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穿越乌孙古道 | 图片故事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10-17 09: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翻过包扎墩达坂,傍晚的夕阳映照了山峰,暗金色的雪和阴处暗蓝色的山搭配的如此完美




在大自然面前,渺小的人类应永保敬畏之心。在惋惜哀痛的同时,却深知户外旅行的魅力,不仅在于我们能寻觅那绝美的风景,能踏足那鲜有人至的大地,还在于每一次,可以用最深入最接地气的的方式,感受那种与山川河流同呼吸的无间感,能遇见同样热爱自然的同好者。




走出乌孙古道已半月有余,那五天狂走超虐的日子,恍然之间有点不真实,但晒出色差的双手和依旧疼痛的膝盖却真切地记录下那些难忘的时刻。


乌孙古道是乌孙古国到龟兹古国穿越天山南北的古道,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都要争夺这块宝地。古道全程130公里,北起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南至阿克苏拜城县黑英山村。


乌孙古道和郎塔C、夏特古道一起,并称为新疆三大顶级徒步线路,强度高、险度强、技巧强,但也正因如此,对那些爱好户外徒步的人来说,古道充满了诱惑和挑战。穿越古道,便如再次走进尘封的历史,追寻古人的足迹,用脚步去丈量大地,用身体的苦行去感受自然之美。


乌孙古道之难,难在峡谷穿越、翻越达坂、高海拔徒步、溜索渡河以及冰河涉水。但因为线路长,海拔落差大,也造就了一条风景绝佳的路线——雪山、悬崖峡谷、林地、高山草甸、湖泊,其中更有驴友们心心念念的天堂湖 (阿克库勒湖)


阿克布拉克达坂分为多段,坡度陡且难走



过阔克苏河必须使用简陋的溜索,这已经比前几年单人用主锁挂在绳索上过河条件好


因为只有平缓的草甸和有溪水作水源的地方才能扎营,所以穿越古道的行程安排紧凑。每天,来自上海普动户外俱乐部的18名驴友和一名向导都必须提前两小时起床,开始收帐篷打包行李和准备早饭,再负重进行长达12小时、超过25公里的徒步。


穿越乌孙古道的难关之一就是要翻越两大达坂:海拔3676米的包扎墩达坂和海拔近3900米的阿克布拉克达坂。


达坂远远看去仿佛就像一个平地里突然冒出来的乱石堆成的绝壁,生生的横亘在面前,又如一头拦路的史前巨兽,绝情而冷酷。


努力仰头,是望不到顶的石块,低头是走不完的石块,只有沉沉的喘气声和登山杖敲击石头的清脆哒哒声相伴。狭窄的小道很多时候只能容一人通行,倾斜的山体让人生怕一不留神就会滑下去,不见踪影。


碎石坡、之字路、乱石堆……目之所及,只有上坡路。


最艰难的阿克布拉克达坂,坡度大,路程长,驴友只能在头巾下张嘴喘气。那种没有尽头的崩溃感以及体力上的超负荷,不断吞噬着你的意志力。陡峭的山坡上,几头因滚落而死去的牛的尸体让人看着心惊胆颤。好不容易翻过一段达坂,猛然发现还有一段覆雪的达坂,在不远处挪步的队友仰天幽幽地吐出一句:“这哪里是徒步?这是探险啊!”


徒步了一天,最开心的就是晚上,围坐在帐篷前,煮一碗热面,吃着大家背来的各种菜,就很幸福



北纬斜长的高海拔阳光炙烤着这群自虐的人,大家都全副武装,帽子、墨镜、脸蒙头巾,有的队员还带上太阳能板,可以为手机等设备充电


高海拔的冷空气说来就来,原本一件速干衣还觉得热,一阵寒风吹来,立即不得不加上羽绒服和冲锋衣御寒。雪线之上,覆雪小道被反复踩踏后变得硬滑,一旁就是倾斜的深谷,只能让身体倾斜着,借助登山杖小心翼翼地通过。


干裂的嘴唇在这样荒凉的地方好像永远吸不够水分,每次喝下的那一点水,都瞬间无影无踪。火辣辣的太阳和干燥的空气,让人嘴里只剩下苦涩的滋味。于是,忍不住弄了一点雪放在嘴里,冰凉凉的,苦苦的舌尖竟然尝出了一丝淡淡的甜味,慢慢化开时终于有了一丝滋润的感觉。


达坂虽难,但翻上垭口后,连绵的雪山,如画一般展现在眼前。沉甸饱满的颜色,在你最崩溃的时候,瞬间砸亮你的眼睛,砸中你的心灵。


横亘于乌孙古道上的另一大难题便是冰冷刺骨的河流。溜索过阔克苏河为其一,博孜克日格河谷频繁的过河为其二。


历年驴友出事遇难往往不是遭遇恶劣天气失温,便是被冰河冲走。那些看似与一般河流无异的冰河暗藏诸多凶险。


五天的行程就有三天需要过河,而第五天三四十次在河流中反复涉水,让疲惫不堪的徒步雪上加霜。


在天堂湖的绝美晨景中,队员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徒步



在山里产生的所有垃圾都要背出山外




冰雪融化汇聚的河水在密林中穿行奔腾,因水深流急,必须使用绳索辅助过河。河水冰冷刺骨,脚一进水,皮肤便有一种刺痛的感觉,体温彷佛随着湍急的河水迅速流走。每一脚下去,都能明显感觉到来自水流的冲力,只有踩实了,才敢迈出第二步。向导指点大家在拉绳索的时候,动作姿势要像拔河那样拉直拉紧,并用胳膊夹住绳子,这样才能保证被河水冲击的时候,可以始终贴着绳子往前走,保持身体平衡。否则一旦不慎被河水冲走,冰水会让身体迅速失温,严重的会丧失生命。


路程艰难,每天小状况也不断。经历了登山鞋脱底断裂、身体不适的队友摔下马、两名队员扭伤脚踝、多名队员在河中摔倒、各种膝盖旧伤复发和积液、心脏疼痛……当一行19人在第五天傍晚时分终于走出黑英山口时,那种百感交集,或许只有亲历者才能感受。


在天堂湖的老虎嘴留影,是几乎每个来到此处的驴友必做之事


五天五夜里,不能洗澡洗头,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脑。在断绝所有与外界的联系后,一切变得简单而纯粹,你可以享受山风拂过的片刻温柔,秋天的茅草铺满山腰,漫天的星辰和迷人的银河,而不是只埋头于手机和琐事。


国庆刚过,就陆续传来了坏消息:比往年更早的大雪让乌孙古道变得险恶无比,据说已有驴友遇难,几十名驴友撤离。在大自然面前,渺小的人类应永保敬畏之心。在惋惜哀痛的同时,却深知户外旅行的魅力,不仅在于我们能寻觅那绝美的风景,能踏足那鲜有人至的大地,还在于每一次,可以用最深入最接地气的的方式,感受那种与山川河流同呼吸的无间感,能遇见同样热爱自然的同好者。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529期

图、文 / 周馨

编辑 / 方迎忠 郑洁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