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扑克投资家
扑克财经旗下品牌,实体产业和金融领域第一新媒体平台。专注于挖掘行业、公司、人物等深层次内容,同时关注金融领域、企业相关的业务实操,服务于实体产业和金融人群,专为变革者打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苹果“廉价版”iPhone,大消息|大公司动态 ·  2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葡萄树上的阳光 ... ·  3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扒完15万条亚马逊评论后,江苏小伙造出高单价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扑克投资家

肢解苏联、围堵中国的一线操盘手:地缘鬼才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地缘政治必读书目)

扑克投资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07 22:46

正文


更多、更及时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扑克投资家网站


文 | 王鼎杰

来源 | 王鼎杰战略智库,ID:Strategic-Thinktank

编辑 | 扑克投资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年5月26日,一代战略巨星布热津斯基辞世。和历史上的同类人物一样,布热津斯基的物质生命虽然已经结束,但他的思想和学说依然深刻影响着活人的世界。


巨星陨落



说到布热津斯基的思想与学说,就不能不提他那部影响深远的《大棋局》。


说来巧合,今年恰是《大棋局》刊行二十周年。这本书虽然在篇幅上很小,可在内容上却很大。一如这本书的销量很可观,但真正看懂的人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温故知新,通过这部小册子,来探寻布热津斯基的大思想。


    成书背景


《大棋局》写作于苏联解体后的第一个十年,英文版刊行于1997年,第二年就出了汉译本。



这本小册子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是美国如何在一个没有苏联的新世界中,当好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主。(注:按照布热津斯基的定义,无论是传统的罗马帝国、中华帝国、蒙古帝国,还是现代的大英帝国,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权。)


苏联解体让美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进而登顶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球霸主。但同时,也形成了美国难以驾驭的新形势。


问题出在美国远离欧亚大陆,而苏联则雄踞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相对于美国的鞭长莫及,活跃在这块大陆边缘地带的强国们,其实从中获得了更大、更直接的地缘收益。


如果欧亚大陆并不重要,一切担忧都可以到此结束。然而,问题恰恰在于——


    欧亚大陆至关重要


在布热津斯基眼中,欧亚大陆是全球霸权角逐的决胜场:


“欧亚大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和地缘政治中轴。主宰欧亚大陆的国家将能控制世界最先进和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中的两个。看一下地图就会知道,控制了欧亚大陆就几乎自然而然地控制了非洲,并使西半球和大洋洲在地缘政治上成为这个世界中心大陆的周边地带。欧亚大陆拥有世界人口的约75%。它的企业和地下矿藏在全世界物质财富中占有大部份额。欧亚大陆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约60%。世界已知能源资源的四分之三左右也在欧亚大陆。”


“欧亚大陆集中了世界上大多数在政治上非常自信和富有活力的国家。排在美国后面的六个世界经济大国都在欧亚大陆。公开的核大国只有一个不是欧亚国家,不公开的核国家也只有一个不是欧亚国家。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并有意谋求地区霸权和/或全球影响的国家也都是欧亚国家。所有可能在政治和/或经济上对美国的首要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也都是欧亚国家。欧亚国家的力量加在一起远远超过美国。”



在历史上,“欧亚大国和欧亚民族主导世界事务达五百年之久,其间它们为了争夺地区主导权而相互争斗并力争成为全球性大国。” 因而,“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当年美苏争霸,就是为了阻止苏联一统欧亚大陆。如果苏联解体的结局是产生了比苏联更可怕的对手,形成了比两极格局更难解的局面,那就很难保障美国笑到最后。


换言之,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业已在欧亚大陆上形成了一场比快的竞赛——是美国还是周边国家先填补苏联解体制造的真空地带,将画出下一阶大国博弈的起跑线。


    美国的选择


作为一个远离欧亚大陆的国家,美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战略宿命。这种远离,既是美国的最大优势,也是美国的最大劣势。其弱点在于容易遭到孤立,优点在于便于制衡。


当年大英帝国就是通过扮演离岸平衡手,玩转了欧洲棋局,进而玩转了全球棋局。作为放大版的英帝国,美国现在要通过更高明的制衡战略,玩转欧亚大陆。这就是布热津斯基在书中所说的,“美国如何驾驭管理欧亚大陆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如果美国直接和相关国家拼抢苏联解体制造的真空地带,空间劣势就会被放大,同时美国的力量则会被稀释,最终一无所得,甚至处处激起反感乃至反抗。所以,更高明的策略是,通过利用本地国家之间的矛盾,间接达成美国控局的效果,只要不出现新的苏联,只要局面在美国掌控之中,就是美国的胜利。


    看清大棋盘


要想玩赢这场制衡游戏,第一步要先看清棋盘。


布热津斯基在书中感叹,“对美国来说,幸运的是欧亚大陆太大,无法在政治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辽阔和分裂,为美国的介入提供了极佳抓手。


