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19日,《行动方案》正式公布,从4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
2月20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卫军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外商投资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行动方案》。
凌激在发布会上介绍,《行动方案》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总的来看,
有4个突出特点:
一是释放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
《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提速加力,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持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行动方案》提出,要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等有关措施。
三是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
《行动方案》提出,要精心设计实施“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与有关国家的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机制作用,央地协同联动开展境外投资促进活动,优化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相关规定,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等举措。
四是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
《行动方案》提出,将更多外资项目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尽快明确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优化药品带量采购,继续稳妥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有针对性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提升外资企业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举措。
“我想特别指出的一点是,《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
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
”凌激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好《行动方案》、服务好外资企业,为各国企业投资中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良好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有力举措,支持外资企业深耕中国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华中在发布会上介绍,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紧紧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切实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将主要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系统谋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7个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4个市场有序推动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此外,还将推动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系统化改进外商投资管理和促进工作。
二是制定出台稳外资的具体支持政策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拟会同有关方面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等。
三是推动开发区更好发挥引资平台作用。
开发区一直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的修订工作,坚持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以亩均效益、集聚集约、增量增速、减污降碳等为导向引导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开发区在吸引外资、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外商投资中国百问百答》,希望能帮助境外投资者更好了解中国外商投资环境,更好服务外资企业投资落地、生产经营和外籍人员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做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服务,目前前八批66个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已完成投资约94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了全面或部分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继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前八批项目加快落地,并适时发布第九批项目。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外资企业,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欢迎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姚珺在发布会上介绍,
外资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落实《行动方案》等各项开放举措,
为外资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促进外资企业在华更好发展。
一是深化产业科技创新合作。
积极支持各国企业家、投资人来华创新创业,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二是共享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机遇。
支持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进程,参与中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在华建设高水平智能工厂,加快先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转化落地。
三是发挥园区、集群等载体的稳外资作用。
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加大外资外智招引力度,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行动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卓越伙伴关系行动,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的载体。
四是持续做好外资企业服务保障。
积极协调解决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项目落地和运营中存在的困难,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增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信心。
“开放共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姚珺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也欢迎更多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践,扎根中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引资稳资力度
周卫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稳外资工作,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决策部署,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加大引资稳资力度,
让外资企业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放心经营。
第一,要持续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
完善外商投资授权登记体制,持续健全特殊食品注册境外核查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外商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深化与商务部、外汇等部门的外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年报“多头报、重复报”问题,减轻外资企业报送负担。
第二,要进一步优化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深入贯彻《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建立健全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各种所有制经营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第三,要持续规范涉外资企业监管。
贯彻落实与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监督检查指引》,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的信息报告监管。全面深化双随机监管,加快推进穿透式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有效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的问题,切实减轻外资企业的迎检负担。
第四,要加大涉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深入推进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商业秘密保护水平整体提升,继续组织开展第三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切实保护外资企业权益。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将按照稳外资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推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周卫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