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国家开始大力拆除“大棚房”,截止目前为止共发现“大棚房”问题16.8万个,涉及占用耕地13万亩,拆除面积约为10.4万亩。
拆除的10.4万亩“大棚房”里大部分是休闲农庄投资者的血和泪。
2018年7月份以前,投资休闲农庄转型休闲农庄,实现农业第六产业是多少新农人的梦想,虽然艰辛、政策不明朗,但是信心满满。
打碎农庄人美梦的惊雷,是去年9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针对“农地非农化”的“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而今年春天,是“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攻坚阶段。
投资超过5000万的南宁最大休闲农庄-武鸣生力军生态农庄被拆除
武鸣生力军生态农庄被拆前后对比
武鸣生力军农庄被拆除
南宁兴宁区政府对嘉宝果农庄及136农庄等违建部分进行了拆除。
2月24日,一则“停业通告”在圈内引起巨大反响,北京的洼里·乡居楼将整体拆除。
........
许多投资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的“私家庄园”、别墅、生态农庄等转眼间被夷为平地。
四川休闲农业协会副会长的困惑:
休闲农业到底是要支持还是要打压?
唐会长的困惑在于:无论是一号文件还是农业农村部的文件,都在鼓励农村发展休闲农业,进行乡村旅游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可事实是在全国开始大棚房清理行动的背后,产值1600多亿涉及3万多业主的四川休闲农业或将遭遇灭顶之灾!
休闲农庄全国范围的鼓励到全国范围的拆违
谁之过?
2010年印发的《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明确规定:在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项目以及各类农业园区,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中高档展销等的用地,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确需建设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2014年印发的《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进一步规定:以下用地必须依法依规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以及各类农业园区中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展销等用地。
遗憾的是,虽然文件规定的很明确,但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对于投资者的违建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反对,甚至默认和口头承认。因为当地政府的不作为,导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直至愈演愈烈。
因为投资者并没有获得明确的文件许可(当地主管单位对于白纸黑字的审批是不可能签字),平时还好,一旦政府遇到上级专项治理、更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更大的战略发展选择、地价或潜在价值被大大提升等情况,这种“默认、许可”就会被打破。除了喊冤,吃哑巴亏,投资者别无他法。
湖北一位庄主,投入了五千多万搞起来的农庄,三年后政府为了在这块地上做一个大型工业园,按照“违建”给予强拆,只能赔偿200多万。
谁之过?
庄主们确实有责任,
但为什么责任全部由庄主们承担?
这太令人心寒。
▲“大棚房”拆除工作正在推进
▲已拆除部分“大棚房”
一刀切的拆违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国家大力鼓励金融发展,导致数百个P2P暴雷,大的P2P项目欺骗了几十万基层老百姓数百亿的资金。面对此景,政府并没有一刀切,现在无数小额贷款公司还在疯狂的收割最基层老百姓的财富。
这种打着小额贷款的高利贷暴力催款公司,不用眼睛看都知道是违法犯法,为什么没有一刀切?
休闲农庄庄主们拿自己的钱投资,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这个过程肯定会出现少部分人的违规操作,为什么就一刀切?
一刀切会带来什么后果?
我们都知道种地不赚钱,如果只依靠原始的农业,每亩年利润不到500元,于是返乡人员在撂荒的农田上盖起了大棚,在自家荒芜的良田上做起了第三产业,农家乐便如雨后春笋。
可以想见,第一产业中融合了第二、第三产业,给返乡的农民一条新出路,同时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城市污染。
农民在自家的田里工作赚钱,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去谋生,可以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还能供养着自家的父母;
而也有不少城市人以廉价的成本在农村发展自己的事业,享受着农村清新的空气和堪比“特供”的食材。
然而,随着“大棚房”果断地被拆,以及各种档次的农家乐被拆,这股涌入农村的经济洪流坚决被斩断。
如何破解农业用地问题,避免违建强拆?
虽然大量农庄被拆,这个领域肯定是需要发展的。因为需求在那。
也就是没有被拆的休闲农庄未来将会迎来大发展。
没有被拆的休闲农庄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
1、遵守政策、不和政府搞“口头默契”,才是做百年农庄的正道;
谨记:设施农用地并非“法外之地”,违法了,大多数情况下,相应的代价及后果是想躲也躲不过的。
2、选址时一定不要流转基本农田或者占用基本农田,可以选择农民自有住宅、闲置宅基地;
农业部等部门《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闲置宅基地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可用于休闲农业。
3、使用四荒地和国家政策支持的土地;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农业部等11部门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中鼓励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休闲农业,对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其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
除了四荒地以外,还有旧矿区的生态恢复、法制基地等等,属于国家政策特殊支持的土地,如果能进行租赁,也会大大节省用地成本。
4、租赁或接收别人亏损的农庄,进行改造和运营;
据农业部休闲农业处透露,35%的休闲农业经营者属于亏损状态,很多农庄都在赔钱经营,他们水电路、厕所、停车场、餐厅、住宿、手续等等都很齐全,很适合盘过来进行改造,这样省时、省钱、省手续,但是一定要注意流转期限。
5、在成型的、经营好的景区切一块地方经营;
做农庄要学会借势,很多景区不仅配套成熟,人流量还多,在这样的地方包一块地发展休闲农业,还是比较顺利的。注意,在合作时也要注意您所租赁的位置土地手续是否齐全,土地性质是啥,以免整改时受牵连。
经营过程中用地不足怎么办?
做休闲农业基本的设施是必须上的。
如何破解?
轻运营农庄的6招小策略
1、改造大棚
农庄有大棚不仅用来种菜,还可以改建成多功能厅,就餐时是花式餐饮,放置娱乐设施变为儿童娱乐室,企事业单位开田园会议,各种亲子活动体验,百变休息室等等。
很多时候不一定实体建筑才能打造出艺术品,资源合理利用,小小大棚才是农庄最应景、最接地气的“建筑”。
小蚂蚁儿童农庄大棚改造的休息区
2、凉亭、长廊合理利用
把农庄的长廊、凉亭装扮成天然休息区,周边种上绿植,鲜花,形成自然的氧吧,5-10月的活动就可以在这里进行,还可以举办室外自助餐、part、烧烤等等。
三生万物的御风厅,休息、做活动、就餐
3、木屋、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