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这个摄像头,对电动车乘梯上楼充电说“不”!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3-22 15:54

正文

摄影:钱立富

30秒快读

1

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等行为是不容忽视的“生命杀手”,仅在2020年,上海就发生380多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导致20人死亡。

2

如何阻止电动车进入电梯上楼,电梯里装一双“眼睛”,只要电瓶车一进入电梯,电梯门就关不上了。目前,上海电信这一方案已经在部分高层建筑投入使用。

电动车进楼入户,是近年来社区治理中遇到的“老大难”问题,这会阻塞楼道,造成居民出行不便,更致命之处在于,电动车违规充电往往会引发火灾事故,轻者造成财产损失,重者会致死伤。

为此,上海出台了被称为“ 史上最严电瓶车管理条例 ”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并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令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等行为, 最高罚款5万元

当然,处罚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依靠科技手段在内的各方力量解决电动车“乘梯上楼充电”这一社区治理中的顽症痼疾。在宝山区宝山八村、宝钢五村等一些小区,在上海电信的支撑下,阻止电动车进入电梯的“黑科技”已经在部分高层建筑投入使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视频识别技术,实现对电动车“乘梯上楼”说“不”。

01

不容忽视的“生命杀手”

这些年来,因为电动车违规充电,屡屡引发火灾。电动车进楼入户,由此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就以上海为例,因为电动车违规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事故不时见诸报端。

2020年5月15日清晨,宝山区祁华路某小区一栋高层建筑901室发生火灾。经消防部门调查,起火原因是因为房间内电动自行车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线路故障,引燃周边可燃物并扩大成灾。

图源:网络

2020年4月8日凌晨,徐汇区日晖新村发生一起火灾事故,住在起火房间内的一名住户来不及逃生,不幸死亡。造成这起事故的“祸首”,依然是电动车违规充电。就在同一天,普陀区西康路上的澳门大厦3楼一住户家里也发生火灾,一人被烧伤,起火原因还是电瓶车充电,伤者亲眼看见了电瓶着火过程。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全市电动车目前实际使用量约800万辆,主要用于市民日常代步和外卖快递骑手出行。 而在2020年,全市发生380多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导致20人死亡。

由于电瓶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可以说, 电动车着火后夺命仅需100秒。

图源:网络

所以,不要让电动车进楼入户,不要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更不要在楼梯间、过道或者屋内充电,这不仅是方便通行,更是生死攸关。

今年2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条例规定,5月1日起,上海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等行为。对不听劝阻、制止的,应当向城管执法部门或者负有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依法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02

让电动车无法“乘梯上楼”

“请勿将电动车驶入电梯,请取出电动车”……

宝山八村35幢152号楼,一幢28层的高层建筑,一辆电动车刚被推进电梯,响亮的语音告警声便不断响起,劝说离开。

如果骑车人不管不顾,想继续乘坐电梯上楼,那可是“痴心妄想”,此时电梯的按钮已经被“锁住”,即使骑车人拼命按电梯“关门键”也无济于事,电梯门会一直开着停止运行。直到电动车离开,电梯才会恢复正常运行。

之所以能如此,因为这里的电梯安装了“慧眼”——AI智能摄像头,会实时分析进入画面,判断是否有电动车进入电梯。

摄影:钱立富

或许有人会担心,“云梯”会不会将手推车、婴儿车、自行车、轮椅“误认为”是电动车呢?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在152号楼现场,《IT时报》记者看到,两部电梯颇为忙碌,有居民推着自行车、坐着轮椅车进入电梯,电梯依然正常运行。

据介绍,经过海量学习,目前这套智能电动车阻车系统的识别率已经达到98%以上,能够有效阻止电瓶车上楼入户。而且,后台数据库定期更新, 保障对极端异形电动车的识别率,想要靠“变形”来躲避被发现,几乎不可能。

而且,在宝山八村智慧电梯中,除了有AI摄像头,还配套安装了一块大屏幕,不仅是社区通知、政策宣传的展示阵地,而且发生紧急情况时,点击屏幕上“紧急呼叫”按钮就可以与后方管理人员进行视频对话,从而及时安抚乘客情绪,且能更直观了解轿厢内的实时状况。

摄影:钱立富

对于给电梯用上电信“黑科技”,宝山八村居委会工作人员非常欢迎,目前小区内的3幢高层建筑、6台电梯已经安装了智能电动车阻车系统。

防止电动车“乘梯上楼充电”是居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152号楼电梯间门口,也在位置明显处张贴着告示,提醒居民“电动车充电莫贪方便,楼梯间起火无人能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