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研究所
【用科学来解答一切关于吃的疑问】 撸串喝啥啤酒最配?回复“啤酒”查看; 蓝色的肉你吃过吗?回复“蓝肉”; 想挑到最好吃的水果?回复“水果”; 夏天吃什么最解暑?回复“解暑”; 吃什么能越吃越瘦?回复“越吃越瘦”; 关注所长,多知道点不吃亏。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研究所

同样是做鸡,为什么你们之间的差别那么大!

吃货研究所  · 公众号  · 美食  · 2016-10-24 21:12

正文


你是否觉得“肉食鸡”的口感不对,做出来的菜没能发挥你十成的功力?你也觉得散养的走地鸡肉质更扎实风味更浓郁?同样做鸡,它们的区别究竟在那里?本文为你解答疑惑。


当鸡跑步时,吃鸡的人在想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资深吃货,又会动手下个厨房,总有一天会面临以下困扰:自己做白斩鸡总是觉得口感不对,熬了锅鸡汤味道又寡淡,过了油的辣子鸡丁好似一团棉花,有一个问题开始在内心深深缠绕——自己的一身厨艺,是不是被食材耽误了?


煲鸡汤。 图:123rf.com.cn


于是有人告诉你,现在的鸡一般都是规模化饲养,灯下生、笼中长,40多天就可以出栏杀掉,屠宰、解剖、冷藏、冷冻一路送到你可以刷卡买到的地方,早已不是那些在瓜田李下扑棱翅膀的“柴鸡”了,这就是鸡肉口感不好的原因。如果要吃到那种有味道有口感的鸡,需要让它活得久,散养,走地,运动,甚至跑步,实现一种城市中产阶级的life style。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散养、走地的鸡。 图:123rf.com.cn

 


肉食鸡:无可挽回的工业化


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认为“柴鸡”比“肉鸡”口感好的原因仅仅是它们的养殖方式不同,而这是不妥当的。柴鸡这个名字,有很多种叫法,比如草鸡、土鸡、走地鸡等,大同小异,都是区别于规模化养殖的所谓“肉食鸡”。柴鸡和肉食鸡的区别,首先还要从品种说起。


所谓“肉食鸡”是上世纪80年代国外大量引入的白羽鸡,也被称为“快大型白羽鸡”。可以说,上世纪前,中国少见白色家鸡,普通人见到一次几乎要当作祥瑞了。而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地家鸡中,养殖规模最大的是黄羽鸡,也叫三黄鸡,一些按照传统方式被小规模散养,但更多已经走上了规模化养殖的道路,也渐渐引入了国外鸡种的血统,成为“快大型黄羽鸡”、“中快型黄羽鸡”等混血品种;另有一些杂色本地鸡,多数被散养,如今已经越来越少见。


白羽鸡长这样。 图:CookWook



黄羽鸡的毛色偏黄褐色。 图:wemedia.ifeng.com


我们现在所说的“柴鸡”除了指品种是血统纯正的中国本地鸡外,还会对散养条件做一定的要求,比如有些消费者会认为必须是在树林、竹林、草地放养,才能称为正宗的“柴鸡”。


看科普却猝不及防一嘴狗粮,这谁又能料到? 图:twitter.com


但即便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喂养相同的时间,柴鸡的肉质和白羽鸡也会不太一样。柴鸡的体型较为匀称,鸡肉含水率更低,肌原纤维密度更大,肌内脂肪却要高一些,所以会有一种紧实细密的口感,但是高温烹饪也很容易变“柴”。


相比之下,白羽肉鸡含水率高,肌原纤维粗但是密度低,显得块头大、松软,所以在炸鸡、烤鸡、白煮鸡胸等领域如鱼得水。从养殖角度来说,白羽鸡个头大,易于集中饲养和防疫,统一宰杀和加工也方便,生来就是个罐头命。最重要的是,它的料肉比,实在是优于人类从前改造过的所有畜禽这也是它迅速取代柴鸡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因为它对资本运作更友好。


胡萝卜苹果烘烤鸡。 图:123rf.com.cn


我们把畜禽看成一种能够小范围走动的产肉机器,料肉比指的是投入饲料的重量和获得肉产品的重量之比,可以简单理解成投入产出比。在规模化饲养的条件下,白羽鸡的料肉比是1.8,黄羽鸡是2.5,猪是2.7,而牛高达7.5。这就意味着,投入同样重量的饲料,白羽鸡产出的肉的重量是黄羽鸡的3.2倍。(不要责备牛啦,食草动物的宿命就是需要不停吃吃吃)。


