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打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读完《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更多快看视频,可在应用商店搜索“有书共读”APP
你一定看过这道“科学励志”公式:只要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就会有37倍的增长;而反过来,你每天滑坡1%,你比去年的自己要差劲很多。
可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一年过去了,好像没有谁的能力真的增长了37倍,也没有谁糟糕到只有上一年的0.03啊?为什么复利公式无效了呢?
亲爱的各位书友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跃迁》。建议今日阅读完第三章的后半部分,第152页至第190页。
在共读之前,你不妨思考回答下以下问题:
1、怎样才能确保学到的知识是真正可以用得上的呢?
2、你平时有在做一些输出吗?当你弄懂了一个问题,你会和别人分享吗?
在开篇,我替很多人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励志复利公式”无效了?其实是因为很多人搞错了复利。形成复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每次的收入迭代到下一次的增长中去,二是不损失本金。
运用在个人成长上,就意味着你今天学的知识,明天要运用到新一轮的知识学习中去,而且不能忘记。
可惜的是,现在大家都沉浸在“知识焦虑”中,即便掀起了全民学习热,但大部分人只停留在“如何学习”,而不是“学来干嘛”的思考上,最终导致劳而无功。
想要实现成长复利,还是有解决方式的,即提问。
古典说,在这个时代,提问比掌握知识更重要。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缩短为30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进入21世纪,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你即便每年刷新一次,也无济于事。因为你学习的速度,永远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也是你焦虑的根源。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你要学什么?答案在于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知识焦虑的解决方法很明确,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进步更大,是“更少而更好”的事。因此,你要学会在学习前问问自己“这个能更好地解决我的问题吗?”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我必须用一小时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考虑我是否问对了问题。”提问即思考,通过连续追问,思考会越深入,还会倒逼你更新知识。
在任何情况下,问“为什么”都可能是引起改变的第一步。如果能先于别人发现一个难题——都不需要解决——你就获得了一个创造一家新企业、一项新事业甚至一个新行业的机会。
时代是水流,答案是河岸,而问题是船只。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你只有登上船只,才能保持和时代同步。守在岸上,只能被远远抛下,望洋兴叹。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
正如“不下雪的冬天都是耍流氓”一样,学了很多知识却无法转化成价值,也同样让人心塞。想要把知识转化为价值,你需要建立一套知识IPO系统。
I: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
P: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O: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这是一套高效的把知识整合产品化的个人商业模式。想要让IPO成为一盏带领你穿越忙乱和无常的灯,你需要做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I)。
一个好问题才会引发好答案。
第二步,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P)。
整个过程以解决问题为最高标准,持续问自己,“这个知识对于解决问题有用吗?”一旦你能解决一个问题,就要尝试多解决同类型的问题,逐渐让这个解决方案能够应对不同情境,自我进化。
第三步,输出倒逼输入(O)。
大部分人欠缺的,是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传播出去。输出能兑换价值,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如此往复循环,会持续放大你的价值,为你带来一轮又一轮的知识跃迁。
很多人不输出,主要有两种顾虑。一种是希望憋大招,总想着提出一个观点,众人皆感叹,“哇,你太牛了!”这类人大大低估了一个正确的简单动作带来的可怕结果。
你完全可以输出一篇文章、一张知识卡片甚至一句话,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成形,完成跃迁。
另一种顾虑是害怕分享,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想明白的事,怎能一下子就告诉别人呢?
实际上,最好的检验输入的方式就是输出,而检验输出的最好方式就是实际解决一个问题。帮别人解决问题,看似是他人“白白”获益,但是自己也重新打磨了思想,修正了很多错误,自己的收益更大。
知识IPO,就是以提出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整合,用输出倒逼输入产品化,它让你获得的每个知识点连成线,不再是你自嗨的收藏品,而是产品。
说到这,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已经跃然纸上了。即站在知识源头—联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学习—用IPO让知识变成价值。在知识爆炸时代,不断地联机、提问、传播,让知识带领我们跃迁。
本周五20:00——21:00《跃迁》作者古典,首发直播
长按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限时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