但同时,也是因为这种辽阔性,使得参与这场棋局的国家并非两个或两派,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元属性。美国的巨大力量是改变这些国家间关系的有力砝码,然而,如果放得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故而,在看清棋盘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在棋盘上——


    甄别棋手


布热津斯基认为,参与这场大棋局,要精确区分出两类最重要的国家。


他称第一类国家为地缘战略棋手国家,指的是“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至影响美国的利益的国家。”


他称第二类国家为地缘政治支轴国家,这类国家的“重要性不是来自它们的力量和动机,而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造成的影响。”


随着形势的变化,每一类国家的名单都不是固定的。布热津斯基认为,当下存在五个最重要的地缘棋手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五个最重要的地缘支轴国(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伊朗)。


    分割棋局


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布热津斯基进一步将欧亚大棋盘划分为四个区域:中央区,西部区,南部区,东部区。



中央区和东部区几乎各被一个棋手大国所控制,这两个国家就是俄罗斯与中国。西部区则存在着两个互相制衡的棋手大国——法国和德国。在南部区与东部区的交界处,则活跃着第五个棋手大国——印度。南部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缺乏主导性地区强国,而且正酝酿着极端组织泛滥的大潮,呈现出支离破碎的景象,日趋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巨型巴尔干。



    五项任务


在明确了前述一个目标(掌控欧亚大陆)、两类国家(地缘战略棋手国、地缘政治支轴国)、四个区域(中央区、西部区、南部区、东部区)之后,布热津斯基为美国设置了五大战略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继续挤压俄罗斯。


布热津斯基认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依然是美国最大的地缘对手。所以,要宜将剩勇追穷寇,持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活动空间,最终将之降服安置进美国的霸权秩序之网。



为达到这个目的,美国不仅要联合其他四个地缘棋手国家一起挤压俄罗斯,还要善加利用乌克兰、阿塞拜疆、土耳其三个地缘支轴国家——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将在根本上动摇泛斯拉夫统一运动的合理性。一个拥有了新的油气管线网的阿塞拜疆,则将彻底改变苏联时代的资源流向结构,最终让里海资源直接进入西方世界,从而降低当地国家对俄罗斯的依赖。土耳其则是实现新油气管线网络联通的重要中转站,又肩负着黑海守门员的重要任务。换言之,布热津斯基列出的五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中,有三个是针对俄罗斯的。


※改变资源流向的里海-地中海油气管线


但是,这种挤压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那就是等于帮助俄罗斯周边国家顺势扩张。无异于美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垮了苏联,这些国家却摘走了大部分果实。所以,接下来的三个任务就至关重要——


第二个任务是阻挠法德联合,掌控西部区。

欧洲各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后,面临美苏中印等陆地大国的崛起,越来越感到自身的渺小,所以急于抱团取暖。法德和解的实质即在于此。所以,美国要想方设法的阻止欧洲统一,管控欧洲的发展方向。


对美国而言,非常有利的一点在于,因为历史的原因,法德对欧洲的定义并不一致。法国更注重南进,整合北非法语区。德国则注重东进,整合传统的德意志文化势力范围。


※ 法德心目中的欧洲存在严重分歧


美国要做的就是利用二者的矛盾,由美国来扮演欧洲合理边界的划定者,进而掌控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限度。实质是要利用法德矛盾,控制欧洲,进而掌控西部区,影响中央区。既要利用欧洲各国挤压俄罗斯,还不能允许欧洲趁机做大,这就是布热津斯基的底牌。


第三个任务是阻挠中日冲突,分裂东部区。


面对中日美战略三角,很多美国战略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像利用法德矛盾那样利用中日矛盾,实现美国的控局。然而,布热津斯基却不赞成这种选择。


不赞成的原因,《大棋局》书中语焉不详,但可以顺其思维逻辑进行逆向推理:


欧洲问题的实质是法德要通过联合来根本改变现实世界中的权力结构,所以美国要阻挠其合作。但在远东,中日根本不存在合作问题,恰恰有一个对抗尚未彻底完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太大,其潜力和空间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而日本又是一个如此令人不放心的国家——不要忘记,历史上日本就是利用了英俄矛盾崛起,又最终摧毁了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帝国,也曾短暂建立一个巨型帝国。



一旦中日对抗启动,就必将导向剧烈冲突。即便短期内两败俱伤,但从历史上看,这两个国家都属于复原能力极强的国家。率先复兴的那一个就将成为无可置疑的东方霸主。


故而,无论哪一方获胜,都对美国不利。换言之,通过挑拨中日冲突进而牟利的做法,虽然有短期的战术收益,却存在长期的战略风险。


最好的做法就是维持中日和平现状,让中日之间的最后一战永远不要发生,从而自动分裂东部区——不再让日本扮演一个东部区内的捣蛋分子,而是将日本及其周边岛链、海域,从东部区中永远分裂出来。进而引导中国西进,形成中俄在中亚五国的持久地缘竞争。美国就可以在看好日本、协调中日矛盾的同时,灵活利用中俄矛盾达成控局。


