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条消息,着实让大家紧张了一番:从5月1日起,央行将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我们的保障卡辅卡就是这种复合卡,而保障卡还只是个磁条卡,这下还能继续用吗?
于是,我上网搜索了有关消息,并利用周末外出的机会,专门到银行咨询。工作人员解释说,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仅针对既有磁条又有芯片的复合卡,纯磁条的银行卡还是可以用的,只是磁条信息容易被复制,所以建议持卡人自行到银行办理换卡业务,使用安全级别更高的芯片银行卡。
掏出我的军人保障卡和辅卡,看到卡面已经起皮翻卷,想着还有安全隐患,我自然想立马换成芯片卡,
可军人保障卡中存储大量涉军信息,都是由部队保障部门统一更换,银行根本没办法。
保障卡里存的可都是大家辛苦攒下来的钱,万一不小心被不法分子窃走了,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啊!
(郑厦厦整理)
编辑部寻呼:
首先,各单位要及时向官兵解释清楚这条消息的内容,防止误读。其次,视情组织防骗防盗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导官兵保护好银行卡信息,避免财产损失。另外,保障卡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升级军人保障卡安全性能的步伐,尽快为官兵更换芯片卡,或是采取其他安全手段,真正让保障卡成为放心卡。
银行系统权威解答:
近来,看到有朋友在频频转发一些“震惊”体标题的文章,不少人来问小编,自己原来的磁条银行卡是不是过了5月1号就不能用了?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中国人民银行在银发【2016】170号文件中明确了2017年5月1日起,为切实防范磁条卡伪卡欺诈交易风险,将全面
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
。银行将严格按照人民银行要求执行,全面关闭境内范围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
很多持卡人对于人行这一政策的理解不是很准确,认为手中的磁条卡将不能使用,实际并非如此。那么究竟什么是
复合卡?
又
为什么要关闭
复合卡的磁条交易呢?
目前市面上的银行卡主要通过芯片或者磁条来实现信息的存储与处理。
纯磁条卡是商业银行较早发行的银行卡,存储银行卡账户的介质仅有磁条。纯磁条卡的识别方法:卡片正面没有芯片,卡片背面有一条黑色磁条。
适用于
刷卡
交易
卡片上只有磁条无芯片
称之为
磁条卡
单芯片卡是只有芯片作为银行卡账户存储介质的金融IC卡,是最安全的介质类型。单芯片卡的识别方法:卡片正面有芯片,卡片背面没有黑色磁条。
适用于
挥卡、插卡
交易
卡片上只有芯片无磁条
称之为
芯片卡
(或IC卡)
人民银行自2013年开始全面推广以芯片为银行卡账户存储介质的金融IC卡。芯片具有难以被攻击、复制的特点,可以有效保障银行卡账户安全。持卡人在支持芯片受理的设备可通过更安全的芯片介质进行交易,而在不支持芯片受理的环境仍可通过磁条介质完成交易。芯片磁条复合卡的识别方法:卡片正面有芯片,卡片背面有一条黑色磁条。
适用于
刷卡、挥卡、插卡
交易
卡片上又有芯片又有磁条
称之为
复合卡
也就是说
本次只是
关闭了复合卡
的
磁道交易
持卡人
原有的磁条卡不受影响
仍可正常使用
由于磁条易读出和伪造,极易被人克隆盗刷。
为提升金融支付交易的安全性,全球支付市场均加快进度推动磁条卡向IC卡芯片卡升级工作。在国内监管部门推动下,商业银行、银联对最常使用的银行卡进行技术升级,即将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
与磁条卡相比,芯片卡最重要的是拥有了一颗智能CPU,它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常见的有交通出行、购物消费、社保缴纳等。更重要的是,芯片卡具有不可复制、存储信息大、智能动态验证等多项技术优势,
全球尚未出现IC卡芯片卡被攻破的案例
。随着国产密码算法的普及应用和芯片国产化的推进,目前银行发行的基于PBOC标准的金融IC卡芯片卡的安全性已得到市场验证,持卡人可放心交易。
不过升级卡片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兼顾技术升级期间的便利性,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监管部门推出了芯片磁条复合卡,通过让磁条交易与IC卡芯片卡交易并行受理的过度方式保障持卡人用卡的延续性。但
