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朵妈陪娃
我是朵妈,曾有三年的美国儿童教育求学经历,与美国专家共同研发0-7岁儿童的益智教育课程,对美式教育有深刻认知。朵朵1岁开始就实践了300多个游戏,在幼儿班表现出超强的创造力和动手力。跟着我学习美国先进的教育方式,一起高质量陪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手慢无!杭州3月普通话测试即将开始报名! ·  昨天  
余杭时报  ·  不合格!涉及多款沐浴液、洗发水! ·  3 天前  
余杭发布  ·  余杭这个村,生孩子就发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陪娃

56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了: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终将平凡一生!

朵妈陪娃  · 公众号  ·  · 2020-03-04 07:37

正文



最近在家待着,我看了一个BBC的纪录片—— 《人生七年》,看完真的 深有感触。



这部纪录片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跟踪了14个7岁的孩子,揭示了孩子的人生变化。




每隔7年拍摄一次,现在 这些孩子都 已经50多岁了。


当初无论父母如何踌躇满志,倾尽全力,寄予重望的孩子, 他们现在几乎都无一例外的穿着普通的衣服、做着普通的工 作、过着普通的生活,为普通的事烦恼着。



我记得有篇文章上过热搜叫 《我的儿子是学渣》, 文章中提到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是985硕士,本以为他们生下来的孩子必定聪明过人。


但现实很快打了她的脸,儿子的学习成绩非常一般,他们给他报了许多辅导班,甚至还请了一对一的家教,而儿子既努力又听话,但成绩就是提高不上去。


最后这位妈妈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我的孩子,确实资质一般。


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终将平凡一生,你能接受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很容易被问到一个问题:“长大了想做什么?”


科学家、文学家、宇航员……仿佛这才是标准答案, 孩子们才会被认为有出息, 更为重要的是,这符合父母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的殷切希望。



所以一定要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成了很多中国父母给自己拟定的宏伟目标。


也正因为这样,发生过这样的事:



上海的一名母亲为了孩子上好的私立幼儿园,在校长的暗示下,不惜用陪睡换取孩子的入学资格;


孩子还在喝奶换尿不湿的时候,家长已经把他们送去早教机构了;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在子宫的孩子就已经进入了学习行咧。


于是,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家长们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有些已进入到一种“疯魔”的状态。



孩子们也被迫早早的放下了玩具,游戏,一头扎入枯燥的课本和繁杂的培训!


真的是心疼了孩子,也心疼了中国式家长的焦虑。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所以常常会很焦虑,这样家长和孩子过得都不快乐。



承认孩子平凡

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机会


我在知乎刷到过一个话题:孩子逐渐变得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自己心态?



看到这个问题,我有点难过,因为他的态度是失望,调整过后不知道是改变自己,还是更加迫切的去改变自己的孩子。


不过抛开这些暂且不说,我更想说的是这正是和自己和解的好机会。



讲一个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的一件事情:


他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在给家长的联络本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


妻子看到后,劈头盖脸对儿子一顿臭骂。 吴念真赶紧把妻子拉到一边,问道:“你上学的时候,数学很好吗?”


妻子回答:“很烂!”


吴念真说:“我的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然后,吴念真认真地对妻子说道:“ 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时,可能你会发现,有时我们未必是不努力,而是真的不擅长。


那么,又何苦来为难孩子呢?


朵朵就要上小学了,我希望我看到成绩的时候可以淡定一些,用这个故事与大家共勉。



我们怎么做 才能保障孩子的人生?


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法保障孩子的人生,身为父母,都有一个愿望,想为孩子扫清路障,保全他们一世无忧。


然而, 关于工作、爱情、亲情,你正在经历的烦恼,可能你的孩子一个都少不了。



接受平凡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当然平凡 不是放弃、也不是退缩,而是管理好预期, 让孩子有追求的勇气、有健康的心态、有接纳自己的智慧。


我们 和孩子一起锻炼,让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 教给孩子自信,勇气和善意这些优良的品格,不是很重要吗?




因为懂平凡,所以才有希望不平凡


张继科, 中国男乒史上的第3位大满贯选手,充满荣耀的一位运动员, 但是他日常生活状态就是无休止的练球。


不知道打烂多少球,换过多少个球拍,同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夜以继日,无休无止。



这种生活不仅仅是平凡,简直是枯草乏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