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研读间
这里将分享关于高等教育以及社会转型的观察和评论,此外还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和探讨,旨在为理解中国社会的运行逻辑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对话基础。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研读间

三年的入局、困局与破局——非典型「媒体人」的媒体观察

清华研读间  · 公众号  ·  · 2017-09-29 22:25

正文

   题记

676篇原创文章,143万字,22部视觉作品,超过50位团队记者参与创作。


这是一代代心怀梦想的笔者在理想主义的土地上耕耘的结果。


3年的时间足够短,足够让我们还能记得起来的时候,回首一步步的脚印;3年的时间也足够长,足够在新媒体川流不息的变化中看到时代的嬗变。越是行路匆匆越是应该停下脚步看看来时路,这也正是在此时选择再次拿起笔的理由。


起: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发育着什么样的媒体?即使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也每天沉浸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之中。特别是手机端媒体的兴起和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让信息传达的速度和效率从未像今天这么迅捷——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感知世界了新的器官。


▲舆论的作用路径


作为一个以高等教育为定位的自媒体,我们一直也在探索这些社会问题的答案。对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被分为7C。


l  家庭宗族环境(clan)

l  教室环境(classroom)

l  校园环境(campus)

l  国家社会环境(country, or China)

l  跨文化环境(cross-culture)

l  网络环境(cyber-space)

l  社区社群环境(community)


而这七类环境在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正在变化。相比于民国时期的书香世家,私塾教育环境下家庭宗族教育的影响,当今社会大学教育对人成长的影响已经开始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在现在的社会我们越来越多看到,某高中一个班出N位院士。其实,在清华就出现过「一寝室三院士」。(2015.12.8《一屋三院士,解读清华史上学术最牛寝室》)


▲研读间人物类作品

在这七类环境中,影响越来越大,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就是「网络环境」。在过去的十年中,网络环境从BBS到人人网(校内网)再到微博,如今微信、公众号、知乎平台已经成为了传播思想、沟通感受的主要渠道。


承:「叫好」与「叫座」的平衡


就如同电影一样,新媒体作品也永远是在「叫好」与「叫座」之间平衡。观察与探索中,研读间也在3年亲身尽力的媒体事件中「升级打怪刷经验」,渐渐积累了下宝贵的数据和案例。


▲微信与网站的浏览量对比


1.「速度」决定媒体的「高度」

2015年,清华大学首次在QS排名上高居中国首位(含港澳台),在QS官网发布消息之后,教育类新闻门户和清华研读间在半个小时之内相继发布消息(2015.9.15《2015年QS排名出炉,清华升至25领跑中国》),图中是发布后笔者「人肉采集」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浏览量的增长速度变化。


事实上,微信正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微信的传播闭合性强,是在由「点」「圈」「链」组成结构化网络的基础上形成圈状的螺旋式传播。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重要渠道正是朋友圈。作为熟人社区,具有组织严密性和感情牢固性,以及分众化、高粘度的特点,使得信息传播精准性更高。


规模庞大的微信用户如同一个个信息收发点,可独立可串联,进而形成了庞大的信息网络,这些信息网络具有相当规模的凝聚力,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公众意见,具有强大的自组织力。


▲作品后台数据信息


2.「时机性」的媒体内核

研读间曾有一篇传播量比较广的文章同施一公老师相关(2015.8.21《施一公,那风一样的男子》),当时恰逢他剪切体研究重大成果突破。结合媒体的报道和此前的采访基础,创作了这篇文章,24小时之内突破10万。


这就体现了新媒体最重要的特点——时机性。由于更快的传播效率,所以以最快的速度对于读者关注的人和事进行内容生产往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研究表示,在自媒体时代,一个热点从爆发到湮灭周期更短。


热点,新媒体领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势在必得的阵地。如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样全球关注的热点,团队邀请社科学院博士生撰文(2016.11.9《入主白宫的「川普」,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在重大时间节点,以有趣的形式讲述同学们的共同经历,强烈的代入感成就了作品(2017.2.19《新学期不熬夜 | 校园夜猫子的自救指南》)


但研读间追求的,不是空洞无物的热点,而是在那背后更有意义的“干货”,更饱满的清华人物,更充实的清华故事,更深刻的清华精神


▲研读间清华文化类作品


转:舆论场上的「光合作用」

However,当代中国的舆论场是一台永动机,给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提供海量的信息在信息过载的世界里,每一天我们的情绪都往往被与自己生活基本无关的公众事件所影响,在「转赞赏」之中,成为舆论场上的一个细胞,给舆论场提供着运转的能量。


不得不承认,真是这样的新媒体舆论环境颠覆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 颠覆了传统阅读方式:浏览信息的环境自由化,智能设备改变阅读方式。「闲时阅读」正在代替精读,阅读体验成为主要消费需求


● 颠覆了社会人际关系构成:整个社会的社交网络可以通过互联网完全建立起来。互联网极大减低了人际关系维持的时空成本,「思想聚类」成为了人际关系的新核心


● 颠覆了新闻和舆论的产生模式:新媒体重新解构了当下的舆论传播渠道。人人都能够提供新闻素材的时代,谁最先进行议题设置、感情定位,谁才具备新闻主动权。


正是这种颠覆,才使得舆论的生成过程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


▲新媒体舆论「光合作用」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将舆论场分为三个部分——自媒体平台、公共媒体空间、社交平台。


