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 2024第三届测序技术创新及自动化峰会携手
70+行业领袖
与
1000+专业观众
,围绕
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自动化趋势
下的产业变革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加速测序流程的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向更加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于有趣的胖子万里挑一,作者有趣的胖子本尊
能这么欢乐的吃瓜,不愧是欢乐喜菌人
2024年1月,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启动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室间质量评价预研》。
7月29日,结果出来了。
一共139家实验室参与,127家回报有效结果,45家满分。
拿了满分的自然是“喜报呈上”,没拿到的则“沉默不语”。
结合这次的结果和一些场外信息,我们也可以好好的吃个瓜
-
谁是消失的“TA”?
-
谁上演了炸裂的“拉胯”?
-
谁是满分的“拦路虎”?
PS: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如有得罪,欢迎留言区贴脸开大。
127家回报有效结果,45家满分。
换句话说,有82家没拿到满分。
“满分不少见,缺谁谁尴尬”
当然,也不一定是没拿满分——没报名也是有可能的。
广州金......金域去哪儿了?
杭州迪......迪安去哪儿了?
不过对于ICL来说,mNGS本身倒也不是强项,
就算是真没拿满分,大意失荆州也勉强可以理解。
那把mNGS当安身立命之根本的玩家们,应该没问题吧?
杭州微.......微岩去哪儿了?
没看错的话,这是传统五虎里面唯一的“缺席虎”,扎心了老铁。
五虎缺一虎怎么办?
杰毅,站了出来。
虽然报名要求中明确要求“同一家公司仅允许一家实验室报名”
——但,杭州杰毅从名字上来说关我重庆基拯什么事儿。
别问,问就是在帮微岩补位
——说好了五虎,那必须有五家实验室整整齐齐。
“五虎的荣光,由我来守护”
众所周之,随着mNGS竞争进入白热化,“入院”是兵家必争之地。
45家满分实验室中,有32家属于医院的院内实验室。
——这32家的技术平台都是跟谁合作的?
结果这一合计,又有人要被“公开处刑”了.....
我搜集了下公开发言的四家官方表述(之前漏了予果的喜报是我的错...):
假设大家都没撒谎
——微远保底贡献
21家
满分
(20+的起点是21没毛病吧)
,杰毅保底贡献
3家
满分(“
多家”的起点是3这个没疑问吧),
微岩保底贡献
1家
满分(
毕竟它自己没拿到)
。
“小学生都知道,32-21-3-1=7”
留给院内实验室的满分名额最多只剩7家。
也就是说,金匙合作的30家医疗机构,至少有23家没有拿到满分。
扣分率76.6%起步......
放眼整个共建界这也是非常炸裂的存在了。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这至少说明金匙很老实——没有在体系内“对答案”。
像下面这两家把“对答案”玩成“抄袭”的,那就不仅仅是水平上的炸裂了。
要么有人在撒谎,要么有人真拉胯。
当然这也给各位PR伙伴上了生动的一课:
“没事别瞎发细节,不说话也许真没事”
回到此次室间质评的结果上,有哪些题是大家最容易做错的?
来自于2024S13这个混合感染样本,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
毒1型和肺炎链球菌,要求准确报告病原体。
从“检测”的角度,不难。
难点在于临床:
社区获得性中枢神经感染一般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少见,HSV-1和肺链的混合感染更是少之又少。
检出后报不报,很考验报告组的临床积累及判断。
听说某大厂就是“检出了”但在结合临床的判断中选择了“不报”,喜提-5分。
当然,TA并不孤单,总共有76家在这里栽了跟头。
光是“漏报HSV-1”的,就有71家。
要知道一共只有82家没拿满分。
这些“漏网之鱼”是被哪个病原体补刀了?
总共被漏了66次,尤其是浓度较低的2024S12样本,仅有102家检出。
听说某大厂就是躲过了上面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之坑,却在这一项马失前蹄。
喜提“答对S13样本的非满分选手”称号。
但可以被技术性“消除”。
有 11 家实验室报告了假阳性微生物,其中两家实验室的假阳性情况严重,分别报告了32个和122个假阳性结果。
“恰好”这两家没有建立背景微生物数据库,且没有参考提供的阴性质控结果。
在污染无法从源头避免的情况下,通过建立背景微生物数据库来技术性“消除”,需要成为每一个mNGS实验室的规定动作。
“去污,才能存真”
当然,此次只是预研
——拿了满分的再接再厉,没拿满分的及早发现问题也不是坏事。
总比到临床真刀真枪的时候出错报告要强。
这一次的“竞争”也不止是“满分与否”,桌面下的暗战是“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