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石家庄机关党建”公众号2024年11月11日发布内容
一是公文写作当心系“国之大者”。公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是服务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作为材料起草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吃透上情,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上级部署要求,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这决定了写作的高度。另一方面,要摸清下情,对本地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全市坐标、存在问题、下步安排等方面熟稔于心,这决定了写作的深度。二者的结合,让文字材料既言之有理,也言之有物。在办公室工作的4年里,我养成了每日阅读政策文件、浏览三级新闻的习惯,同时旁听会议、参与调研也成为了工作常态,在耳濡目染、学思践悟中逐渐把握了全局的站位,丰富了理论知识,获得了实践经验。二是公文写作需下“诗外”之功。陆游有句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公文写作也同此理,表面看是文字功夫,但背后是积累、是思考、是沉淀。在工作中,我注重处理“输入”和“输出”的关系。高效的输出是以大量的输入为支撑的,我会按照条块构建自己的素材库,把日常阅读到的素材、工作中领导提的要求,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整理,这对写好公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注重处理“读薄”和“读厚”的关系。“读薄”,是对提炼概括能力的考验,也是从具体到本质的探究。在日常阅读时,我习惯用百余字总结文章的脉络和轮廓,以此提升提纲挈领的能力。“读厚”,是从本质到具体的延展。上级政策文件每句话背后都有深刻内涵,从政策文件中看到本地区本领域的结合点、创新点、突破点,既可以加深对政策的理解,也可以减少和领导之间的“信息差”,从而让写作更有深度和厚度。三是公文写作要把“冷板凳”坐热。写材料是件苦差事,“5+2”“白加黑”是常事,但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就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稿。行文当静得下心精雕细琢。好的材料是改出来的,在工作中,从明确方向、调整逻辑到纠正语法、校对文字,每个环节我都会再三斟酌,以求精益求精,曾经一篇材料的修改达到了二十余稿,这也锤炼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行文当沉得住气反思复盘。我会把自己的初稿和成稿反复对比,通过这样不断反思和总结,在写作的道路上也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提高。在此,非常感谢晋州市委办公室这个团结奋斗的集体,在领导和同事面对面教、手把手带的过程中,像我一样的年轻干部逐渐摆脱稚嫩走向成熟。公文写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只有真正静下心安下神,在深思细悟中提炼思想,在谋篇布局中打磨文字,方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下一步,我将以此次大赛为新的起点,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强化实干担当,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