在「自媒体平台」方面,它以两种方式向舆论场输出作品:一种将输入到两微一端的舆论空间,也就是公众号列表的那些文章,称为「一次传播」;另一种是被分享到社交网络,就是「转发」,称为「二次传播」。而在内容制胜的时代,微信依靠熟人圈子的「二次传播」逐渐成为主流。


▲应用技术创新的新媒体视觉作品


相比于传统的阅读方式,微信阅读极强调伴随式。绝大多数人阅读微信是在挤地铁、排队购物、吃饭、睡前等零散时间阅读,这也就表示公众号的内容都不会太长、分析不会太深,「快餐式」的阅读体验正好与快速的生活节奏匹配。


▲「两微一端」的观察作品


在「两微一端」的舆论空间,进行的是一个闭环的循环。它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有新的媒体素材注入 ,舆情被不断放大。


勾连时事热点,又会使舆论向社会深层次进行探讨和转化。比如热议的浙江大学10W+评教授事件,第一轮循环过后,话题开始向深层探讨,分成了「传统体制僵化,需要进行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赞同派、「网络文章认定为学术成果践踏了学术的尊严」的反对派,同时就高等教育的基本逻辑、学术独立等深层问题产生了第二轮循环。


▲邀请清华研究生打造专栏


社交平台中存在两类人群,掌握舆论资源多的大V和资源少的公众。一个多元神经网络结构的社交平台,信息很容易交叉覆盖地进行病毒式传播。


新闻学院的团队曾经做过 「网络社交的市场研究」,人本质上来说只有三种市场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也就是认识的人)。一般来说,认识的人越多、类型越杂,社会资本越高,但也不是可以无限高的。英国曾做过研究,一个人稳定的社交联系不可能超过150人。然而,可以通过网络增加社会资本。人们能够跨越传统的、基于实体接触的人际的鸿沟。


合:理想、媒体与我们


不得不说,研读间的记者一直都在讲述着清华园中的故事,而讲着讲着,他们自己也成了最美的故事(2017.5.25《去年发三篇AM封面论文的学术新秀,如今娶了采访他的研读间记者》)


研读间的同学们,一直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校园观察者」。2014年的「记者节」,已经运营了2个月的清华研读间的创作者和编辑们勾勒研读间的「理想」。


而今天,这些当年创始人的理想依旧是研读间的理想——


做一个校园观察家。「校园」和「观察」是其中的两个要义,强调的是对现实的认知和理解。身处校园,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比其他人更了解校园——通过深度采访和沉浸式观察,而非自己的固有思维。而且作为研究生媒体,要坚守科学的理性。


尝试做些公共新闻。什么是公共新闻?公共新闻是真正报道受众需要的新闻,是了解受众的真正需求,并通过新闻媒体作为中介和桥梁,连结起读者和政府、企业、相关机构,并促成问题的解决。或许,这个「眼球经济」下媒体的追利相去甚远,然而这却是校园媒体可做之事。


建设性的批判思维。在信息技术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习惯于解构和批判——社会的扁平化使得批判廉价。但是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新闻媒体,在「解构」之后必然是如何「建构」,是所有有理想的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开放性的形成观点。校园媒体的运作主体是学生,在媒体的初期,创作往往习惯于针对现实,用一些 「常识」进行批判;而随着运作的深入和成熟,学生媒体也在不断地向着有「格局」的媒体靠拢,试着在「已然」和「应然」之间架构一些中介力量,让读者在期间思考。


▲选题会上的头脑风暴


这些校园的观察者,是名符其实的「媒体人」,或许在今天的新媒体领域,谈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理想的规划必须是基于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而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了。


但是我们依旧想谈谈理想,因为理想并不是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样」,而是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是什么样」。


末:来点鸡汤


3周年之际,我们将此前被看作是「胶片」、「画布」和「投刀」的文章,整理成文集。在给这本书起名的时候,编者们都试图起出更有创意的名字。可是后来发现,「清华研读间」这五个字似乎最能代表这本书中每一篇文章背后的情怀。


毕竟,在3年前的那个子夜。一群工科男和一个文科男在万人地下室为了这个崭新的公众号起名,在又困又冷之际,在大家在「想要回去睡觉」和「起出一个好名字」之间取得了平衡——「清华研读间」就这么诞生了。


这是一个「草率」的决定,但是此后每一届研读间同学的奋斗,都绝非「草率」,而陪伴他们的依旧是子夜的清华园。当年,创办公众号的那位憨态可掬的老前辈曾为它写下「我们坚持一腔热血地在理想主义的土地上无花无酒锄作田」的誓言。


有人说,唐伯虎《桃花庵歌》中这句「无花无酒锄作田」本意是历史上的王侯将相总被雨打风吹去,了无存迹。然而,我们却反其意而行之,坚信历史上斯人虽作古,但是他们的思想与观念借助文字的力量依然流传后世,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所做的与古人无异。


而这,也是我们坚持走到今天,并还会坚持走下去的全部理由。


这或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但一定是我们的时代。


▲清华研读间--清华大学研究生原创作品集


(本文作者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清华研读间”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原核心成员之一)


文字 | 常松

编辑 | 金慧 凉粉

责编 | 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