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名片 关注体外诊断观察
4月3日,禾信仪器发布了其年度财报,宣布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大幅下滑44.7%,至2.03亿元。
同时归母净利润为-4599.09万元,虽然亏损仍在,但相较去年有所减亏。这一变化让人不禁思考,禾信仪器为何能在如此困难的局面中有所减亏?
与此同时,禾信仪器的经营模式和战略调整又如何影响了其财务表现?
降本增效的“瘦身”策略,精简组织架构与裁员
禾信仪器的亏损虽未完全消除,但公司通过精简组织架构和裁员的方式,实现了大幅度的成本控制。
报告显示,禾信在职员工数量已经从2023年的684人减少至2024年的276人,同比下降接近60%。其中,研发人员的减少尤为显著,从102人缩减至43人,这一变动显然是公司应对财务压力的直接反应。
然而,禾信并未单纯依靠裁员来缩减开支,而是通过“优化销售流程、提高销售人员效率”的措施提升了订单价值,从而在销售费用下降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一定的收入增长。
这表明,禾信仪器在成本控制和人员优化方面的操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瘦身”,而是精细化管理和策略性调整的结果。
研发投入的调整与战略转型,从全面覆盖到聚焦优势
尽管禾信仪器在“瘦身”的同时,还进行了研发费用的大幅削减。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减少了51.44%,降至3280.59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2023年的18.45%降至16.2%。
这一变化反映了禾信的战略调整——随着产品线逐步完善,技术路线基本覆盖,公司开始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上。
禾信表示,已实现技术路线的全覆盖,未来将在确保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优化研发资源的配置。
这种由全面覆盖转向聚焦优势的策略,既能提升研发效率,也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在最具潜力的领域内取得最大回报。
毛利率下滑与盈利模式调整,逆境中的生存策略
禾信仪器的毛利率在过去三年内持续下滑,2024年末已降至36.5%。
这一下降趋势反映了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上升压力。同时,禾信在面对亏损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生产管理和提升供应链效率,实现了成本的进一步控制。
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推动了从基于预测的备货模式向订单排产模式的转变,严格执行库存去化工作,从而降低了存货积压和生产成本。
此外,禾信还通过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和信用减值的控制,进一步降低了财务风险,这使得公司能够在盈利水平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仍保持一定的财务稳定性。
这一系列调整表明,禾信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其经营和盈利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从“危”到“机”,禾信仪器破局再起
禾信仪器的2024年度报告呈现出在逆境中努力求生的决心与行动。
通过精简人员、优化研发投入、调整盈利模式等多方面的降本增效措施,禾信在亏损面前找到了生存的突破口。
尽管面临着毛利率下滑和市场压力,但其深耕重点领域、强化核心技术研发的策略无疑为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在未来,禾信能否从这一系列的调整中迎来真正的转机,仍需时间来验证。
体外诊断观察特成立IVD企业高管交流群,交流IVD行业热点,
赶快扫码进群吧!若二维码失效,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
来源:禾信仪器2024年年度报告
编辑:锐志 审校:小实
声明:注明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