为达此目的,他一再强调:削弱在日驻军的做法,和放任日本扩张的做法,都是错误举动。绝对不能再让日本成为有明确势力范围、不受管控的地区大国,但可以给予其全球大国的荣誉,由美国带领日本多参与全球事务。随着日本逐渐走出较小但较精确的“远东”,进入更大但也更模糊的“亚太”,日本的力量自然受到稀释。


同时,东部区也随之分裂,使得美国可以更自如的处理美中关系。


至于中国,则可以做日本不能做的事情——在远东获得自己的势力范围,做地区大国。但前提是,中国必须和美国在势力范围边界上达成共识——在岛链防线前适可而止,且不能以战胜日本为头号战略目标。



第四个任务是利用南部区的全球巴尔干化,推动欧亚大陆上的各强国展开向心竞争。

离岸制衡战略成立的基本前提是美国牢牢控制海洋。故而,所有企图冲向大洋的大陆国家,都是美国首要封堵、打压的对象。同时,要引导俄罗斯、中国、印度、土耳其、欧洲列强,展开进军南部区的向心竞争——这些国家的发展都需要里海-波斯湾的油气资源,同时又都承受着南部区的极端伊斯兰势力的威胁。有充分的理由深入经营这个地区。



相形之下,美国绝对不能深入南部区,但又要确保美国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前沿存在,从而若即若离地隔岸观火,关键时刻四两拨千斤地投注资源,通过改变具体的国家关系和国家发展方向,让自身成为控局者。这些国家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展开一场独特的竞争:看谁能在美国的朋友圈里挤得更深。


如果前述四个任务发展顺利,美国就可以考虑启动第五个任务: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各发展出一个新的地区组织,进而在推动前述各国向心竞争的过程中,将这个组织深入覆盖整个欧亚大陆,最终全面改造甚至替代联合国——在他看来,联合国代表的是1945年的权力关系和治理需求,早就古董过时了。


在1997年,布热津斯基就能提出如此全面、深远的战略策论,可谓智深谋远。而美国的国力鼎盛和战略决策程序完善,更是闻名全球。然而,在《大棋局》刊行二十年后的今天,现实中的世界并未成为布热津斯基设想的模样,相反,二者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深的鸿沟。


何以大棋局的走势脱离了布热津斯基的掌控?美国在这种脱轨中,得失如何?对此,我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分析。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通过布热津斯基其人其书,进而理解美国战略和全球形势变化的关键节点。


然而,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环视全球,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世界。


大棋局的破坏者


为什么布热津斯基的战略构想未能实现?这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


简单的说,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构想,是让五个立场、意图差异巨大的人,阴差阳错又鬼斧神工地合力埋葬的。


    第一个人是本·拉登



从海湾战争到肢解南联盟,美国的战略推进可谓顺风满帆,大致算是沿着布热津斯基的战略轨道前进。岂料,2011年9月11日的一场恐怖袭击,却揭开了美国战略列车出轨的帷幕。


本·拉登一手策划、落实的911奇袭,震惊了世界,搅混了局势,更打乱了美国的战略步骤。美国忽然感受到,技术变革已经成了一把双刃剑。



得益于信息化革命所带来的指挥、侦搜、管控革命,美军获得了强大的常规战争能力,先后以低的惊人的损耗赢得海湾与科索沃的两场胜利。从此,美军可以强迫对手与之进行高科技层面的非对称较量。在海湾战争后的很多年内,这个不对称优势被普遍认为是难以弥补的差距。


但是,同样是这场信息革命,使得早已存在的国际恐怖组织,第一次得以借助互联网、便携电话、软件、个人电脑、卫星定位设置,低成本的对美国本土进行强袭。这同样是一场不对称较量,用拉姆斯菲尔德的话说,“恐怖分子几百万美元的投入,需要美国几十亿美元的应对。”


一时间,恐怖组织和反恐成了头号热点,悄无声息地造成了美国军界、学界关注焦点的偏移。


    总统小布什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本·拉登,是无法让美国战略列车长期出轨的。他最多起到扰乱和干扰作用。让本·拉登的干扰作用成倍放大的恰恰是这趟列车的车长,也就是第二位摧毁大棋局的关键人物——美国第43任总统小布什。



事后来看,恐怖组织虽然制造了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惨案,但给庞大的美帝国造成的损害是非常有限的,相反却赋予了美国巨大的道义优势。在这起震惊世界的人道主义惨案面前,即便是最反美的国家,也不得不表示深切的哀悼与同情。持保留意见的国家最多保持沉默,以避锋芒。


正如布热津斯基后来所说的那样,拉登的做法其实是小闹大帮忙。如果美国能抓住机遇,利用好这次危机赋予的道义优势,就可以放大美国的行动威力。这个时候,美国要做的就是打着反恐的旗子,不动声色地推进《大棋局》中的构想。