来一盘鸡翅咩? 图:123rf.com.cn


这就是长久以来,人们按照经济需求,把鸡一步步选育的结果:白羽鸡睥睨其它畜禽,成为了最适合把物质积累成食物的存在。由于品种不同,白羽肉鸡本身的肉质就与黄羽鸡和杂色鸡不同;而工业上的要求又使得白羽肉鸡长大就奔赴刑场,没有什么时间锻炼自己的肉质,也没有时间在体内沉积各类风味物质(大部分是核苷酸)了。



柴鸡:更适合中式菜


大家讨厌白羽肉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肉质对于中国多少有点水土不服。

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白羽肉含水率高,肌肉束野蛮生长,显得块头大、松软,所以在一些领域如鱼得水:美式快餐的炸鸡,披萨上的烤鸡,嫩滑的咖喱鸡,健身配餐的白煮鸡胸,都需要容易能快速软烂的鸡肉,但柴鸡显然不适合这种场合。


咖喱鸡。 图:123rf.com.cn


中国一些传统菜的做法,讲究肉有嚼劲,这一点类似于中国人爱吃“筋头巴脑”的牛肉,所以更适合用柴鸡入菜。并且中国菜较多使用文火慢工,似乎可以逼出鸡中的一切营养——当然我们知道那不完全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烹饪方式给了鸡肉与油、水、作料更充分的反应时间,带有风味的产物也就更丰富。至于咱们开头提到的白斩鸡等力求脆爽的做法,更是非三黄鸡不可了。像烧鸡、荷叶鸡这类要求整鸡烹饪的工艺,在嚼劲的基础上还提出形状完整度,更对鸡的肉质产生了要求。


有嚼劲的小鸡炖蘑菇。 图:thebrookcook


为什么中国传统菜和柴鸡更搭呢?原因恐怕跟古代养鸡的用途也有关:鸡不单纯是用来养一养就炖掉来吃的,公鸡需要每天早上给主人打鸣,母鸡则担负下鸡蛋的重任,可以说鸡全家都在打工,时不时还会有周扒皮们晚上三点喊鸡们起来开会。平常没事呢?也不闲着,公鸡东家跑到西家,母鸡找地方孵蛋,其乐融融,你都不好意思打断它们的生活。


所以,很多鸡都需要养上半年一年,甚至数年才在过年的时候杀掉。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肉已经不似年轻时那般幼嫩,开始变柴了,这才适用于上述那些烹饪方法。


荷叶糯米鸡。 图:blog.sina.com.cn



世间安得双全法:科学养柴鸡


但是,这种看上去其乐融融的养鸡方式也有诸多安全隐患,因为野外的环境里面,污染物实在是太多而且不可控。鸡活得越久,就越是能积累这些有害物质。尤其是近年来的几次大疫,无论白羽鸡还是柴鸡,统统都受到了打击,更加让消费者不放心了。


烤鸡串。 图:123rf.com.cn


所以,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美味的需求,填补柴鸡的市场固然有必要,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也是要注意的。除了选好柴鸡的品种之外,还要控制环境,尽量减少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等污染源。接下来就是两个让柴鸡口感更好的法门了:


活得久一点。饲养周期起码要超过150天,等待鸡肉中沉积足够多的呈味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柴鸡也会采食一些虫子、果实之类食物来丰富食谱,它们也是呈味物质沉积的重要来源。


白斩鸡。 图:rmzsspx.com


多跑步。这不是开玩笑,我们来举个隔壁的例子——猪。在以前的养猪户中,曾经有个偏方可以让猪的臀腿紧致,瘦肉率高,那就是把猪舍的一部分造成斜的。猪每天爬坡,臀部的曲线马上就变得美观起来。


土豆炖鸡块。 图:123rf.com.cn


鸡的习性还是蛮活泼的,今年流行过一组表情包,就是鸡们奔跑的样子,一瞬间把人们从葛优瘫中唤醒了。如果场地合适的话,鸡场里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种饲养时间长、运动能力强的鸡,不仅是对口感的调剂,也是动物福利的一种体现。


当然,吃是一件主观的事,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喜欢柴鸡的口感,也有人觉得白羽鸡更美味。有一种说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说人们认为散养柴鸡味道好是一种错觉,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它只能证明你老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算你的品鉴能力能够尝出白羽肉鸡和柴鸡的所有不同,它们的营养成分也几乎没有区别。


所长说


其实除了挑选品种,还有一些烹饪技巧能让你做鸡更好吃:安全做鸡指南


本文来自果壳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吃货研究所
ID:Food_Lab
分享菜谱,吐槽黑店
辩论甜咸之争,挑战“相克食物”
上可鉴赏怀石料理,下可传授如何挑瓜……
不是会吃饭就能叫作吃货!让能好怎来统治世界~



跳舞不如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