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3月挖机销量同比+16%环比+136%,房地产+基建企稳增长,拉长行业景气周期
3月销量同比+16%环比+136%,维持小幅上升
:3月挖掘机销量44278台,同比+16%,环比+136%,1-3月累计销量74779台,累计同比+25%,根据草根调研的情况看,我们预计2019年挖机销量与2018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小挖受益于农村劳动力短缺将持续增长。
排除春节的短期干扰因素,1-3月保持同比+25%高增长,预计2019年挖掘机旺盛需求有望持续扩张。
小松3月开工小时数136.3h,同比+6.5%,环比+203.6%, 环比、同比均有上升,春节影响已过,开始正常排产,开工率稳定。
三一重工稳居第一,国产品牌市占率有所回升
:从重点企业来看,3月
三一重工销量
11208台,
同比
+35%,
环比
+122%,增速领先行业;
单月市占率
25%,同比+3.65pct,环比-1.68pct,市占率总体维持稳定(2018年市占率稳定在23%左右),龙头地位稳固;
2018年7月份推出H系列后,40吨以上挖掘机市占率提升明显,2019年3月40吨以上大挖中三一的市占率已高达38%(市占率同比+10pct)。1-3月累计销量19592台,累计市占率26%。
卡特彼勒、徐工、斗山紧随其后,单月市占率分别为10.14%、14.09%、7.99%,环比分别-3.02pct、+2.42pct、-0.85pct。国产品牌3月市占率61%,环比+4.77pct;日系、欧美、韩系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13%、14%、12%,均有所下降,国产机市场份额逐步回升。
出口销量同比增速大幅回升,小挖增速领先中大挖
:3月挖机出口2377台,同比+48%,增速大幅回升,占比5%,有所下滑。
三一3月出口销量764台
,占行业出口总量32%,出口销量同比+63%,累计同比+49%。
2018年以来,挖掘机出口量同比维持高增速,全年出口累计同比+97%
,
2019年出口将继续成为新的增长点。
国内厂商海外布局多年,叠加“一带一路”沿线的工程需求对挖掘机出口的拉动作用,预计未来出口销量依旧维持高增长。
国内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实现销量15033、12955、13896台,同比+33%、+14%、+0%,市占率分别为34%、29%、31%,中西部市占率均有有上升,中部市占率上升尤为显著。
就吨位销售情况分析,3月小挖、中挖、大挖销量分别为23265、15519、5494台,同比增长14%、21%、9%,分别占比53%、35%、12%,小中挖占比有所上升,大挖占比略有下滑。
三一的各个机型的增速均显著好于行业,尤其是中小挖
,三一的小挖、中挖、大挖销量分别为5832、3881、1495台,同比增长35%、47%、+11%。
由于2018年中大挖销量增速较快,基数较高,目前中大挖销量增速均有减缓,小挖势头强劲占比持续扩大。
房地产+基建企稳增长,拉长行业景气周期
:1-2月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上涨12%,投资增速回升;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上升6%,相比2018年1-2月的增速增加3.1pct。1-2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上涨4.3%。近期国家政策放松,以轨交等交通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建项目审批明显加快,
2019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此外,
环保核查趋严将加快更新需求释放,国三切换国四标准有望推动更新需求提前释放,拉长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
货币环境持续宽松,预计工程机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中国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00亿人民币,预期30000亿人民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6400亿人民币,预期33070亿人民币。人民币贷款与社融数据均超预期。延续了货币宽松的宏观经济整体态势。除了信贷和融券融资继续改善之外,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提前发放,以及年初票据的大增均对社融回升有所贡献。信贷、社融的增加、降息降准的逐步推进,均带来货币环境持续宽松。我们预计工程机械板块的盈利能力仍将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继续首推【三一重工】
:1、全系列产品线竞争优势、龙头集中度不断提升;2、出口不断超预期、3、行业龙头估值溢价。其余推荐【恒立液压】:中国液压行业龙头,拓展国际业务绑定龙头增长性可期。建议关注柳工、中国龙工、中联重科。
风险提示
:一带一路实施低于预期;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低于预期
【锂电设备】补贴退坡基本符合预期,锂电池龙头竞逐无补贴时代利好设备商
事件
:1、财政部等四部委26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大幅度退坡。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方面,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设置两档补贴,续航250km以下的车型取消补贴,250≤R<400的车型补贴基准1.8万元,补贴下滑60%;R≥400的车型补贴基准2.5万元,补贴下滑50%;插电式混动车型补贴基准1万元,下滑55%。
2、同时,新能源客车与新能源专用车的补贴金额也大幅下滑。
除了国补大幅退坡,《通知》要求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如地方继续给予购置补贴的,中央将对相关财政补贴作相应扣减。
3、《通知》明确,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
锂电龙头扩张备战无补贴时代,设备供不应求进入景气周期。