按照布热津斯基的设计,美国绝对不能进入欧亚大陆的那个全球巴尔干地区。而是要推欧亚大陆周边的强国们到这里来展开向心竞争。这样美国才能继续稳控大洋,制衡欧亚。



然而,小布什在这个巨大的战略机遇面前,却表现了十足的战略低能。他以单边主义加新保守主义的风格行事,粗暴简单无效地蛮干一场。又是打阿富汗,又是打伊拉克,等于是美国自己一头闯进了给别人挖的陷阱。结果,美国挥霍了历史赋予他的道义优势,更自我抵消了之前的战略布局。美军大批进入欧亚巴尔干的结果就是:


(1)让美国进一步成为极端势力的靶子。


(2)起到了惊散效应,逼周边国家远离这个陷阱,向外发展,无形中加大了美国的战略治理压力。


    新彼得大帝——普京


问题发展到这一步,已经非常糟糕了,更糟糕的是,在美国出了个战略低能总统的同时,俄罗斯却出了个新彼得大帝。这个人,就是摧毁大棋局的第三位关键人物——普京。



如果说小布什做的是变机遇为灾难,普京要做的就是化灾难为机遇,无限放大小布什的错误,让他永远无法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和小布什上台时继承的雄厚赌本截然相反,普京上台时接过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在内部,新生的俄罗斯面临着前苏联转型失败的崩解之痛;在外部,则面临着美国主导下的战略包围。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不仅有形的苏联已经碎裂为一连串的独立国家,俄罗斯的精神世界也被炸成了碎片。


※1991年12月9日的《纽约时报》,宣布苏联的死亡


造成这一切的,无疑就是美国。所以,当普京宣布,他将与美国联合反恐时,立即在内部激起了巨大的质疑和争议。


9.11事件发生后, 普京在世界各国首脑中,率先打电话给布什,不仅向他表示同情和支持,谴责伊斯兰恐怖主义;并且随后坚定站在美国一边,在反恐问题上采取与美国通力合作, 为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这包括同意美国飞机的过境权、提供情报协助、参与搜救。并积极与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协调立场,允许美国使用前苏联在中亚的基地,还向阿富汗北方联盟提供了价值几千万美元的物资援助。


开放领空与允许美军在独联体国家驻军,无疑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不要说俄罗斯杜马与社会舆论不会同意,即使在政府内部也遭到了其他高层领导的一致反对。但普京力排众议,并说服了大家,事实证明,普京棋高一着。他明白美国的正确轨道在哪里,所以他要努力将之引向错误的方向。他清醒地认识到,阿富汗与美国远在天际,却近在俄罗斯的肘腋。胆小鬼因为害怕战火,一见美军亮剑,就吓破了胆,生怕战火你烧到自己家门口。可真正的战略家却敢于借刀杀人!



在普京看来,美军打阿富汗,首先是帮俄罗斯有效地根除伊斯兰极端组织对俄罗斯势力范围的威胁,别忘了,上世纪80年代苏联侵入阿富汗,其中一个目标就是预先清除伊斯兰极端组织对前加盟共和国形成的潜在威胁。不幸当时的美国同样艺高人胆大,竟然不惜支援极端势力,也要先搞垮苏联。如今美国居然帮俄罗斯扫清周边麻烦,俄罗斯求之不得,何必害怕?普京就不相信,美军真能在阿富汗扎下根!



正是通过对小布什战略失误的利用,普京将俄罗斯的利益和美国的需求进行了紧密的战略捆绑。他通过支持美国反恐,换来美国不再将俄罗斯作为头号战略对手,更换来美国承认俄罗斯在车臣的军事行动也是反恐!


不仅如此,在小布什的帮助下,普京还于2002年5月28日同北约19个成员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罗马宣言》,成立了“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正式启动了“20 国机制”。根据协议, 俄罗斯在“20 国机制”中与北约成员国平起平坐。北约和俄罗斯将在反恐、危机管理、防止核扩散、军备控制和建立信任措施、战区导弹防御、海上搜救、军方合作与防务改革、民事应急等方面展开平等合作。



在布热津斯基看来,这是绝对的本末颠倒。等于是最后时刻帮助敌人实现了满血复活。对此,美国另一位战略大师基辛格也表示了忧虑,他指出,普京“是在谋取美国的支持,来追求俄罗斯自身的目标”。故而他坚决反对在车臣问题上向俄罗斯让步,因为这样将“迫使中亚刚独立的国家重回俄罗斯的战略控制之下”。


但是,布热津斯基也好,基辛格也好,都未能改变小布什政府的决策。等到普京在南奥塞梯、乌克兰、克里米亚连续亮剑出拳之后,那些嗷嗷叫着联俄反恐的美国军政要员,才明白当年究竟犯下了何其之大的错误!


