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科环宇
国科环宇——中国军工领域优质内容创造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科环宇

中国航天日,你可知?

国科环宇  · 公众号  ·  · 2024-04-24 17:29

正文

“启动!点火!”

1970年4月24日
随着阵阵巨响划破夜空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拖着巨大的火焰
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
直冲云霄
拉开了中华民族
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与“东方红一号”卫星
一起 飞向太空的
还有 一曲 《东方红》
那是宇宙第一次听见中国声音

宣告中国从此进入了 太空时代


图片来源:国家记忆视频截图

2016年3月8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
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

“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有多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
正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朝鲜战争的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
新生的共和国
经济被封锁、物资遭禁运
还遭受核讹诈
迫切需要增强国防力量
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强大武器装备

当时,远在美国的 钱学森
也在为回国而苦苦努力
被软禁5年
他用香烟纸发出求助信
经历重重险阻
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

图片来源:国家记忆


1956年春节期间
钱学森起草了我国航天事业的
第一份详细的书面规划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并于2月17日正式向中央递交成稿

这份意见书也成为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奠基文献
当时为了保密
用“国防航空”代替“火箭、导弹”

1956年,科研人员坐着“大班车”被接到了即将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最初的办公生活地点。图片由航天档案馆提供(来源:中国航天报)

1956年10月8日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中国航天事业毅然起航
而研究院成立大会的会场
竟在医院食堂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
领导大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
面对当时国内技术落后
基础薄弱的困难条件
研究人员“抬头苦干”
誓要为中国人争口气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旧址。图片来源:中国航天报

1958年
十万大军开进茫茫戈壁
鏖战大漠、拓荒天宇
投入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
国防尖端技术的研究发射工作

图片来源:CCTV国际时讯

1968年4月1日
中国航天员中心前身
“宇宙医学及工程技术研究所”组建

起步晚、条件差
老一辈创业者
凭着一股子拼劲、钻劲和韧劲
白手起家,借址办公
最困难时期
大家在操场上搭起33顶帐篷办公
栉风沐雨、风餐露宿
……
就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
我国第一套航天服、第一批航天食品
研制成功
环控生保产品等 相继完成

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


骄傲!中国航天高光时刻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拉开了中国人
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
造福人类的序幕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这是中国载人 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 天技术获得了

重大突破


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


第一颗导弹定位卫星


2000年10月31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 导航定位卫星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顺利进入预 定轨道


经过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

如今北 斗三号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

已全面建成


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视频截图


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3年10月15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中国首位航天员 杨利伟

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图片来源:中国 新闻网视频截图


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2007年10月24日

我国成功发射

第一颗月球 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 月的梦想

嫦娥一号探测器

是我国自主研制 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第一次“太空漫步”


2008年9月27日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

完成出舱活动, 成功返回轨道舱

我国航 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2012年6月16日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 刘洋

搭乘“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

刘洋成 为中国第一位

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 航天员


资料图:航天员刘洋。孙海英 摄

第一次太空授课

2013年6月20日

“神舟十号”航天员

聂海 胜、张晓光、王亚平

成功开展我国首次 太空授课任务

王亚平成为首位太空教


资料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第一次月背软着陆

2019年1月3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