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贵州环境政策法规、环保工作动态以及其他环保民生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总投资超6.86亿!北塘古镇又有新动作 ·  昨天  
生态梦网  ·  无法取得资质!北塘国际学校将被盘活 ·  2 天前  
生态梦网  ·  大手笔!继航母之后,滨海再添旅游新地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全链条防控环评造假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 公众号  ·  · 2025-02-20 09:00

正文

图片

持续深化环评改革要做好“加减法”,既推动提高准入标准,完善考核机制、惩罚机制,也大幅压减环境影响不大、能够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项目环评数量

大地春回,各地项目大量开工。通过环境评价,实施源头预防措施,提前设置好“安全阀”,能有效控制和减缓各类发展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环评制度在助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也有部分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了经济利益,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弄虚作假。不久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自2022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生态环境部累计将550多家环评单位和540多名编制人员列入限期整改名单或失信“黑名单”,依法限制或禁止从业,同时推动环评造假入刑,案件相关人员依法获刑。
环评造假严重污染了行业生态,减损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成果。对此,只有严惩重罚、综合施策,加强对环评造假的全链条防控,才能不断规范环评从业行为,引导环评市场健康发展,确保环评制度在实践中不走样、显真效。“黑名单”制度和环评造假入刑,犹如两记重拳,对环评造假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形成有力震慑。
实践表明,对环评造假行为坚决依法予以严惩,对于遏制弄虚作假高发多发态势、积极规范环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还需要持续汇聚监管合力、全面升级监管方式,综合运用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等处罚手段,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不断强化协同共治、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堵住环评造假漏洞的应然举措。持续深化环评改革要做好“加减法”,既推动提高准入标准,完善考核机制、惩罚机制,也大幅压减环境影响不大、能够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项目环评数量。比如在浙江德清县乾元镇新材料园区,当地实行环评、排污许可、排污权“三证合一”一站式办理,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很快办妥环评手续,企业环评审批负担大大减轻。为基层政府和企业减轻不必要的环评负担,反而可以让环评制度更好发挥作用。
环评是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其用武之地不只在于客观评价污染程度和治理成效。减少环评造假现象,需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体系,将环评类预防管理制度前置,融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设计中。由于环评制度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衔接,与分区功能相符合的厦门特宝生物项目享受了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的便利,环评批复比预期时间快了1个月。在重庆,一个养殖产业发展项目,则因不符合分区管控要求,不得不调整项目位置。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体系,有助于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风险的“过滤器”。加强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一起参与、共同努力。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确保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依法依规开展业务,就能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可靠、优质的服务,共同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丨人民日报

编辑丨朱一姝

校审丨黄通明 岳植行

责编丨吴   璇

审发丨梁   隽




版权声明

凡我厅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送的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源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