影师、建筑师……他们有的是来看朋友的,有的是来考察,缘由不一,却都留了下来。
明月窑
体验“孕育生命”的过程
明月窑,是四川目前唯一“活着的邛窑”,“邛窑”始创于东晋,成熟于南朝,盛于唐,衰于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省境内,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绿斑和彩绘瓷为主,其烧制工艺完整地保存了唐代的技艺,是我国著名民间瓷窑之一。随着2012年藏在其中的邛窑被发现,这座普通的村落也变得不再平凡。
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坊
游走在小清新的村落
远远的阳光房本是宁远创立的服装品牌,但是在明月村变成了真正的阳光房。在远远的阳光房,自然的色彩以最贴近的方式呈现在布匹上,融入生活。几位手工艺人在这里追逐着梦想,进行草木染的创作。蓝染是这里的特色,你可以参与草木染课程,跟随着植物的色彩,学习草木染工艺,亲手染一匹布,为衣服烙印上属于自己的色彩。
画月
带给你不忘的乡愁
简单的布置,能够让紧张的神经松弛,回归,充满着自由的味道。这里的主人是位画家,他参与了所有房间的装修,根据不同人生时段对生活的不同体验,将各个房间布置得风格雅致。
房间的名字由一月到七月命名,每个房间对应一个月。让人看到房间的名字便能联想到四季流转、时光变迁。
谌塝塝微村落
在自然中与孩子一起嬉戏
谌塝塝微村落,10个林盘老院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茶竹松橘,白发垂髫,怡然自乐。红砂石板小径通到村子深处,开阔的田野里有一片湿地,水面上漂浮着一座竹屋,宜喝茶、聊天、发呆。这里没有高山,只有半山的茶园。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的乐趣,也许孩子在田园里奔跑是绽放的天然笑容,才是最好的美景。
蜀山小筑
体验火与土的艺术
蜀山小筑大概就位于明月村中段的位置,在谌家院子旁边,是由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打造,村民亲切地称呼为“茅草房子”。很幽静的环境。是一个有着低矮的土坯黄泥巴墙的小院。进门左手边还有个木头的长颈鹿,超级高,很乖的。里面有蜀山窑、蜀山道器等。在这里可赏美陶、饮好茶,还可以亲自体验制作陶艺作品。
明月食堂
品尝清爽的绿色食品
除了美景,更有美食相伴。明月食堂有着低调质朴的外观,里面却别有洞天:木质结构的屋顶,阳光可以透过缝隙洒进来,斑驳了石墙,也柔软了时光;里间有个大大的壁炉,用鲜花点缀,亦是风景;外间则是大大的落地窗,简洁而明亮。在这里,品尝着绿色健康可口的饭食,精神与身体都得到了抚慰。
活动推荐: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年度学习●12期●国内、国外】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系统研修班—年度学习卡
2018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开发运营高端总裁峰会
活动推介
“2018第五届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深度考察交流总裁班”
活动时间:2018年1月13-14日
●无锡-拈花湾禅意度假小镇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田园综合体模式深度探访之旅
【游学
时间
】
2018
年
1
月13-14
日
( 2天)
【
峰会地点
】
中国●无锡
【
参会资格
】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开发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高管
【抢票热线
】
186 182 82051 段老师
【主办单位
】
北京华城汇科技有限公司
【游学规模
】
限额30-40人,额满为止
游学亮点:
地方政府:
如何挖掘本地特色产业、如何做好产业规划、如何有效组织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规划编制。如何更好的项目落地、借势发展。
开发商:
开发商如何转型参与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发商如何与政府合作建设小城镇和田园综合体。
运营商:
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生产生态生活的融合、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运营思路与实操打造。
特色业态:
民宿、餐饮、孵化器、亲子......各类业态、如何与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发展结合,抓住历史机遇。
规划设计机构:
深度了解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运营需求、运营前提下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产业规划、空间规划
投资方:
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投资机遇、优质IP项目的接洽对接。
主体框架:
文旅生态圈:规划设计、一线操盘手、运营管理、盈利模式、专家智库、项目孵化。
四大板块:
★
第一板块: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政策趋势解析;
★★
第二板块: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开发运营及投融资模式解析;
★★★
第三板块: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顶层模式解析与塑造品牌战略;
★★★★
第四板块: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优质Ip项目对接孵化和投融资;
一一一一一一【报名方式】一一一一一一
(参会、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