芯片磁条复合卡仅是过度时期的卡种
,磁条的存在和继续使用带来了被盗刷的隐患。
目前受理IC卡芯片卡的终端环境已经完成升级,监管部门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拟计划于5月份关停国内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部分交易,复合卡持卡人今后仅可以通过芯片交易通道挥卡或插卡完成交易,杜绝了盗刷风险。此举标志着芯片磁条复合卡向芯片卡迁移的完成,对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央行推出升级IC卡芯片卡的一系列政策后,给老百姓最常使用的银行卡加了一把安全锁。在提升
交易便利性
的同时,还大大提升了
用卡
安全性
,因而持卡人也积极将手中磁条卡升级为金融IC卡芯片卡。目前根据银联的统计数据显示,已发行超过20亿张金融IC卡芯片卡。
距离全面实现芯片卡迁移指日可待,因此无论是出于自身用卡安全还是顺应政策趋势的考量,持卡人应积极换卡,主动适应芯片卡支付方式。
安全专家建议大家:
(1)已更换为IC卡芯片卡的用户,除了常见的“插卡”支付外,还可选择更为便捷的“挥卡”支付,在部分快餐连锁等优质商户中,享受300元以下支付时免密免签。为免除持卡人担心无密交易对安全的影响,银联已联合商业银行建立专项赔付基金,即使出现卡片丢失等风险状况,持卡人可通过致电发卡银行申请全额补偿。
(2)卡内资金量较大、且日常交易较为频繁的磁条卡持卡人,与发卡银行取得联系,应尽快将手中的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
(3)仍在使用磁条卡进行交易的持卡人,在ATM交易中注意关注插卡处是否有异常物体;在商户消费时,卡片不要离开视线,用手遮挡住密码键盘。
目前在部队,除了军人们使用一些专属的卡片外,部分军人家属还有可能使用到军人保障卡和军人的工资卡辅卡,但不少家属还是对相关的使用方法不太清楚,今天,我们为你整理了一组有关军人保障卡和军人工资卡辅卡的最全信息。
发放的军人保障卡分为Ⅰ型卡、Ⅱ型卡和Ⅲ型卡。
Ⅰ型卡:
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生长干部学员、士官、培养士官学员、军队管理的离退休干部和士官、在编职工发放Ⅰ型卡,具有军队后勤管理、后勤保障和银行卡功能;
Ⅱ型卡:
义务兵发放Ⅱ型卡,具有军队后勤管理和后勤保障功能;
Ⅲ型卡:
享受
军队优惠医疗的家属和其他在军内就医的职工发放Ⅲ型卡,具有在军队医疗机构持卡就医的功能。
(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
(3)在校学员、士官。
(4)随军家属。
(5)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和在编职工等(目前还未下发)。
军人保障卡集后勤供应、管理和消费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用卡发薪、刷卡消费、持卡就医、依卡领装、住房档案管理等10项功能。就军人保障卡系统来说,大的功能定位有三个方面:
1、管理后勤供应实力。
按照统一标准采集全军每一个人的基本信息,自下而上组织个人信息联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一人一卡,一卡一号,形成准确权威的人员保障实力,业务部门据此组织供应。人员增加时,依据入伍入学等凭证登记个人信息,申领军人保障卡;人员流动时,使用军人保障卡转接供应关系;人员退役时,注销军人保障卡,核减供应实力。
2、支持后勤业务保障。
军人保障卡具有银行卡功能,军队各级财务部门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将工资发到个人账户上,官兵可持卡存取现金和刷卡消费,享受政策优惠;军人保障卡兼容现有医疗卡全部功能,军人及家属等在军队医疗机构就医时,可持卡办理挂号、住院、记账和转诊手续,方便快捷;凭军人保障卡可领取服装,并查询供应标准和发放记录;军人保障卡记录的个人住房信息,可为加强住房管理,调配住房资源提供依据。
3、提供拓展应用功能。
各单位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卡内预留的存储空间,对军人保障卡功能进行拓展开发,增加门禁、就餐、图书借阅等功能。
军人保障卡主要金融功能包括代发工资、消费结算、转账汇款和存取现金。部队调防或军人调动后,持卡人在全国范围内将原卡视同发卡银行本地卡使用。其“手续费优惠政策”规定如下:
