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君
清华人的视角,剖析人间万象,我是水木君。关注免费领取14天VIP读书俱乐部会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州广播电视台  ·  扬州大女主!你不会不认识吧 ·  16 小时前  
扬州广播电视台  ·  扬州大女主!你不会不认识吧 ·  16 小时前  
江苏新闻  ·  注意!江苏又要下雨了!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君

回家(答案意想不到)

水木君  · 公众号  ·  · 2020-11-15 21:30

正文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读书就是回家 》。



《读书就是回家》

麦家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关于生活,关于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研究人生和社会问题的国学大师梁漱溟说:

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当物质生活有所提升,焦虑、抑郁、不安等问题随之而来。人的精神需求上升到一个迫切的位置。这一点,正是国学大师梁漱溟所指的“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那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著名小说家麦家用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答案,那就是:读书。

他在现实中创建了一个免费供人读书的地方——“理想谷”,口号是“读书就是回家”。到理想谷去的人,就像回到家里一样,在静静读书中,享受静心、安心和贴心。

为了陪更多人一起读书,养成日常阅读习惯,从中受益,麦家把理想谷搬到了网上。于是,理想谷有了一个新名字,叫作“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还邀请著名作家贾平凹、阿来、苏童、马家辉作为文学顾问,将这些读书稿集结成册,就成了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读的“陪你读经典套装”——《读书就是回家》。


此套书共有四册,每一册解读十一本书,分别是寻找篇、信念篇、勇敢篇和有爱篇。展现了不同生活、不同侧面、不同人生中,人性的复杂和神性的力量,为我们自我心灵的成长提供了方向。

智慧源于知识,思考基于阅读。

正如博尔赫斯所说: “天堂的模样,就是图书室的模样,世上最迷人的香气,就是书香。”



守护自由:让童年成为一生的治愈


常听老一辈的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在一本小说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孩子虽然幼小,但他是未来的成人;脑袋虽然 狭窄,但它蕴藏着无限的思想;眼珠儿才不过一丁点儿大,它却可以看到广阔的天地。”

可现实生活中,孩子在大人的眼中,是无知的代表。一句“小孩子懂什么”正是对孩子天真的最大误解。

当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主人公霍尔顿,向出租司机问起中央公园湖里的鸭子冬天都去了哪里时,司机只当他在开玩笑,并不予回答。

正如这本小说里所写的:

“对于大人而言,只有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才能得到他们的回应。戏言,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大人的世界孩子进不去,孩子的世界大人也不了解。”

这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


这样的心,一旦产生反抗、逃离的冲动,最终酿成了青春期的叛逆。

霍尔顿的叛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看不惯周围人的虚伪:比如邋遢又自恋的室友总是把自己包装得很光鲜亮丽;旅馆里一个有身份的老男人,穿着女装、踩着碎步,对着镜子抽烟,自我欣赏;还有一对男女,玩着喝酒喷对方的下流色情游戏。

就像他的妹妹对他说的:你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

由于叛逆的他,学习不用功,五门功课四门不及格;又不小心弄丢了击剑队比赛用的用具,导致全队失去比赛资格。

于是,他被学校开除了。


他去找老师谈话,得到的既非生活开导,也非人生指引,只是老师当面斥责他成绩差的难堪和因此被开除的理所当然。

很多时候,孩子不允许犯错,否则,就会遭致严厉批评、或惩罚,甚至致命打击。“坏孩子”的标签一旦被贴上,会成为众人眼里的刻板印象。


这是另一种不被理解的绝望。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活中无数霍尔顿似的叛逆孩子,被一些声音包裹:

你这没脑子的东西,这么简单的事,你还粗心大意搞砸了!

我说什么,你照着做,怎么那么多话!

你做错了你还有理了,不要再狡辩了!

像你这种学生,以后别想有出息!

