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其成因,学术界目前普遍接受的解释为:赤道干旱的气候有利于风力对沙粒的搬运和沉积,提高沙丘形成的可能性,而随着纬度的升高,土壤湿度随之提高,使沙粒的移动性下降,所以在土卫六两极地区很难观察到沙丘的形成。然而许多科学家对于如此巨大沙丘的动力学稳定性提出质疑并且根据沙丘走向所推测出自西向东的风向与实际观察到自东向西的风向相矛盾,种种迹象表明关于沙丘形成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合理的解释。
近日发表在 Nature Geoscience一篇提为“土卫六表面沙粒的静电作用及其对于沉积的影响”的文章对沙丘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观点。沙粒在受到风力作用移动的同时,由于颗粒间的碰撞和摩擦,使其带有静电荷。但相比于地球的硅质矿物而言,土卫六特有的有机态沙粒使静电作用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论文的第一作者,佐治亚理工大学的Josh Mendez Harper博士开展了相关的论证实验,首先用萘和联苯,两种碳氢化合物,模拟土卫六表面的土壤,把它们装进一个圆柱体器皿内,然后在干燥,纯氮气的环境下(土卫六的大气98%由氮气构成)转动器皿20分钟,测量试验后的有机颗粒带电情况。据Harper描述,约有五分之二的颗粒最终黏附在器皿的内壁上,但对硅质沙粒和火山灰,在模拟的地球气候下,进行相同的实验,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颗粒附着在器皿内。后续试验证明,在土卫六较小的重力作用下,有机颗粒物所带的电荷最长能维持数月。该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颗粒之间的静电作用与土卫六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让巨型沙丘的形成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