1、免收开卡手续费、补换卡手续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
2、免收客户办理存现金、转账汇款业务,免收异地交易(异地取现、异地现金存入、从军人保障卡转出)手续费,及行发生在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和邮储银行之间的跨行ATM取现手续费。
其主要含义如下:
(1)是免收持卡人开卡手续费、补换卡手续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持卡人调动,无需重新办理开卡业务,调入单位可直接接供,无论原办卡开户行与工资代发开户行是否为同行,银行代发也无手续费,既便是跨行代发,也不会产生手续费;
(2)是持卡人(所在开户行)同行之间内办理的存现金、转账汇款、异地交易(异地取现、异地现金存入、从军人保障卡转出)等业务,不收手续费,主要是同行之间不收手续费;
(3)是持卡人在“五大”专业银行之间的跨行在ATM自动取款机上取现,不收手续费,仅限在ATM机取现不收手续费用;
(4)是持卡人在跨行办理的存现金、转账汇款业务,异地交易(异地取现、异地现金存入、从军人保障卡转出)等业务,均要收取不低于1.0%的手续费(各银行之间,跨行业务手续费费率不尽相同,还须特别关注)。
持卡人在办理这些业务时,要正确理解、准确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现实中,部队有很多官兵在工资到账后,要给家人、朋友转账汇款,办理业务就需要考虑周全,同行或跨行转汇即可参考上述解读,正确办理相关银行业务,若必须跨行转汇,手续费是不免的。
3、可以在银行办理部分特殊功能业务
(1)开通银行信使。在开户行办理银行短信“余额变动”提醒业务,此项业务每月要收取2元手续费,此手续费是不免的。也可以通过银行提供的“军人保障卡对账簿”(各行不尽相同),在银行查询并打印出保障卡账户使用情况;
(2)自动转出业务。“自动转出”功能,其作用是将持卡人保障卡账户的指定金额按照持卡人的需求,向持卡人某一理财账户自动转出(转入)固定金额的业务。这就需要在保障卡开户行柜台开通办理此业务,签订协议.办理时,必须同时提供保障卡和需转入的理财卡,以及办卡时提交的有效证件才能开通。开通后,如工资到账,就会自动将指定的金额从保障卡中转出到需要转入的账户上,当然,这种转出(转入)业务的办理或开通,银行是要直接收取签订协议手续费的(工行手续费是20元),这个费用也是不免的。若协议有效期终止或自动延展,可能还会产生新的手续费。
4、还能通过网银给保障卡转账
给保障卡转账,使用保障卡背面的保障卡号即可在银行柜台、ATM机办理,甚至可以进行无卡办理存款业务。但在使用网上银行给保障卡转账时,网银不能正确识别保障卡号,对于每一个保障卡,银行都对应有一个“银行账号”,此时在网银上操作只需正确录入保障卡“银行账号”即可,否则就不能办理从网银给保障卡转账等相关业务,或网银不支持保障卡卡号的录入,只支持保障卡账号的录入操作,用户在操作时,若遇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只要正确录入即可。
当军人保障卡卡片遗失、磁条或芯片损坏时需进行补卡或换卡。
(1)卡片遗失或损坏,持卡人须先在发卡银行当地营业网点办理正式挂失(可先通过电话银行口头挂失)手续。卡片损坏时,由网点工作人员剪角破坏磁条完整性,并将卡片退还持卡人。
(2)持卡人凭银行挂失凭证,向所在部队保障卡管理部门申请遗失/卡损补换卡。卡片损坏时,须上交销毁;卡片遗失时,须交补卡工本费。部队按照制卡流程为其补发新卡,基层部队为持卡人开具补换卡证明,同时修改部队端数据。
(3)持卡人持新卡、基层部队开具的补换卡证明和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挂失网点办理银行端补换卡手续。对于原卡开户地为异地的,网点为持卡人在本地重新开户,并启用新卡,原卡同时销户。原卡开户地为本地的,网点按照现行的补换卡手续办理。
(4)持卡人卡片遗失挂失后又找到,部队端未申请新卡的,需持基层部队开具的证明至挂失网点办理解挂手续。
(5)密码挂失或重置流程:密码挂失或重置业务可在全国范围内办理。
1、卡片保管
(1)军人保障卡仅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冒用、伪造。
(2)应妥善保管军人保障卡,遗失或损坏须到签发单位补换。因出借、转让、遗失、泄露密码等原因造成的损失,由持卡人承担。
(3)不得折弯,避免高温,减小摩擦,远离强磁场,防止损坏内部芯片和外部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