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李萍(化名)称,长期遭企业家丈夫邹某家暴和虐待,离婚后要不回孩子的抚养权,最新进展来了!
4月8日,李萍顺利接回孩子,法院工作人员说,抚养权已执行完毕,涉及的财产等问题也在处理中。
李萍的病例拼凑出婚姻的模样,
2016年首次肋骨骨折记录,2023年精神科“应激相关障碍”诊断书,以及手机里保存的237条辱骂语音,2015年她与企业家邹某结婚后,从烟头烫伤到孕期殴打,从被迫喝排泄物到债务缠身,
暴力不断升级,李萍得了抑郁症和创伤后遗症。
2023年她赢了离婚官司,但邹某却阻止她接回孩子,这场拉锯战持续两年,直到最近法院强制执行,孩子才回到母亲身边。尽管《反家庭暴力法》明确持续性家暴可构成虐待罪,但现实生活中,自诉门槛高、证据固定难。
即便李萍手握医院诊断证明、聊天威胁记录等证据,警方仍以“超6个月追诉期”为由未立案。
接回孩子很重要,但公道是,要让施暴者付出代价!家暴不是“家务事”是犯罪,不能用民事调解,又或是经济惩戒来替代刑事追责,更不能默认“离婚即豁免”。只有让每记拳头都付出法律代价,才能让施暴者不敢挥拳。法律管得了谁养孩子,更该管得住谁打人。
李萍在法庭上举起满是烟疤的手臂时,邹某注定逃不了,他的这些账,等着法律来算。
编辑丨徐晓
编校丨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