与大人们的想法不一致,达不到他们的预期,这是所有叛逆孩子被指责、被攻击、被歧视、被放弃的原罪。

霍尔顿离开学校,在外晃荡了一些时日后,准备去西部。最后是他最爱的妹妹改变了他的决定。


他想要守护在妹妹的身边,做她自由的保护者。因为在这之前,他在路上遇到过一个小孩,不是在人行道上走,而是在紧靠界石的马路上走,一边走还一边哼着歌“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我”。

小孩旁边的父母,对此并不太在意,任由他按着自己的方式走。

正是这种“不在意”“不给他太多管束和要求”,保全了一个孩子自在成长的自由。

霍尔顿深知不被理解的痛,不忍妹妹重蹈覆辙,受到伤害,决心不再逃避,选择成为妹妹身边那个守护者。

这个世界,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只愿所有降落人间的天使,都有一个命运守护者,守护着他们的天真、童趣、自由。让他们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全的真正大人,让脑袋蕴藏着无限思想,眼珠儿看到广阔的天地。


现实与梦想的归处:活在当下

梦想和现实哪一个更重要呢?

在本书解读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一小说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过着两种不同的人生。

一个是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另一个是卖爆米花的小贩。

我们先来看看圣地亚哥的生活。


他是一个牧羊人,选择这一营生,是为了能多看一些地方的风景,多了解这个世界,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人生梦想和最大生活动力。

后来有一天,他做梦,梦见埃及金字塔有宝藏。于是,他卖掉自己的羊,作为资费,踏上了去埃及的旅途。

当他的钱被骗后,他靠在一家水晶店打工,挣了不少钱。此时,他可以用这些钱,过上稳定的生活。可他还是选择穿过沙漠,去往目的地,尽管路上险些丧命。

不管怎么样,他最终到达了金字塔。在那里没有发现宝藏,却被一伙难民劫匪抢走了身上的金子。

他把有关宝藏的梦,告诉了劫匪头子,以换取活命的机会。不曾想对方听后不以为然地说,他也做了一个宝藏梦,梦见在西班牙,一个牧羊人过夜的教堂里,有一颗无花果树下藏着一笔宝藏。

牧羊人赶回家乡的教堂,果然挖到了金银珠宝。

最后,他带着这些财宝,回到沙漠,回到了他的恋人身边。

正如这句评价所写的:

“男孩可以成为他路上遇到的任何一个人,可他最后还是成了他自己,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男孩的选择和旅程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人生。”

那我们再看看另一个人,那个一直卖爆米花的小贩,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据小说里描述,他也想过去外面的世界,可长大后的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地方。他买了一辆制作爆米花的机器,日复一日地贩卖、攒钱,期望老了去喜欢的非洲待上一个月。

他靠踏踏实实地生活,有了自己的房子,不需要像牧羊人那样风餐露宿,人们更愿意把儿女嫁给他。

如果说牧羊人是一个冒险家、理想者,是一个寻梦的流浪人,他通过出走和挑战,实现了财富和爱情;那么,卖爆米花的小贩,就是一个安居一方,稳定过好自己生活的循规蹈矩者,是一个折服于现实的平凡生活者,最终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他们都按照自己适合的方式,实现着不一样的人生目标。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做自己,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很难说他们的生活,哪个更好、更有意义。

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他们都“确实地活在了当下”。

日本女作家渡边和子,在父亲被杀害后,家境陷入贫困,一直以来,她都过着没有梦想的生活。

上学时,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支付着哥哥和自己的学费。大学毕业后工作的五年里,她把所挣的钱全数交给母亲。母亲的微笑和每一天的职场挑战,充实了她每日的生活。后来,她快三十岁时,加入教会,以后的生活更是与梦想无缘,只有修行生活带来的信仰。

她说,也有不抱着梦想,一味朝着目标努力的生活方式。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踏实前进吧。

所以,人生过成牧羊人的样子,还是过成卖爆米花人的样子,我们自己说了算。 只要朝着生活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不要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你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样子。


人生智慧:

开启生命幸福的密码

当爱情与婚姻,只能二选一的时候,该如何去选择呢?