    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将美国之前的战略收益葬送了大半,岂料剩下的那一小半,也有人要顺势埋葬。这就是最后两位埋葬大棋局的关键人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他的高徒安倍晋三。



和普京一样,小泉和安倍师徒也不是那种满足于消极享受所谓经济发展机遇期的主。他们要做的同样是放大美国的失误,同时加速本国的扩张。


911事件发生一月后,小泉内阁就通过了《反恐特别措施法》,为自卫队协助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奠定了法律基础。此后,日本国会分别于2003年、2005年和2006年三度延长该法。使得日本能够长期派出海军舰艇到印度洋协助美军执行后勤辅助任务。


※为美国航母提供补给与护航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战舰


当小布什决定出兵伊拉克时,德国的施罗德内阁强烈反对。日本却不仅支持美国出兵,而且于2003年7月26日通过《伊拉克人道主义与重建特别措施法》,为日本自卫队在伊拉克配合美国的军事行动奠定了法律基础。

如此一来,日本等于是利用反恐战争,不动声色地突破了自卫队仅限于本土防御的传统定位,将其军事力量远远推进到海外。客观上等于是在其政治正常化尚未实现之前,反而先有了军事大国的迹象。


而尤其不能忽视的是,日本政府采取这些行动的目的,绝不在于为出兵海外而出兵海外。其最终目的不在于抽象的满足日本右翼的虚荣心,而在于低调的攥取实际利益——逐步扩大对周边海域的控制权和海底资源的开采权。首当其冲者就是我国的钓鱼岛及周边海域和海底资源。而其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环节,就是竭力将美国套进中日冲突的烂泥之中。


小泉的最佳继承人,无疑就是他一手选拔、训练、提拔的高徒安倍晋三。



2006年,文艺春秋株式会社刊行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撰写的《走向美丽之国》一书。在该书中,安倍公开呼吁在亚太地区组建由美、日、澳、印构成的四边战略同盟。其深层动机就在于启动遭到封冻的中日对决,并且要进而策动中美冲突,让日本借机再崛起。


对此,已经日薄西山的小布什政府居然再度全力呼应。2007年3月,经美国副总统切尼的大力推动,日、澳签订了含有防务协议内容的《日澳安全联合宣言》,并启动了由双方的防长与外长参加的2+2战略安全对话机制(美日之间早已存在此类机制)。


与此同时,同样是在小布什政府的促进下,这个战略安全对话机制进一步扩展成了美、日、澳、印四方参与的四国战略对话机制。4月上旬,日美印三国首次进行联合军演。5月(也就是《日澳安全联合宣言》签订刚刚两个月后),美、日、澳、印进行了第一轮四国战略对话。同年9月,美、日、澳、印和新加坡五国在孟加拉湾举行联合海军演习。



2008年奥巴马出任新总统后,宣布退出中东,后期更强化对俄经济制裁,算是部分纠正了小布什的错误。可是,其在东方问题上的政策却从未走出小布什政府后期的错误设计。无论是战略东移,还是空海一体战,还是战略再平衡,包括珍珠港的那场联合纪念,对钓鱼岛的联合防卫承诺,其实都是在替日本站台、背书、当枪使。


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再想回到1997年的那个大棋局,已经是恍如隔世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布热津斯基并未气馁。他虽然严厉批评了小布什政府的战略无能,但并未停留在怨天尤人的层面,而是奋日暮之行、起囊底之智,又为美国设计了一个2.0版的新大棋局。而这个新大棋局长期为世人所忽视,检讨、研究远不如前一个大棋局那样受重视。故而,在下一期文章中,我们将针对这个新大棋局,一探老布晚年的绝地反击。


最后一计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的战略构想终未能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布热津斯基并未就此气馁,911事件发生后,布热津斯基又相继推出三部新作,依次为:


2004年,76岁,《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The Choic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


2007年,79岁,《第二次机遇: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Second Chance: Three Presidents and the Crisis of American Superpower)


2012年,84岁,《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Strategic Vision: America and the Crisis of Global Power)


※《大抉择》、《第二次机遇》、《战略远见》的书影


通过这三部著作,布热津斯基深入检讨了反恐战争的战略失误,最终在《战略远见》中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笔者所说的2.0版大棋局。


    《大棋局》目录里的玄机


要深刻理解这个2.0版的大棋局,首先要回到1.0版,到《大棋局》的目录中寻找理解布热津斯基思维脉络的重要线索。


※《大棋局》书影及目录页


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一定记得,该书共分七章,分别是:


第一章 新型霸权

第二章 欧亚大棋盘

第三章 民主桥头堡

第四章 黑洞

第五章 欧亚巴尔干

第六章 远东之锚

第七章 总结


其中,第三至第六章是全书的主体。在这一部分,布热津斯基立足他划分的欧亚大陆四大战略板块,围绕他圈定的五个战略棋手、五个地缘支轴,纵论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章,从欧洲开始,到远东结束。依次分析了美国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中央、南部、东部四个战略区的不同任务。


