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叔大菊观
我的主业是读财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1眼新闻  ·  事关公积金贷款冲还贷 官方答复来了→ ·  昨天  
暴疯团队俱乐部  ·  新手出海赚美金,不做什么? ·  昨天  
暴疯团队俱乐部  ·  新手出海赚美金,不做什么? ·  昨天  
佰赞咨询  ·  佰赞师资-冯南石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生叔大菊观

​先上车,来不及解释了

生叔大菊观  · 公众号  ·  · 2020-02-12 10:30

正文

扯淡集 No.10

前两天,有个读者在后台问我:

生叔,请问阿尔法和贝塔在股票中式什么意思?

做投资的人,都喜欢寻找增量。

从增量的来源来看,又可以分为来自内部和外部。

简单来说,alpha收益代表的就是一家企业它自身创造收益的能力,比如一个行业今年整体增长了10%,龙头公司增长了30%,这里的差额就是阿尔法收益。 而贝塔代表的是宏观大环境带来的收益,人们常说的“风来了,猪都会飞”,又或者“在牛市里,傻子都能赚钱”,形容的就是beta类的机会。

我和很多人交流过这样一个话题: 你认为决定你的投资收益的,到底是Beta还是Alpha,那个更重要? 不同的朋友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整体来说,我的朋友圈里面价值投资者居多,它们更倾向于投资能够长期稳定创造Alpha收益的公司,这类公司,我们把它们称作: 白马股

而这些努力寻找Alpha的专业人士,都或多或少会淡化Beta的重要性。

那么,Beta是不是就不重要?

废话,这个世界上,赚大钱的人,一定都是踩准了大的时代机会。 (Beta)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没有任何专业投资知识的大妈,如果10年前买了上海静安区的房子,在这10年中几乎不需要任何努力,更不需要复杂的投资理财理论知识,其复合收益率就足以吊打市场上80%以上的公募、私募基金经理。

从2010-2013年移动互联网刚刚普及,Iphone在中国的销量连年翻番的几年间,但凡是苹果产业链中的股票,持有至今,10倍股比比皆是。

再比如,从我写公众号的切身体会来看,如果早两年开启这个事业,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事实上,在长周期里,Alpha可能对专业人士更重要,而Beta才是一个普通人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 Beta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变微观投资行为获胜的概率。

在实务中如何把握住这种beta类的机会呢?

总体原则是三个字: 先上车 (反之,对于Alpha类的股票则是应该像集邮一样的慢慢买)

最直观的例子,就比如17年的内房股,无论是买恒碧融中的哪一家都是几十倍的涨幅。 18年底的猪肉股,涨幅N倍的既有牧原这样的行业龙头,也包括天邦、正邦以及其他弹性巨大的中小公司。

以及今年贯穿全年的5G产业链,牛股太多,这里无须举例。

再比如,在1.0专栏中,我分别在去年10月31日和12日20日花了大量精力写的《特斯拉及汽车电子产业链》以及《新能源电池产业链》。

当时我在一篇文章的文末是这么说的:

在《行业笔记》这个模块中,生叔只负责前瞻性地去分析大的系统性机会,梳理行业逻辑,并且把产业链当中每个节点上可能最好的标的摆到你面前。

在这类文章中,我从不向任何人推荐具体的投资标的,也不对具体的交易细节提供指导(比如什么时候,什么价格,买入多少仓位之类的),实际上,也完全没有这种必要。

凡是beta类的投资机会,背后的核心逻辑才是关键,就像回到10年前你准备在上海的中心地段买房,至于具体买在静安区、浦东新区还是黄浦区,具体到哪条街道,哪个商业区旁边——根本就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慕然回首,产业链当中大多数头部公司的股价已经涨得“心肝儿疼”。

今天的扯淡,并不是我有意出来得瑟,而是只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

不管你是和生叔一样专门挖掘阿尔法类收益的纯粹的,佛系的价值投资者,还是投资的专业能力虽然有限,但具有敏锐的产业嗅觉的投机者。

只有有了足够的认知,是可以寻找到大机会的! 并且,我认为,像这样的交易机会,在2020年当中还会出现很多!

最后作一个小调查,你同意我说的(其实是上个月在专栏内说的)这次锂电池产业链的超级行情已经正式展开了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