我们来看一看毛姆所写的小说《刀锋》里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儿是怎么做的。

伊莎贝儿出身于上流社会,有钱的舅舅非常宠爱她。她最热衷的是漂亮衣服和豪华派对,这些给了人生的主要快乐。

与她订婚的未婚夫拉里厌倦过世俗的有钱生活,出走去巴黎,住在简陋的小旅馆房间,过着俭朴与拮据的生活。后来,他做过英国煤矿劳工,德国农场的工人,还流浪去过印度。这一切,只为了寻找“人生为什么会有恶与不幸”这样的哲学命题的答案。

故事最后,拉里散尽钱财,准备去美国做一名普通的卡车司机,隐没于人群中,成全自己的自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伊莎贝儿希望过有金钱、有地位、有享乐的稳定富裕生活,而拉里只关注精神满足,一点不在乎钱财,甚至觉得金钱阻碍了他追寻真理,两人之间的人生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与分歧。

伊莎贝儿不愿意和拉里过不确定性的穷日子,选择与他分手,嫁给了一个家财万贯,且有工作能力的富二代。

随着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来袭,伊莎贝儿的夫家家族在一夜之间破产,丈夫因承受不住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患上了严重头疼,无法再工作。一家人只能搬到乡下农场去居住。

此时,伊莎贝儿承担起了当家主妇的职责。即使遭逢母亲去世的变故,她依然冷静地卖掉母亲的老房子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在舅舅的邀请和经济援助下,伊莎贝儿和丈夫去往巴黎居住。

或许是妻子的陪伴,也或许是时间的疗效,她的丈夫精神状态逐渐恢复,最后找到了一份工作,带着一家人一起回到美国,重新开始了新生活。

伊莎贝儿的冷静和理智,渡她走过了人生的低谷。

当她听说朋友索菲在丈夫和孩子出车祸去世后,就一蹶不振,堕落成低俗巴黎娱乐场所的交际花之后,伊莎贝儿嗤之以鼻地说:

“一个正常的人碰到这种事情总要恢复过来的,她如果性情坚强的话,总应该有办法过下去。”

在伊莎贝儿的身上,我们既看到了一个精明、物质、爱享乐的女人,也看到了一个遇事理智、坚强不屈的灵魂。

不管我们是否赞同伊莎贝儿放弃恋人,另做它选。不可否认的是,她和拉里一样,都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而活,并心愿得偿。

人性本是复杂的,人有着多面性,选择也是多样的,好坏与否,太难断定。关键是你愿意怎么选,且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承担选择的结果。

选择,只是给了一个方向;智慧,才是开启生命幸福的密码。



有一种人生,

从读书开始

在书的序言里,麦家这样说:

世界很大,但书最大,因为书能让世界变小,让我们长大。走进书里,走进内心深处,我们终归会发现世界是美的,人是善的,全世界的黑暗也灭不掉一支烛光。

读完这一套“陪你读经典套装书”,不同作家笔下,不同人物的命运一一展现于眼前。

纷繁的人生,复杂的人性,各自的生命状态,带来了不同的思考和新的思路。

在每一个共鸣之处,思想找到出口,灵魂觅得平静。



白岩松说: 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不平静,就不会幸福。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正如“陪你读经典套装书”的封面所写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我们的生命。

相信每一个阅读的人,都会以“读书”获得丰富的人生,赢得“平静”这一奢侈品,即便这样的时刻只是短暂的。

那就把阅读时间作为灵魂的休憩地,一个心灵避难所。

在每一个疲惫、挫败、难过、焦虑、不安的当下,在这里重整旗鼓、整装待发,轻装走向喧嚣的红尘世界。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对于这个栏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水木君”,在文章的留言区跟我互动。我会挑选最优质的留言, 每期送出一本好书。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这本书,点击下方图片,可以直接购买。晚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