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州市场监管  ·  首批“浙个好”品牌名录发布,湖州这些商户上榜 ·  21 小时前  
湖州市场监管  ·  首批“浙个好”品牌名录发布,湖州这些商户上榜 ·  21 小时前  
包头新闻网  ·  明年,包头计划改造56个老旧小区! ·  昨天  
人民日报  ·  陈丽君,获“最佳男主角”!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零下10°C!“东北的温度”很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这位“省尾书记”,为啥自称“樵夫”?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08 17:54

正文

  3月18日,一场车祸,终止了他鲜活的生命。


  在他猝然离世之后,有40多万群众在短短几天内自发在网上悼念。


  他,就是廖俊波,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政和县原县委书记,在一个周末的晚上,走完了他年仅48岁的一生。


  这个在微信上自称“樵夫”的中年男子,都做过哪些事,会让他人惋惜、不舍?他究竟是因为有着怎样的魔力,在他工作过的地方,只要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对他交口称赞,让几乎所有受访者提起他仍忍不住红了眼眶、流下热泪?



我们一起来做点事


  “我觉得廖俊波像阳光。”不止一位受访者选择了这个比喻。


  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罗志坚解释:“他笑容迷人,态度诚恳,和蔼可亲,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都觉得温暖真诚,和他共事,很踏实。”


  “他心里装着群众,到哪里都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群众看到他也感觉像阳光一样温暖。”罗志坚说。

  时任政和县县委书记的廖俊波(前右)在铁山镇东涧村调研农村党建工作(2015年7月30日摄)。 新华社发 (徐庭盛 摄)


  在政和县政协副主席魏常金的印象里,和廖俊波共事四年多,最长时间没离开他超过三天,他永远都像阳光般温暖待人,从不发火,即使批评人也是和颜悦色、先肯定再提要求。


  “他刚到政和时,我已经退居二线,他前后找了我三次,每次都是和颜悦色地对我说,‘我们一起来做点事’。渐渐地,我的心被他焐热了,感觉自己焕发了第二春!”


  在政和,廖俊波三顾茅庐、请退居二线老同志“出山”的故事不绝于耳,他还发动了许多离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为政和发展做贡献。


  2002年退休的政和县畜牧局原局长汤文池回到家乡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廖俊波得知后,多次去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高山区探访他,鼓励他带动群众搞稻田养鱼、冷水养殖。


  “人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容易激动了。”汤文池流着泪说,“但是听说廖书记突然去世,我还是好难过。去年鲤鱼山庄开业的时候,他在电话里亲口答应过我,要来陪大家吃一顿农家饭的……”


如果一天有48小时该多好


  廖俊波不吃牛肉。


  武夷新区管委会主任洪少锋曾经问他为什么,廖俊波答:“牛是最辛苦的动物。它忙忙碌碌干了一辈子的活,你怎么还忍心吃它的肉呢?!”


  在很多人眼里,廖俊波就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辈子,不断耕耘、不断奉献,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廖俊波1990年刚一毕业,就来到邵武市大埠岗中学任教。邵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熊贻荣当时就认定,“这年轻人将来必定有大出息”。


  “他还是个普通教师的时候就是个工作狂,经常利用晚上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琢磨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他的工作标准定得很高,他的勤奋是几十年如一日的。”

  时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中)在武夷新区调研(2月28日摄)。 新华社发 (邱冬勇 摄)


  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晖明,对廖俊波的印象就是每天除了几个小时睡觉时间,永远都在工作:“在办公室也是工作,在工地也是工作,在车上也是工作,吃饭的时候只要一接到工作电话,经常一讲就是半个多小时。”


  经常地,刘晖明半夜醒来,都会被廖俊波吓一跳——“他总是一个人坐在床头,弓着身子,拿着笔记本不知道在写些什么。”说到这儿,刘晖明的眼眶倏地红了,“那场景真的是刻骨铭心。”


  给廖俊波开了13年车的司机林军,印象中他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一天有48小时该多好”。林军清楚地记得,光是荣华山产业组团那四年,他的车一共跑了36万公里;十几年下来一共跑了80多万公里。“他在每一个地方都很忙,忙着开疆拓土、闯出一片新天地。”