这个次序绝非随机生成的,而是有着深刻的逻辑。


作为科班出身的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在讨论战略、外交问题时,一贯善于整体把握内政外交、文斗武斗。美苏争霸时期他就意识到,苏联虽然咄咄逼人,但本质上是个军事力量一枝独秀的畸形大国。美国却是一个各项指标平衡的综合性大国。故而,“苏联不战胜就失败,美国不战败即胜利。”限制苏联武斗优势,发挥美国文斗优势,就成了取胜的一体两面。



苏联的解体证明了美式文斗战略的成功,更使得美国踏出了“迅速崛起为真正的全球性超级大国的最后一步”。“这个在国际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大国,加上其政治上表现积极、经济上充满活力的伙伴——欧盟,似乎不仅能重振西方的全球卓越地位,也能为美国自身确立一种建设性的全球角色。”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布热津斯基写成了《大棋局》一书。换言之,在布热津斯基看来,美国最核心的王牌,既非军事,也非经济、金融,也非高科技,而是它那一套能够让很多外国人向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故而,最成功的战略,就是用地缘杠杆去落实、放大美国及其追随者的文化霸权。所谓“民主桥头堡”,其实就是美国文斗体系在欧亚大陆上最坚固的前沿存在。再加上北约这个武斗组织的辅翼,苏联解体留下的真空地带,等于给美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扩张机遇。


※《大棋局》中关于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变化的图片


然而,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依然存在着利益分歧。文化与意识形态向来是国家间合作的双刃剑。北约东进的同时,欧盟也在东进。如果欧洲顺势脱离美国控制,那就非美国之所愿了。所以,他才提出利用法德矛盾,强化对欧洲的掌控,既要控制欧洲一体化的速度,还要界定其边界,及其与美国霸权的关系。


至于防范、打压俄罗斯,利用南部区的混乱,分裂东部区,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


    黄金时代去而不返


但是,911及其之后的一连串巨变,彻底葬送了苏联解体制造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布热津斯基在《战略远见》一书中概叹的:


“由于民众对世界历史与地理的无知,追名逐利的大众媒体利用公众的恐慌心理,帮助善于煽动宣传的小布什政府用八年时间将美国变成了一个四处炫耀武力的国家。‘反恐战争’成了外交政策的代名词,美国很大程度上未能制定一个能够在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维护自身长远利益的战略。由于上述原因,美国在21世纪的新兴挑战面前几乎毫无准备。”



“小布什总统任期中代价高昂的单边主义导致了中东长达10年的战争,以及总体而言的美国外交政策的脱轨。2008年的金融风暴几乎使一场灾难性的经济萧条加速到来,从而促使美国和西方许多国家突然认识到自己在未受管制的贪婪面前的系统性弱点。”


    变化的世界,衰落的美国


这里出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21世纪的新兴挑战”,一个是美国内部的“系统性弱点”。如不能深刻理解这两点,就难以深刻理解布热津斯基的2.0版大棋局。


事实上,比恐怖主义和俄罗斯更让西方世界不安的,其实是中、印两个东方人口大国的复兴,以及那个藏在美国身后韬光养晦、非我族类的日本。


这可不是布热津斯基的一家之言。早在1999年,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编纂的跨世纪年度“全球战略评估报告”中,已经把俄、中、印三国列为有可能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和战略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破天荒的第一次未提及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和不利影响。到2010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出台,俄国居然彻底消失,而只剩下中、印被列为全球最大权力变量所在。对日本的猜忌、防范,更是从未远离美国决策层。



美国的系统性弱点则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1,国家债务不断增加且终将不堪重负。

2,金融体系存在缺陷。

3,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流动陷入停滞。

4,国家基础设施破败不堪。

5,公众对世界极其无知。

6,政治体制日趋僵化且党派色彩浓厚。



    美国的残存优势


虽然黄金时代去而不返,六大劣势严重影响了“美国梦”的全球形象,但美国也还没有变成破铜烂铁。布热津斯基指出美国的六大劣势后,又强调了美国残存的六大优势:


1,整体经济实力依然占优。

2,源自企业家文化和卓越高等教育机构的科技和创新能力。

3,人口基础相对雄厚(包括总量、出生率、老龄化程度、吸引和同化移民的能力)。

4,反应性动员能力。

5,独特的地理位置。

6,包括人权、个人自由、政治民主和经济机遇在内的一整套价值观。




他尤其强调:“美国的建国原则影响深远,经济模式极具活力,人民与政府关系良好。这种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制度是美国在全球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展示出美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才能重新恢复其历史发展势头,特别是在中国对第三世界的吸引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剔除掉这些话语的立场色彩,实质就是揭示了布热津斯基要立足文化优势、价值观优势,整合其他优势,改造劣势,打造一个新棋局。


    新棋局:从北极点看世界


既然1997年的世界格局已经去而不返,就要让地球转动起来,换一个视角再看世界。这一转,就转出了《战略远见》第一章的第二幅插图——跨大西洋联盟:



接着,布热津斯基将地球又转了一下,画下了一个圈:



这个圈就是美国主导的,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大西方阵营。占据了全球人口总量的15.9%,世界总产值的46.3%,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7%。这个阵营首先是引领全球文化的核心圈,同时又是全球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进而再形成一个强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就可以无敌天下。实质是要让世界变相回到甲午战争之前西方掌控世界的旧格局。只不过,当时的“西方”局促在欧洲一隅,群龙无首。现在的“西方”则更大、更具活力,而且有了明确的领导者——位于欧亚大陆之外的美国。


这就像一个特权俱乐部,内部可以适当展开有限竞争,但首先要在美国老大的带领下,共治非西方世界。


    新任务:大西方、旧南方与新东方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美国要完成如下四大战略任务:


任务一:立足自身的六大优势,克服六大劣势,实现复兴。同时立足文化共性,对外再打一场文化整合战争。


肢解苏联,靠的就是文化战,只不过那是一个以破坏性、肢解性为主导的文化战。这一次略有不同。苏联解体的现状还要努力维持,但同时,要更加发挥美国文化的融合威力。形成新的大西方阵营。


任务二:改造欧盟。



改组欧盟,是因为欧盟大而无当,又不思进取——对外不配合美国的全球秩序维持,无所事事;对内追求“一种由社会提供安全保障(从摇篮到提前退休)的生活方式”,造成与经济增长无关的公共债务越来越大。


结果就是,欧盟已经丧失了利用价值,越来越成为一个拖后腿的队友。但同时,又抱着个大欧洲的梦想不放弃。如果有一天真振作起来,又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全球霸权的承重墙。所以,欧盟要重新找回历史上的战斗、进取、创新性格,但又要接受美国的领导:


“在经济上,欧洲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参与方;它的人口和对外贸易远超美国。然而,欧洲仍然只能在半统一的西方当中,通过其与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经济联系,更具体的是通过北约的联系,充当美国的低级地缘政治伙伴。”


    任务三:改造土耳其与俄罗斯。



这两个国家都属于半西方国家,退一步就会演变成非西方国家,进一步则可以进入西方阵营。在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代表伊斯兰势力,与基督教世界进行长达六个世纪的对抗;后来又因其世俗化而成为欧洲防范苏联帝国迂回欧洲和极端伊斯兰势力渗透的前沿据点。俄罗斯本是西方的一员,在皇室政治时代,一度深度融入欧洲大家庭,长期活跃在欧洲列强俱乐部内,既对内竞争霸主地位,又对外一起瓜分世界。


如果美国能将这两个国家改造成功,不仅将戏剧性地改变全球力量分布,而且将历史性地重塑“西方”,还可以利用土耳其与俄罗斯在“西方”内部更有效地制衡法、德、意等老盟友。同时,还能构筑起针对伊斯兰极端势力的防波堤。


故而,确保土耳其的世俗化,俄罗斯的西方化,是未来美国全球战略的两大重点。其中,对俄罗斯的同化改造尤其困难。


深度改造俄罗斯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希望,在于普京之后的俄罗斯出现一个乐于深度西化的新领导人。同时又要严防俄罗斯得寸进尺,将计就计,重新变成新的苏联。


布热津斯基尤其担心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地缘要点上伺机扩张。但他表述的非常巧妙,为了强化世界秩序离不开美国的印象,他在《战略远见》中说,“一旦美国衰落”,俄罗斯就会在前述三个点上发力:


“在成功扩张格鲁吉亚的情况下,俄罗斯很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地迫使阿塞拜疆就范。面对重振雄风的俄罗斯,阿塞拜疆绝不会公然反抗,欧洲也将面临更大压力,不得不接受俄罗斯的政治日程。”


如果美国力量显著衰落,就将“为俄罗斯提供一个不冒任何风险便可吞并白俄罗斯的大好契机。俄罗斯仅需动用小规模部队甚至无需动武便可达成目的,除有损其负责人的地区大国的形象之外,无须付出任何代价。与格鲁吉亚不同,白俄罗斯既得不到西方的军事援助,也得不到西方的政治同情。


没有美国的支持,欧盟不可能做出回应,而对一些欧洲国家而言,白俄罗斯的前途命运与它们没有多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将陷入极大的被动。中欧国家处于害怕俄罗斯今后得寸进尺可能会要求北约采取行动,但随着美国的衰落,北约要作出强有力的集团回应将难上加难。”


乌克兰则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不断刺激俄罗斯,使之“丧失耐心而仓促施压,西方又对此置若罔闻,欧盟周边将可能陷入混乱。”


所以,单纯的文化融合并不足以确保政治合作,还必须通过地缘控制、内部改造等多种方法,才能确保一个美国领导的大西方阵营。


    任务四:维持旧南方,打造新东方


美国重塑西方,需要时间,更需要好的战略环境。这个环境的底线是:美国重组西方之前,不能出现大的干扰因素。美国重组西方之后,不能出现足以与之抗衡的同级别对手。


故而,南部战略区要继续保持欧亚巴尔干的动荡属性。同时,要站在亚太的尺度上,重新划定东部战略区的范围。


因为重塑西方的需求,将必不可避免地从美国的核心盟友圈层中舍掉韩国和日本。这只是时间问题和表述问题。但舍不得的却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在1.0版的大棋局中,布热津斯基更多是立足中美日三角,分裂东部区,维持地区和平,进而无限拖延一场有可能促生一个海陆双元强国的地区冲突。同时还要形成中美联手挤压俄罗斯的陆权合作,以及美日联合维持亚太海上秩序的海权合作。