1)电动车行业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1)通过补贴的调整,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成本降低,倒逼动力电池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对行业发展长期利好。(2)考虑到投产周期1-2年左右(若厂商现在宣布扩产,投产均在2020年之后),目前龙头扩产投资本身是朝着无补贴时代去的。我们认为二者将促进电动汽车的性能提升和价格下降,供给端的好产品有望推动产业从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2)设备行业从价格战到供不应求。
我们认为单位投资下降更多来自效率的提升,设备供不应求将扭转2018年行业价格战的情况。过去几年锂电设备技术不断进步,效率提升2-3倍。随着技术成熟,未来下游高度景气有望传导至设备端,优质设备供不应求将成为未来趋势。
3)国内设备厂商受益于全球龙头扩产加速。
CATL和BYD扩产节奏从每年8GWh增长至每年30-40GWh;日韩龙头三星、LG、松下2019年开始发力锂电池行业,未来扩张规模将大幅超预期。日韩本土设备商受制于产能瓶颈,同时中国设备商已具备全球竞争力,将受益于本轮全球龙头扩产。
4)技术进步长期利好设备商
。我们通过模型测算,在补贴退出的情景下,依托电池等核心成本的下降、产品性能和结构升级带来的终端提价,锂电行业依然能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发展,电池行业的高投资回报率将会推动技术不断进步,下游不断扩产新产能,尤其利好设备商。
2019年全球电池龙头进入新扩产周期——预计市场空间达4年4倍。
我们在2018Q2提出的【2019年全球龙头将进入新扩产周期】逻辑不断在超预期兑现。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龙头2018年底产能合计约99GWh,目前规划产能(动力电池+储能)至2022年将增加至542Gwh,未来四年增幅将达4倍以上,预计对应的新增设备投资额合计为1600亿元左右,随着电动化加速,预计产能规划持续上调。
一体化设备&整线集成将成为设备行业大趋势
。1)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之下,一体化设备应用逐渐增多。锂电设备由单机销售到分段集成,再到整线集成,最终发展为自动化的整线集成。2)锂电设备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横向整合加速,看好具备整线能力的设备商。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1、【
先导智能
】全球绝对领先的设备龙头,泛半导体领域布局不断超预期。2、【科恒股份】涂布设备龙头+正极材料和设备核心客户份额不断提升+整线布局加速。建议关注:【璞泰来】【赢合科技】【天奇股份】【星云股份】【杭可科技,拟上市】【利元亨,拟上市】。
风险提示
:下游电池厂投资低于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
【光伏设备】晶科拟投资150亿扩产25GW单晶硅片,利好硅片设备龙头晶盛机电
事件
:4月16日,晶科能源在乐山投资推介会上与乐山市签约,根据协议,晶科能源将投资150亿元,在乐山市建设2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
晶科合计产能规划超40GW,组件龙头扩产单晶硅片验证单晶渗透率提升趋势。
晶科能源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商和供应商,2018年以11.4GW出货量连续三年全球出货量第一,成为全球首次突破10GW年出货的组件厂商,全球市场份额遥遥领先。2019年公司预计组件出货量将继续增长30%,其中80%以上都为单晶产能。
我们认为公司在单晶硅片产能方面的扩张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单晶组件的生产以及全球化供应。
截至2018年底,晶科能源硅片的年产能为9.7GW,而公司原规划2019年底的硅片年产能将达到15GW,其中单晶硅片占11GW(约新增5GW);上饶晶科的多晶硅片生产基地将逐渐关闭,同时晶科将在乐山新建一个8GW左右(炉台数量900台左右)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加上新疆的7GW单晶硅(炉台数量800台左右)生产基地,现又新公布乐山项目25GW,合计产能规划超40GW。
我们认为晶科作为全球组件龙头大幅扩产单晶硅片,正是验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单晶渗透率将持续提升,硅片端进入产能扩张新周期。
单晶渗透率提高+盈利波动区间小,平价时代加速
。我们判断单晶硅片行业渗透率2018年达50%,预计未来2-3年将提升至80-90%,同时行业装机量年复合增长20-30%,单晶硅片设备需求增速将高于装机增速。我们预计硅片环节无较大技术变革,同时临近平价时代,单晶硅片盈利波动区间将比过去更小,行业持续扩产成为大概率事件;目前已公布扩产的硅片厂商除了晶科以外还有中环(扩产25GW)、隆基(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投资约43亿元,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投产)等,硅片产能新周期逻辑将不断超预期兑现,晶盛机电作为单晶硅片设备龙头将显著受益。
晶科扩产对应设备空间75亿,核心设备商最为受益。
2018年末晶盛机电合计未完成合同26.74亿元,其中全部发货的合同金额为5.95亿元,部分发货合同金额13.78亿元,尚未交货的合同金额7.01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5.34亿元(以上的合同金额均为含增值税金额)。此次晶科扩产25GW,按照单GW设备投资额为3亿元估算,对应设备空间75亿,晶盛机电作为硅片生产加工设备龙头和晶科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可供应设备达整线的80%以上,有望显著受益。
投资建议
:硅片环节:推荐【晶盛机电】硅片环节切磨抛整线能力具备,硅片抛光机技术有望延伸至晶圆制造环节。电池片环节:推荐【迈为股份】光伏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领军者、【捷佳伟创】光伏电池片工艺设备龙头;建议关注【罗博特科】自动化设备市占率第一。组件环节:推荐【迈为股份】【晶盛机电】【先导智能】,建议关注【金辰股份】、【京山轻机】(子公司苏州晟成)。
风险提示
:光伏硅片厂商下游扩产低于预期,光伏平价上网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