  洪少锋说,在武夷新区管委会,廖俊波经常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有时会被锁在办公室里,不得不打电话给保安求援。每次出差回到南平,不管多晚,他都要先到武夷新区的工地上转一圈、看一眼才放心。


  南平建设集团董事长伊雄的手机里,至今还珍藏着一张廖俊波去世前两天的照片。那是316日晚上10点半,廖俊波从北京出差回来,刚下火车就直奔新区工地。那几天经常下雨,工地增加了铺设片石的造价,他心里一直放心不下,到现场看到车辆把片石运到现场,询问了有关情况才安心离开。


“省尾书记”干了啥


  “廖俊波就像一只领头的大雁,带领我们政和的干部群众往前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飞往光荣与梦想的方向。”政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绍卫如是评价。


  在廖俊波看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工作是凝心聚力、提振信心,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11年,廖俊波刚刚到政和任县委书记的时候,经济实力长期处于全省末位,他被戏称为“省尾书记”。


  甫一上任,廖俊波先是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下乡村、进厂矿、访社区,深入了解政和各方面情况;接着又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连开三天发展务虚会,统一认识。


  “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如今,廖俊波提出的这12个大字的口号依然醒目地竖立在政和广场对面的楼顶上。正是这12个字,让原本士气不振、人心散乱的政和干部慢慢感到:政和还是有希望的!


  廖俊波打破了所谓的“退居二线”惯例,将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所有成员发动起来,成立了11个工作组,分领域推进各项建设,全县上下干部士气明显得到提振,政和的面貌自然随之焕然一新。2012年,政和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的排名提升了35位;2013年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2014、2015年继续保持“十佳”位次。

  廖俊波(中)在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向花农了解花卉生产情况(2014年4月18日摄)。 新华社发 (徐庭盛 摄)


  廖俊波这只领头雁带动的不仅仅是干部,还有一大批群众。他一次次深入乡村调研,和一线干部群众一起梳理思路,寻找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政和县有55%的地域海拔在1千米以上,“政和能不能翻身脱贫致富,关键就看高山区和城区。”在廖俊波支持下,700亩油用牡丹项目落地高山区镇前镇。2014年4月,第一朵牡丹绽放,如今,百亩牡丹观赏园已经开始接待游客。


  铁山镇东涧村主任胡光生忘不了,在廖俊波牵线下,该村流转土地400亩,引进花卉种植企业落户建起了千亩花卉示范基地。村民年均收入从2013年的5千多元增加到2016年的1万多元。


  外屯乡洋屯莲子合作社负责人许仁寿忘不了,在廖俊波的帮助下,以沉淀在财政虎头上的200万政府扶贫贷款贴息为政府保证金,在全省率先推出“三农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合作社解决了莲子产业发展资金紧缺的困扰,使得莲子种植规模从原先的700亩扩大到2700亩,年产莲子130余吨,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


  福建卡诗顿电子商务公司经理张斌忘不了,在廖俊波的力挺下,政和县创办了电商创业孵化园,近30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2016年电商交易额超8.1亿元,既带动了大众创业,也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时任政和县县委书记的廖俊波(前右)在石圳村与创业妇女握手交谈(2015年3月20日摄)。新华社发 (李左青 摄)


  “他像樵夫,只砍枯枝当柴烧、留下青山护水清”


  “他像水一样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他像老鹰一样富有激情、咬定目标不放松”


  “他像火种一样燃烧自我、点燃周围人的热情”


  ……


  采访中,还有很多受访者给出了形形色色不同的答案,勾勒出一个温暖、勤奋、敬业、智慧、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期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抒发着他们对廖俊波由衷的敬佩和怀念。


  政声人去后,丰碑矗人间。


  廖俊波虽已离世,但他提醒着每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深思: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对党忠诚?究竟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究竟怎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爱戴?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当我们用行动去完成这份答卷,或许就能解开“樵夫”之谜,朝着光荣与梦想的方向飞得更高更快。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记者:姜洁

本期编辑:崔鹏、胡程远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