可是,今日世界时过境迁。俄罗斯已经利用911提供的反恐红利,事实上重返大国舞台。潜在的东方对手中却又多出个印度。事实证明,印度也是一个很善于见缝插针的国家。他同样利用了反恐红利,摇身变成有核国家,还和日本、澳大利亚、东盟各国眉来眼去。更利用了奥巴马重返亚太的机遇,变“东望”为“东进”,加速介入太平洋事务。


面对这种新格局,布热津斯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对俄罗斯改为文攻武卫的同时,要在东方同时平衡三个大国的压力,不能允许其中任何一个成功,甚至不能允许其中任何两个深度结盟去搞垮或搞乱第三个,更不能允许这三个国家全面结盟,可同时又不能让这三个国家全面大混战——那样有可能诱惑俄罗斯南下,吸引极端伊斯兰势力东进,从而造成全球局势彻底脱离美国掌控。


※《战略远见》中关于亚太局势的图片


所以,必要的时候,可以抛出日本,让中日印搞三角制衡,但美国要确保三国间的斗而不破。最终在这种复杂的制衡再制衡中,形成一个更稳定、更少冲突的新东方。从而让美国有时间、有精力去融合出一个驾驭世界的更大、更具活力的新西方。


到新西方君临天下的那一天,就是全世界政治家都必须学会看以北冰洋为核心的世界地图的那一天。也是破碎的非西方世界蛮夷化、边缘化、附属化的一天。


这就是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2.0。


这一次,新大棋局的命运如何?在一个没有布热津斯基的世界里,世界大势如何变幻?


--- m.mindcherish.com ---

微信搜索" 潮汐社区 "




产业与金融大咖好难约? 微信搜索 & 进入 潮汐社区

1000多位智咖和达人

随便撩


商务合作,请直接勾搭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大宗·金融知识库

点击查阅

大宗业务: 套期保值 | 套利 | 套利心得 | 商品定价 | 贸易融资 | 融资方式 | 仓储 | 航运第一季 | 航运第二季 | 航运第三季 | 航运衍生品 | 油轮 | 商品风暴 | 钢贸 | 石油贸易 | 衍生品 | 公司研究 


品种系列:玻璃 | 黄金 | 菜粕 | 玉米 | 甲醇 | 甲醇第二季 | 塑料 | 钢铁 |  |  | 螺纹 | PTA | 橡胶 | 大豆 | 小麦 |  | 煤炭 | 石油 |  | 棕榈油 | 棉花 | ETF期权 | 铁合金 | 原油 | 铁矿石 | 茶油 | 沥青 |  | 天然气 | 咖啡 | 棉纱 | 白银 |  | 饲料 | 鸡蛋


公司产业:伊藤忠 | 住友 | 丸红 | 三井物产 | 亚洲粮商 | 油脂油料 | ABCD | 油脂巨头 | 中粮 | 益海嘉里 | 巨头年报 | 矿业寡头 | 四大粮商 | 大宗寡头 | 国内粮油 | 必和必拓 | 淡水河谷 | 孟山都 | 中储粮 | 鲁花 | 中纺集团 | 嘉吉 | ADM | 邦吉 | 路易达孚 | 嘉能可 | 贡沃 | 粮油争霸 | 埃克森美孚蒂森克虏伯 | 巴斯夫 | 化工第一季 | 化工第二季 | 化工第三季


宏观系列:金融危机  | 资产配置 | 投资时钟 | 非农 | 楼市 | 中国经济 | 矿产资源 | OPEC | 货币 | 美元 | 人民币 | 货币政策 | 中国金融史 | 地缘政治 | 一带一路 | 中国历史 | 中国经济 | 脱欧


金融系列:CTA基金 | 桥水基金 | 金融女郎 | 高频量化 | 对冲基金 | 资管 | 泽熙 | 股票 | 债券 | 外汇 | 期权 | 主权基金


交易系列:德州扑克 | 交易员 | 交易理论 | 交易系统 | 风险控制 | 技术分析 | 交易心理 | 个人修炼 交易书单 | 交易故事 | 均线 | 金融女郎


大宗地理:

美国 | 阿根廷 | 新加坡 | 俄罗斯 | 瑞士 | 日本 | 伊朗 | 印度 | 巴基斯坦 | 巴西 | 巴拿马 土耳其 | 伊拉克


人物系列:石油大亨 | 沈文荣  | 宁高宁 | 索罗斯 | 利佛摩尔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至扑克投资家(puoke.com)

获取更多、更及时的干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