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蔻享学术
传播科学、共享科学、服务科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蔻享学术

【直播】【浙大物理学院】西安交大张伟教授:相变存储芯片与类脑计算技术

蔻享学术  · 公众号  ·  · 2025-04-11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浙大物理学院
相变存储芯片与类脑计算技术

2025年4月11日 15:30

2025年4月11日,由浙江大学物理学院主办的讲座。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伟 教授作题为“ 相变存储芯片与类脑计算技术 ”学术报告,详情如下。






蔻享学术


扫码观看直播


报告人





张伟

张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材料创新设计中心主任。于2008年、2010年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取得学士、硕士学位,指导教师为罗孟波教授。随后前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工作,师从Matthias Wuttig院士与Riccardo Mazzarello教授。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相变存储芯片的原子机制、材料设计与制备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Science (3)、Nat Mater (3)、Nat Electron (2)、Nat Rev Mater、Fundamental Research、《科学通报》等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7项,省部级与企业横向项目4项。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作为会议召集人,举办中德电子与内存双边研讨会2次、美国MRS材料学会议相变存储研讨会2次,担任欧洲相变存储学会EPCOS委员会委员。

报告摘要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数据存储与处理的需求急剧增长。非易失性存储芯片结合快速读写和非易失性功能的优势,可优化当前复杂的存储器层次结构,从而显着提高计算能力和能量效率。在众多候选材料之中,基于硫族相变材料PCM的大容量相变存储芯片PCRAM已于2015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并服务于数据中心等计算密集型产业。PCRAM利用PCM的非晶态"0"和晶态"1"之间的电阻的显著差异实现数据存储,而PCM在高温下的快速可逆相变以及其在室温下良好的热稳定性保证了PCRAM的快速读写能力与良好的数据保持力。通过调节PCM存储单元中非晶与晶体之间的比例,可实现多逻辑值的有效识别与调控,进而实现类脑神经网络的动力学模拟、高效完成矩阵向量乘法等核心计算任务。本次报告主要讨论相变存储材料的半导体属性、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新材料设计、如何利用AI方法辅助PCRAM器件设计(AI for Materials)、相变类脑计算技术的进展与瓶颈(Materials for AI)以及先进芯片领域快速发展对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



声明: 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往期推荐:





【浙大物理学院】华东师大吴健教授:光的超快之旅


【浙大物理学院】厦大赵鸿教授: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理解深度学习


【浙大物理学院】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丁洪院士:More is different


【浙大物理学院】宁波大学陈斌教授:引力/规范对应-浅谈引力的本质


【浙大物理学院】西湖大学吴从军教授:Unconventional magnetism


点击“ 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